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朋友婧琪有一段时间经常与老公为生活琐事争吵,每次约我们喝咖啡总是满腔抱怨,顺带着把天下男人都臭骂一通。她的抱怨根本没有实质性问题,争吵的原因无非是生活理念的不同,确切地说是对于舍弃物品的看法有所不同。

    比如,婧琪老公埋怨婧琪衣柜里的衣服太多,要她把不想穿的衣服丢掉……婧琪却坚持认为这些东西迟早用得上。而婧琪埋怨家里乱七八糟的家具太多,想要丢掉一部分……她老公却斥责她浪费。

    夫妻二人就这样,在丢弃与不丢弃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极不愉快。

    人各有选择,舍弃难以万众一心,更不能同日而语,它因人而异。而性别的差异也会导致选择有所不同,男人女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大相径庭,在舍弃这件事上也不例外

    。

    男人沉稳冷静,偏理性,对生活中的细节不甚在意。女人温柔细腻,偏感性。这种性格上的差异,造成了男女在舍弃之道上的不同。

    男人的考虑往往是:我的书房怎么才能整洁?我家怎么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家具?我为什么一直有做不完的工作?我怎么每天都有这么多的应酬?我怎么才能跟昔时哥儿们通宵喝酒,深夜回家不被媳妇骂?

    女人的考虑往往是:这件衣服我到底要不要买?那双鞋子我到底要不要扔?这个牌子的手机又出新产品了,我要不要换一台?同事实体店买的那件衣服,我在网上看到价格低了好几百,我要不要告诉她?

    现代社会网络发达,购物变得简单便捷,各种高科技的涌现,也使得物质的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舍弃,都变得越来越难。

    男人大多都喜

    欢手表,所以家里总是有用旧的手表到处乱扔;男人大多喜欢运动,所以家里各种体育用品总是占据着一方空间;男人免不了要去应酬,所以总是忙于处理人际关系。男人的世界,被这样的东西充斥着,他们享受生活的途径因而被阻断,只得隔水望月,任希望落空。

    女人对衣服,似乎都没什么抵抗力,所以她们的衣橱总是琳琅满目。出门前对于该穿哪件,总要纠结一番。女人没几个不喜欢浪漫的,所以家里的一些饰品,即使毫无实际作用,在她们眼里也不可或缺。

    女人大多都有自己的圈子,就算在同一个屋檐下工作,也免不了有各种不为人知的小心思,所以她们总会在种种小细节上心存芥蒂。女人的生活充满这样的细微考虑,所以没有时间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没有精力将灵魂从迷宫里解救出来,

    也就感受不到生活真正的乐趣。

    “舍弃”都是一种被人们推崇的生活智慧,夫妻双方对于男女在舍弃观念上的差异,需要相互理解,才能从根本上愿意接受这种差异,进而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在协调和理性的共同作用下,各自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目标,赢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婧琪与她老公的矛盾,其实在于男人女人因为生活观念的不同,导致各自丢弃原则的不同,似乎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在极简主义看来,性别不是错误舍弃的借口,有效沟通才能避免错误舍弃。

    如果因为在极简主义的践行上产生矛盾分歧,致使家庭生活存在不和谐的因素,那就是得不偿失、舍本逐末了。极简主义的宗旨,是让自己活得简单开心。

    婧琪抱怨多了,朋友们轮流开导她,毕竟当

    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他们夫妻之间想法的不同,抱以一种理性的分析态度,抽丝剥茧,一点点将道理讲给她,终于使她接受了这种差异,并开始渐渐理解丈夫。

    两人的关系不久就重修于好,不仅在爱情的甜蜜中抛却了世俗的繁杂,而且共同探索起极简生活的真谛,日子越来越幸福。

    舍弃包括心灵和物质两个方面,男女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但舍弃主义是因人而异的,具体情况应当具体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以避免张冠李戴,事倍功半。

    舍弃之道,男女有别,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要多做沟通和退让,逐渐将极简主义的理念灌输给对方。

    再往深处说,则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与人交往,唯有使别人如沐春风,方能使自己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