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批评还要善后,抚慰工作不能少

    打个巴掌,再给颗甜枣吃,就是先对犯错者施威,批评或者责罚,使他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待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要适当地给他一点甜头,引导他朝正确的方向走。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消除双方的隔阂,还能让对方真正意识到:我们的确是为他好,使他心怀感激。对一个情商高的人来说,这种“甜枣”往往是不可或缺的。

    张君一向上班准时,最近的一个多星期,他却一直迟到。同事们都是早早来上班,自然对张君最近的迟到颇有微词。这些林经理看在眼里,这天工作不忙的时候,林经理将张君请到自己的办公室,问张君:“小张啊,最近为什么上班都不按时呢?公司有规定,不得迟到早退的。”张君有点不好意思,说:“最近睡眠不好,早上总会晚起一会儿,所以就来晚了。”

    林经理

    说道:“一个公司就该有一个公司的制度,你这样迟到,不但影响工作,还在同事之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早上起不来不能作为迟到的借口,以后注意自己的作息,不要影响工作。”张君低头不语。

    林经理说:“这样吧,念你是初犯,这次就不计较了,今后一定要准时来上班,否则就要按规章办事了。”张君说:“我以后一定会按时到岗的,请您放心。”

    林经理最后又说:“在我的印象里,你一直都是严守纪律、工作热情高而且技术不错的人,把工作交给你,我很放心,希望你能再接再厉。”说到这里,张君眼里有了光彩,顿时精神起来,说道:“谢谢经理鼓励,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正常人在受到批评之后,心里都会很不舒服,会感到痛苦、羞愧、受到轻视,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如果是在

    众目睽睽之下被批评,还会觉得自己丢了面子。

    心理专家说过:“人都是喜欢得到表扬,而讨厌受到批评。”任何人在遭受别人的责备之后,都难免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比如员工被领导批评了,他也许会想:“这工作我是干不了了,不如辞职算了。”一旦被批评者失去了信心,他们是很难改过自新的。

    这个时候,如果领导能适时地加一句,“我看你还算是个可造之材,所以才骂你,希望有朝一日,你能成长为我的左膀右臂”,员工的想法就会立刻转变,他们就会想:原来老板对我是有期望的,我一定要好好干,绝不能辜负老板对我的信任和期望。

    如果我们把发威比喻为“火攻”,就可以把施恩视为“水疗”,一味地“火攻”和“水疗”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唯有水火并进,双管齐下,才是最好的

    方法。情商高的聪明人,在批评对方后会立即补上一句安慰之语。恩威并施,才能令对方心悦诚服。

    因此,不管是和风细雨式的批评,还是暴风骤雨式的批评,要做一个真正的聪明人,都要学会批评后给对方安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对方的信赖和友谊。

    另外,批评的时候,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注意一下场合,要给对方留下保全颜面的空间。若是不管不顾,不分时间和地点,就草率地进行批评,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批评的效果,反而会激化双方的矛盾,使对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董事长玫琳·凯,她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决不坐在老板台后面与对方谈话。她认为办公桌是一个有形的障碍,办公桌代表权威,给人以居高临下之感,不利于交流和沟通。她

    总是让对方坐在沙发上,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讨论。玫琳·凯要批评人时,总是单独与被批评者面谈,绝不在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开口指责。

    她认为,在第三者面前责备某个人,不仅打击士气,也显示了批评者的冷酷。她说:“一个管理人员,若在第三者面前责备某个员工,是绝对不可原谅的。”

    总之,批评归批评,生活和工作还是要继续的,交情也要继续,在批评结束前把话往回一拉,鼓励一番,能让对**得放松和愉快。这种具有感情色彩的客观评价,往往能温暖被批评者的心,使他们真心实意地接受批评。抚慰人心的善后工作,不能少。

    打一个巴掌,再给一颗甜枣吃,是消除负面效应的良好途径,也是为了化解矛盾,及时有效地疏导和沟通。一个情商高的人,应该熟练地运用这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