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要学会一个人行走
1
最初南下工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爱情,二是想要见识更大的世界。
我在刚到广州工作时便与她分了手,于是广州牵绊我的绳索就只剩下“见识更大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见识了很多大场面,也因为工作的关系走遍了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于是,最后一条让我留在广州的理由也变得不那么坚定,再加上父母年纪渐老,而我也终究是一个恋乡的人,所以,思考过后我决定离开广州,放弃一年的打拼成果,回到最初的地方。
我在广州生活的那一年,租住在萝岗区的一个城中村,那套公寓距离公司很近,走路也才需要二十分钟。我记得为了这样一套价格与位置都合适的住所,我顶着七月的台风雨找了许久,大黑伞被雨水拍烂才找到,后来又经历了许多波折,最终安顿下来。
我们城中村的后院是个不大的学校,我每天闲余时间都会去操场打一场球,那里的饭菜也不贵,我尤其钟爱烧鸭配例汤。我经常在早晨上班的时候到凉茶店买几杯凉茶再配上几个叉烧包带给与我关系较好的同事。我刚到广州的时候,他们开着车带我去过许多有名的沙滩和度假村,吃遍了老广东人常常光顾的早茶店、糖水店。现在想起来还是温热感动。
所以,离开远比到达的时候艰难,毕竟动身前往广州的时候我一无所有,只有比天还大的梦想。但走的时候呢,我有了新的朋友和社会关系,以及一个年少无知的毕业生逐渐成熟、坦然的成长历程,这些对我来说很重要。
朋友开着他那辆白色的***别克车载着他怀孕7个月的老婆和另外两个关系要好的同事送我到机场。我手里拉着来广州时的那个箱子,背着才买不久的黑色背包,路过熟悉的机场厕所,想起来曾经半夜抵达机场、昏睡在厕所的经历,不禁唏嘘不已。
空乘小姐用扩音器说着飞机即将起飞
,目的地为咸阳机场,那里的温度是多少多少,我没心思听那些,和送我的几个人并排走着,但也想到目的地的荒凉,这种荒凉与环境无关,是心境的一种荒凉。可能也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了离别的含义。
但我没有什么夸张的情绪,怀孕的嫂子多愁善感,最先落泪,情绪蔓延得很快,其他几个人也就要开始落泪和拥抱。我受不了这样的场景。大学毕业分别的时候我与朋友便是如此,拥抱了一次又一次,几个大老爷们也是在喝醉了之后哭得稀里哗啦。终于在一年之后,那看起来更像是难以再见的分别却没有了拥抱,没有了海誓山盟,只是说了几句后会有期之类的话,我就急匆匆地挥手进入安检通道。
这是真正意义上一个人的行走,情绪可以上升到很高的顶点,此时书写时也可以被我用擅长的方式渲染得很煽情感人,但我终究是要一个人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告别,要独自承受这其中所有的情绪冲击,所以还是回归到平静与理性。
于是我掐了自己一把,切勿矫情,要学会一个人走。
2
最初回到西安的那几个月,我都是寄住在朋友的出租屋里。那是一套30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虽然不够大,里面却挤着三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有时候甚至是四个。那套终日见不到阳光的房子盛着我们几个人的梦想,我的两个朋友正在悬梁刺股地复习,他们报了许多公职考试,希望将来能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我则梦想着尽早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有了暂时落脚的住所,心境便由那种惶恐不安变得平静了许多,也开始思考、打量我那时的处境。
离开广州之后,我所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同事,他们的年龄都长我许多,共同话题也并不那么多,所以熟络得就比较慢。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好像才明白了正常同事的关系就应该是围着同一个目标尽自
己的力,有某种维系的合作关系,仅此而已。这种关系可能会因为很多天时地利人和而变得温情,但若不能升华成温情,那也再正常不过,不必强求与纠结。
记得去年深秋的一天,我提着行李赶往机场,匆忙赶路之间,被一辆庞大的摩托车撞倒,一只鞋子飞出了很远,另一只鞋子的底子和帮子完全分离。我在那一刻确实没有什么知觉和心理活动,也不觉着疼痛,只是大脑一片空白,坐在地上。等到我有了意识时,已经在小诊所的沙发上了,那时医生正在给我的伤口擦药,我没有打听我的状况。
按照当时的情景,我是需要处理伤口,而后去大医院拍一张X光或者做一做别的什么检查,以确保我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飞机即将起飞,下一班飞机不知何时才有。于是,我先给一个同事打了电话,他支支吾吾不做决断。我又给我的领导打了一个电话,目的是想由他出面帮我调整档期。
我至今都记得我和领导的对话。
“领导,我出了车祸!”
