第6章 听到这些拒绝的暗语,别再死缠烂打
“我再给你倒杯茶吧。”
“要不,我们看会儿电视吧,最近电视还挺好看的。”
“你还要喝水吗?”
生活中,与人打交道时,我们常会听到一些社交暗语。情商高的人,能够读懂这些暗示语,所以他们与人交往,总是游刃有余,深受欢迎。反之,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辨别这些暗示语,就很容易给人留下“不知进退”“呆头呆脑”的负面印象。
比如,我们去别人家做客,主人频繁劝我们喝茶或提议看电视时,我们就该告辞了。人总是在感到无话可说时,才提醒别人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很多时候,这些暗示语有利于传达双方的一些不适合明确说出来的信息,通过委婉的语言暗示或动作表达,可以使双方心照不宣,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尴尬。但是,如果我们看不懂这
些暗示语,就可能影响彼此的交流,使现场氛围陷入一个难堪的境地。
曾世全是一名房产销售,有一次,他向一位客户推销房子,刚开始的时候,对方还非常耐心地听他讲话,时不时还向他咨询一些问题。通过客户的反应,曾世全断定,这人是一位真正想要买房的客户,于是大感振奋,就更加滔滔不绝地向对方介绍起来。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客户开始表现出不耐烦了,不时地看向自己的手表。可惜的是,亢奋中的曾世全只顾着自说自话,介绍房子,全然没有注意到客户的这番表现。
又过了几分钟,客户开口了:“小曾啊,你说的我都知道了,这样吧,有没有附近楼市的一些资料,我先拿回家琢磨琢磨,如果看到合适的,我再来找你,行吧?”
“先生,如果您真有
购房的意愿,不如这样吧,我现在就带您过去看看,反正离这儿也不远,挺方便的。”曾世全没能听出客户的弦外之音,还拼命地邀对方看房。
终于,客户听不下去了,抽身就走,同时说道:“你这小伙儿是新来的吧,哪有这么心急让人看房子的,我都跟你说了,自己先看,有合适的再找你,还说个不停。”
事后,经理知道了这件事,对曾世全说道:“你这个傻瓜,客户说要拿资料回家看,其实就是购房意愿不明显的意思,你还一个劲儿缠着对方,肯定惹人生气啊。”
其实,不只是销售行业,各行各业,针对不同的交流对象,都有相应的暗语。比如,女孩子对一个男生说“你干吗呢”,实际上她想说的是“我想你了”;当一个领导对员工说“年轻人好好干”,其实
是告诉年轻人,“你还年轻,就先忍着吧,路还长着呢”。
再比如,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也会听到“你的情况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您可以回去等候我们的通知”。这就是暗示我们面试已经结束的信号,聪明的求职者就会主动收拾东西,然后离开。如果继续坐在那里发愣,只会给自己减分。
人际交往中,很多话是不适合“明刀明枪”地说出来的,必须采用一些委婉的手法,否则,只会引起大家的尴尬。于是,所谓的暗语、行话也就应运而生了。听懂这些暗示,需要一定的悟性以及丰富的社会经验。不懂这些,与人交流时就会举步维艰。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更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述自己的思想,但有些情况下,面对有些事情的时候,人们因为
不好意思或羞于直接说出口,就会采取一些不鲜明的方式,或是通过某些动作,或是通过某些语言。总之,生活中离不开暗示,学会读懂暗示,就能避免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许多尴尬,让我们少一些唐突,多一些轻松和愉悦。
因此,大多数人在交往的时候,都喜欢聪明的人,喜欢有眼力见儿的人。一些不方便直接说出口的话,通过我们的一点小小的暗示,对方就能明白我们的意思。
我们把这样的人叫作知趣,懂得什么时候该怎样做。反过来,傻头傻脑,对这些暗示无动于衷的人,常常会让人感到难以相处。恋爱中,他们会被认为不解风情;职场里,他们会被认为没有前途。总之,在人们眼中,无法读懂别人的暗示,是情商低的表现,人们是不太愿意与这样的人过多交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