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别人不想说的隐私,不要刨根问底
一位网友在网上留言:
我和女友恋爱三年了,对彼此性格都很了解,感情也很稳定。但有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女孩子的通病,她总爱对我的事刨根问底,就像审犯人一样。可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即使是女友也不能说吧。但她不理解,总是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仿佛要把我整个人都解剖开来,对此,我感到很苦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是不愿与人分享,哪怕双方关系再好,我们也应该充分尊重这一点。与人聊天,如果对对方的隐私刨根问底,很容易惹恼对方。即使我们只是随便问问,没什么目的,往往也会让对方心存戒备、心生忌讳。
所谓个人隐私,就是只能装在自己心里的事情,只有自己才能知晓,是心灵最后的慰藉之所。隐私神圣而不可侵犯,哪怕彼此关系再好,也不可随意触碰。刨根问底式地追问,更是人际交往的大忌,没有人会喜欢别人揪着自己不想说的隐私不放。
有一次,刚参加工作的
舒兰新被派到国外进修学习,在飞机上遇到一位美国女孩。女孩很热情,主动用普通话向舒兰新打招呼,舒兰新觉得,如果自己太过冷漠,可能会给国际友人留下很不好的感受,于是就用英语和对方交谈起来。
交谈中,舒兰新问了一个很隐私的问题:“你今年多大了?”听到这个问题,那个美国女孩开始搪塞了:“你猜猜看。”舒兰新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弦外之音,又问道:“到了这个年龄,你一定结婚了吧?”女孩开始沉默了,舒兰新依然没意识到,还在追问:“你家里有几口人啊?”这一回,女孩彻底将头扭向一边,再也不搭理她了。
其实,别人愿意和你讲的,自然会讲;别人不愿意讲的,千万别傻傻地问个不休,要懂得什么样的关系谈什么样的话题。做人要懂得察言观色,更要尊重别人的意愿。换位思考一下,谁还没有个不能说出口、只有自己才能知道的隐私呢?尊重他人意愿,对他人不想说的隐私闭口不问,是对跟你
关系好的人的尊重,更是你高情商和高素质的体现。
什么事情都想问得明明白白,追根究底弄清楚自己想知道的事情,这样的人是最让人厌烦的。即使你没有别的意思,人家也会觉得你别有所图。对于这样的人,别人只要和他交往过一次,都会对他敬而远之。因此,打听别人的信息一定要适可而止。
此外,做人也不要大嘴巴,大嘴巴的人靠不住,没人希望自己身边有这样的人。绝对不能对喜欢到处充当喇叭和传声筒的人多说什么,更不能随便或轻易泄露自己的隐私。就算关系再好的人,如果对方跟你分享了自己的隐私和秘密,并且希望你不要到处声张,那你一定要有保守隐私和秘密的觉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因为各种“意外”,而得知别人的隐私,这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来说,实际上是一颗定时炸弹,不定什么时候,当对方的隐私被曝光,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嫌疑分子”。因此,我们不但要避免对别人
的隐私刨根问底,更要在知道对方的隐私后处理好这些隐私。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主动规避,与人聊天,不谈隐私话题。
人们常说,解决问题要从源头下手。我们与人聊天时,最好不要涉及有关对方私人的敏感话题。比如,“你结婚了没?”“你老公对你好吗?”“你老婆以前有几个前任啊?”这类一看就是极度私密的问题,一旦问到,必会引发对方的尴尬和不快。
况且,就算对方告知你这些隐私,也不代表是好事。万一有朝一日,对方在这些问题上出了事情,很可能就会找上你,不管结果如何,这都是一件麻烦事。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去打听对方的隐私,不越界,让彼此的交流停留在安全范围之内。
第二,当别人不小心说漏嘴,我们要学会“听不到”。
每个人都有疏忽的时候,与人聊天,当别人一不小心说出了自己的隐私,这个时候,情商高的人往往会装傻充愣,表示自己没听到,也
听不懂。有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反而一脸期待,傻乎乎地希望挖掘出对方更多的隐私,实是极为不智的行为。
第三,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做“大嘴巴”,不“嚼舌根儿”。
当然,如果实在不可避免地知道了一些人的隐私,那么,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约束好自己,不与人嚼舌根儿,不谈论其他人的八卦,也不对别人做任何负面评价,尽量在公众面前塑造出一个“秘密守护者”的良好形象,让其他人对我们放心,即使隐私被我们知道,也绝不会再从我们口中流出。这样一来,别人才会信任我们。
一句话,一个人的隐私,最容不得他人冒犯和窥探。与人交往,想要收获对方真正的信任,我们就要对其隐私保持基本的尊重,做到不窥探、不传播、不调侃。纵然对方一时不察说漏了嘴,或有意无意地泄露和提及,我们也应该尽力回避。一个情商高的人,在与人交往时懂得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并竭尽全力地保护对方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