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情商高的人,会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

    “周末有时间吗?一起吃个饭吧,离开学校后,我们许久未见了。”

    “不了,这周比较忙,可能加班。”

    与人交往,难免会碰到一些拒绝我们的人,有的人被拒绝后会继续邀请,而有的人则是摇头退走,叹息道:“唉,他变了,我也变了。”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那些拒绝我们的人,有的人是真的很忙,而有的人,只是需要我们再三邀请罢了。很可能,对方在拒绝我们的时候,心里期待的是我们第二次的邀请。如果我们没有刘备三顾茅庐的毅力,就有可能与对方失之交臂,平白浪费机会。

    公司即将举行一场优惠活动,林亦汐正好在跟一位客户谈一单大单子,还差那么一点点才能谈成,就想邀请对方参加这次活动,借此来促成单子的签订。

    “梁先生吗?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将要举行一个‘VIP客户酬谢大礼包’的活动,参加的话将有机

    会享受七折优惠,我给您报名好吗?”林亦汐小心地措辞。

    “这样啊,真不巧,我现在在美国商谈一个项目,不一定有时间,这样吧,周末再给我打电话,到时候我看有没有时间。”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嘟嘟”的忙音。

    通常,这就是拒绝的意思。但林亦汐并不气馁,等到周六,她再次拨通对方的电话:“梁先生,您考虑得怎么样了?要不我这边先替您提前订好机票,您慢慢考虑?”

    “啊,是小林子啊,真不好意思。是这样,我这边的合同也到了关键的时候,最迟也就这两天。要不这样,我晚点儿再打给你。”电话那头的语气明显有了变化。

    林亦汐双眼一亮,说道:“那这样吧,梁先生,我把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先发给您看一下,您也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具体安排一下时间,您看行吧?”

    “也行,你发过来吧。我先看看,如果可以

    的话,我肯定会参加的啦。”

    “好的,我立刻发给您,您查收一下。”接下来,林亦汐趁这个机会,又将这次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竭力邀请梁先生一定要到场。

    最终,就在当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那位梁先生主动给林亦汐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的合同已经搞定了,可以参加这次酬谢活动了。放下电话,林亦汐会心一笑。

    事实上,生活中那些被人拒绝了一次又一次,仍然打起精神“再战”的人,往往最后都能达成目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反倒是那些退得干脆的人,最终可能一无所获。很多时候,对方拒绝我们,并不一定是真的想拒绝我们,只是借此自抬身价罢了。

    人们常说,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是容易弃如敝屣;反之,越是求而不得的东西,越是向往和追求。人际交往也是如此,对于那些平常就容易见到的人,我们往往并

    不会太重视,而对那些再三邀请,对方却找各种借口一再推辞的人,反而倍加看重。

    正是出于这一点,很多人在面对别人邀请的时候,通常不会一口答应下来,都会趁机摆一下架子。换言之,表面上的拒绝,并不代表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和一些地位较高的人打交道,被拒绝是常事。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分析一下对方的心理,看对方到底是真的拒绝我们,还是想让我们多邀请他几次,好让他的“出场”变得与众不同。如果是后者,我们就要拿出最大的诚意,给予对方最大程度上的尊重,满足对方爱面子的内心需要,多争取几次,对方自然就会答应了。

    在“三顾茅庐”的故事中,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刘备跑三次才肯出山呢?难道当真是玄而又玄的“天命不可违”?当然不是,以诸葛亮的料事如神,对天下大势早已看透

    ,心中早就认定自己将来要追随的主公非刘备莫属。他之所以端架子,摆出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无非是想通过此行为来试探刘备的诚意,也显示下自己的“格调”。

    每个人天生都有着虚荣的心理,希望别人能够重视自己,而最常见的让别人足够重视自己的办法,就是有意无意地拒绝对方。比如小孩儿要吃糖,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想多逗逗对方才肯把糖给出去;又比如明星们接到大导演的出演邀请,哪怕当时他很闲,也会装作很忙的样子先看看行程规划,然后才勉为其难地答应对方。这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因此,被人拒绝不要灰心。正所谓“张良拾履得真传”,面对“再三刁难”的人,我们要懂得看透他的真实想法,也许对方真的只是在“考验”我们。一个情商高的人,往往有着三顾茅庐的精神,懂得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进而让对方无法再拒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