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随时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

    与人交往,说话的语气往往决定着我们的亲和力以及人格魅力。有的人喜欢以命令的口吻跟人交流,有的人说话总带有几分高傲,还有的人张口就是“天老大,我老二”,这样的说话方式,是很难让人对说话之人生出亲近感的,自然也不愿与之接触。

    一个情商高的人,在说话的时候,总是格外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论在何时何地与何人说话,开口之前,他们必然是深思熟虑,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语气。

    着名主持人蔡康永情商高是出了名的,他说话时永远是智慧中带着温柔。他与小S相识多年,在节目中插科打诨,关系很亲近。

    但是,蔡康永在与小S沟通的时候,始终是一种尊重的态度。蔡康永让小S帮忙,他从来都会在后面加上“可以吗”“好吗”“方便吗”这样的词语。

    蔡康永在跟任何人说话时,语调永远都是温文尔雅,态度平和,他会使用大量的礼貌用词,从来不会用命令的口气跟别

    人说话。

    有人说:“你几乎看不到他气急败坏地跟人大吵的景象,也无法想象他会跟人争吵得面红耳赤,跟他说话,实在是一种如沐春风的享受。”

    人与人交往,最大的一个原则便是尊重,有的人认为,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说话,就可以随心所欲,想什么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这是情商低的表现。

    比如,使用命令的口气跟亲密的人说话,对方可能不会表示什么,但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次数多了就容易伤到感情。生活中,这种问题常常出现在夫妻之间。因为一件小事,彼此在说话的语气上不加重视,结果你来我往地拌嘴,最终导致感情不和。

    再比如,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在进行批评时,不注意自己的语气,言辞间带有强烈的恨意或嫌弃的姿态,这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巨大的冲击,会误以为父母真的对自己失望了,从此心灵蒙上阴影。次数一多,孩子养成叛逆的性格,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重视自己说话的语气,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很多误会与冲突,其实就是源于我们说话的语气不对。说话带命令口气,是一种低情商的语言冷暴力,对关系一般的人这样说,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嗤笑,而对亲近的人这样说,则会在彼此的感情中埋下不定时炸弹,在双方之间制造隔阂,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此外,我们不止在平时的相处中需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在我们生气,指责或批评别人的时候,也要注意语气,甚至比起平时要更加注意这一点。

    无数实际的例子告诉我们,在批评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越是表现得凶悍,语气越是冷酷无情,怒火中烧,对方越加不以为意。即使表面上表现得唯唯诺诺,心理也压根儿不会在意我们的怒火。其实,我们越是批评一个人,越要注意自己的语气。

    有一次,新来的同事孙茂强在整理一份数据时,不小心将其中的几个数据混淆

    了,脾气火暴的经理当场就怒了,拍着桌子恨恨地说:“你就是个废物,废物啊!”

    一句话,说得孙茂强青筋暴起。本来,孙茂强就因为自己出身农村,面对公司的同事时有些自卑,处处想要表现得好一点,以免被嘲笑。没想到,经理的这句话,直接击中他的要害。孙茂强愤怒了,双眼发红,拳头紧握,似乎随时都会动手打人。

    就在这个时候,闻讯而来的店总连忙跑过来,安慰孙茂强道:“哎呀,这是干吗呢?小伙子别冲动,工作就是这样嘛,谁都会犯错,这次没做好,咱们再接再厉就是了。我相信你的能力,这样的小错误不会再犯了,你就算不相信自己,也要信我呀。”

    在店总温和的开导下,孙茂强总算平静下来,真诚地向经理道歉,并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场干戈就此平息。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交流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不注意语气,人家都以为我们很冲,不懂礼貌,还肤浅,如果是沟通的时候不注意语气的话,别人就会认为根本就没必要再和我们沟通下去了。

    古人说“相敬如宾”,就是告诉我们,哪怕是面对最亲密的人,说话时也要带上尊重的语气,更遑论其他人了。以尊重的态度跟别人讲话,既让人觉得暖心,对方听了心里也会觉得我们是在替他着想,即便有时我们说得并不对,对方也会宽容几分。

    蔡康永说:“懂得说谢谢,才懂得如何拿捏人情的轻重。”一句“可以吗”,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多使用“请”字,会让人觉得自己被尊重,少说“哼”,会显得我们温柔且文质彬彬。一个情商高的人,永远都懂得利用语言的攻势,去征服别人。

    说话有尺度,交往讲分寸。不管我们面对谁,即将说什么,都请放低姿态,相互尊重。说话的语气让人舒服了,才能降低对方被拒绝的概率,事情也会更容易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