“什么?没事吧?”
“没事儿,但需要检查一下,所以能不能让别人替我?”
“如果你觉得身体没事,那你就继续去赶飞机吧!”
我的领导没有说下面的话,诸如如果我自己觉得身体受伤严重该如何处理,他没有说,也就没有给我任何选择。
在考虑了几分钟之后,我从箱子里取出了一双新鞋,奔向机场。
等到我拖着行李走在候机大厅的时候,我才算是完全清醒。我以为我会像以前那样抱怨社会、职场的冷漠。但我没有,我在慢慢懂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需要的都是结果,尤其是在以利益为主导的职场,个人在获取结果的过程中到底遭遇了什么根本不是重点,因为可能每一个人都在承受比你更巨大的痛苦。所以,一切都变得那么平淡无奇,不需要大惊小怪。
在有了这样的认知之
后,我在职场中变得很从容。不再刻意寻求什么志同道合或是同僚的惺惺相惜,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仅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时候需要合作,有时候也需要残酷地竞争,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是独立的一个人。
终于,我不再与朋友讨论工作上的不如意,也不会在朋友圈发一些消极的话再屏蔽领导和同事。与我同住的那两个朋友如今已经有了很好的归宿,他们初入职场,也会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吐槽种种,我没有说什么,也不担心什么,因为我相信,在职场,他们终究会和我一样,学会一个人行走,坦坦荡荡。
3
萌生买房的打算是在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那时我已经23岁。掐指算了一下,我需要不吃不喝好几年才能够支付一套普通住宅的首付。于是,我又设想、执行了许多赚钱的方式来支撑“不吃不喝”,终于在26岁生日之后不久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在2017年春节期间,我趁着假期寻找了许多位置合适的楼盘,最后在春寒还没有过去的时候,敲定了一套地铁口附近的房子。从签订合同到拿到房产证,这其中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我的公文包里也总是塞满了密密麻麻的手续和证明。
那一段难熬的时间也是我工作的转折期,我之前的公司与母公司合并,所以我也被并入有上万员工的大企业,又是一阵腥风血雨,好在我没有因为混乱的状况而让自己变得混乱。根据工作安排,我给自己的买房时间表做了细致的规划,并且严格执行。
等到3月17日,手续全部办妥,管理员把房门钥匙给我的时候,我的眼睛已经是严重的充血状态,整个人已经疲惫到了极限。
但好像实际情况并不允许我做过多的修整,我之前租住的房子即将到期,我无处可去,所以那时我紧接着要做的事情就是抓紧一切时间进
行装修。而我所面临的两个巨大问题是资金和时间。
我没有告诉朋友我的艰难,也没有告诉父母,因为从我心底里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也是我自己的挑战,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我不会去打扰任何人。于是,我到现在都不能确切地理清我到底是怎么样调配的时间,也不知道我用了什么方法周转资金。
我只知道装修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我亲自跟进,并且我每个月出差平均超过23天。至于资金的周转,我几乎是每发一笔工资或者奖金便结清一个工人的工费,每收到一笔稿费便买一件必需的物件。很奇迹,很奇迹,竟也顺利地竣工了。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如今我居住的这栋二层楼房真的是由我一手添砖加瓦而成。
虽然现在房子还没有彻底完整,还缺一台客厅的立式空调,电视也还没有买。但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压力,因为我确信一切都会像其他的物件那样,逐渐地完整,时间久或者不久,都没有什么问题。
如今坐在我挑选的地毯上敲打着这些文字,阳光从纱帐透进屋子,我觉着很心安理得。在我最艰难的时候,确实有过委屈与难过,也确实抱怨过不能给到我切实帮助的父母。但这些情绪很快就消散了。因为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独自行进中,我发现其实我要比想象中的自己更加强大。我也逐渐接受并且开始享受“一个人行走”的事实。我也确实能够懂得,并不是每一对父母都有完全的义务帮助我们成家立业,能够帮助那是锦上添花,若不能,那也绝对不是什么值得抱怨的事情,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
未来的生命和路途还很漫长,在这场生命之旅中,我与你还要面对很多个亲情离别、职场风云以及更大的类似于成家立业的选择,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面对这些的时候,我们大都独自一人,但请不要害怕,喝一口茶、吸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