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你的雄心不必让所有人知道

    没有雄心的人,通常是没有前途的,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撑他们奋斗。做人,需要具备一定的雄心才能成事。然而,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与野心勃勃之辈相处。一个人如果将他的雄心公之于众,只会引来同事的孤立与防备,引起上司的忌讳与压制。

    因此,当我们的羽翼还未丰满的时候,当我们的力量还很弱的时候,最好不要表现得太明显。收起我们不安分的心,一个人的雄心,不必也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

    吴映雪第一次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起她对职业的规划,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希望尽快进入年薪10万的行列。”面试官心里犯了嘀咕:一个业务助理的职位,哪里可能达到年薪10万的标准?这样的女生肯定不安分做事,说不定日后还会给自己找麻烦。

    于是,面试官干脆淘汰了她。之后又经过了数次失败,吴映雪才意识到,哪怕自己真是这样规划的,也不能

    在面试的时候说出来,这会让面试官觉得她轻浮、张狂,不知天高地厚。明白了这一点,她开始学会隐藏自己的雄心,终于成功地找到了工作。

    如今,经过两年打拼,她从业务助理升值为部门经理,年薪达到了15万,远超她当初定下的标准。她说:“雄心这种东西,不能说给别人听,自己知道就好了。”

    过早地暴露雄心,会让人觉得我们过于理想化,什么都不懂就敢大放厥词,进而对我们生出轻视之心。在职场里,一个人如果给上司留下这样的印象,通常是很难受重用的。另外,这也会引起同事的猜忌和警惕。那些老员工就会想:这个新人如此高调,是想将我们这些老前辈踩在脚下吗?太嚣张了,绝不能让他好过,给他找点儿事情做。

    没有人会乐意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崛起,职场里暴露雄心,就好比将自己当作了靶心,每一个想要实现同样目的的人,都会恨不得朝

    他开枪或者暗中捣鬼,并对之实施扼杀计划。相反,隐藏的雄心则好比星星之火,虽不闪耀,却能掀起燎原之势。

    或许有人会说:都什么年代了,现代职场靠的是真本事,隐藏雄心还不如提高自己。其实不然,任何时候,人与人的竞争都是存在的,尤其是职场。肆意暴露我们的雄心,并不能显出我们更有上进心,只会给自己带来无数的竞争对手,以及不善的目光。

    一个明显的野心家,就像是和尚头上的虱子,谁都能轻易发现他的威胁,他的存在很明显地会被别人当成是一种挑战和竞争。只有懂得伪装自己,收敛自己的雄心,才不会成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雄心不是用来炫耀的,也不是挂在嘴上的。有什么雄心壮志,回家说就好,在办公室和公众面前,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断提高自己。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从不会暴露自己的雄心,反而会极力收敛,避免给

    人制造危机感。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如何隐藏雄心?

    第一,少说多做,低调做人。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雄心是通过他自己的嘴巴传播出去的。比如,在公司里,如果没事整天念叨“我要当老板,自己置办产业” “如果我当了经理,我会……”,哪怕我们本身没有雄心,也会被人视作野心勃勃之辈,然后加以防范。

    闭上嘴巴,低调做人。有时间吹牛,不如多干事,提高自己。到处宣扬自己要怎样,其实不过是在浪费时间,更是变相地在提醒对手,“看,我要从这里进攻了”“我下一步的计划是这样的”,这样做只会让对手摸清我们的底细,将自己推向不利的局面。

    第二,努力提升能力,化“野心”为“雄心”。

    野心与雄心,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实则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我们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有野心,其实是根据他的能力来判定的。

    举个例

    子,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和一个“985”高校毕业的人同时应聘一家公司,两人都强烈地渴望应聘成功。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会觉得那个“985”高校出来的人,是有雄心壮志的人,而那个没上过大学的人,则是有野心的人。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多数人觉得,前者比后者更具有实力,配得上那家公司,而后者虽然有着坚定的目标,却没有匹配的实力。

    实力与目标不匹配,就容易被视作野心勃勃之辈。因此,隐藏我们雄心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本就是如此优秀。

    总之,不可否认,“雄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但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越多的人知道了我们的雄心,我们的“敌人”也就越多。一个有雄心成就大事的人,在职场更应该学会伪装自己。一个情商高的人,永远不会四处宣扬自己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