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亚细亚,挡不住突厥的铁骑

    东罗马人和阿拉伯人苦战了几百年,阿拉伯帝国因内部矛盾分裂成许多小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东罗马总算迎来了春天,但是阿拉伯帝国分裂最大的赢家不是东罗马人,而是曾经被阿拉伯征服的中亚的那些***。而在东罗马逐渐从阿拉伯帝国手中收复失地时,中亚的***势力扩张到西亚来了,欧洲的诺曼人也向东罗马发起了挑战。因而,东罗马的处境并未因为阿拉伯帝国分裂而得到实质性的改观,不得不面对新对手突厥等。

    突厥民族最早的发源地在叶尼塞河上游。中国秦汉时代,突厥民族的居地达到贝加尔湖畔,后来因故迁居至阿尔泰山与天山山脉之间,再后来扩散到贝加尔湖向南,至蒙古以北,从吉尔吉斯草原往西,至咸海和里海一带。***善骑射,善于冶炼金属,性情悍勇,过着逐水草而居、以射猎为业的游牧生活,早先从属于匈奴。

    从5世纪上半叶起,在北亚的***依附于柔然,在中亚的***建立强国嚈哒与波斯毗邻。北亚的***于公元555年灭掉柔然建国,四处扩张——在东方驱走契丹,把疆域扩展到大兴安岭;在北方并吞了结骨,进一步向北亚伸张;在南方攻取吐谷浑,据有青海之地——很快征服塞外所有地区,其势力一直达到长城之下。随后,这部分***与中原的北周、北齐以及隋朝、唐朝争霸了几个世纪。

    突厥兴起后,与中亚强国嚈哒接壤。嚈哒多次南下进攻波斯,侵地掠土。波斯受到嚈哒极大的压力。而当时突厥分为**厥和西突厥,西突厥积极向西进攻,与嚈哒接触几次并打败了嚈哒,攻入它的领土。萨珊波斯受嚈哒的压制已久,见宿敌受到突厥武力进攻,决定联合突厥(此时突厥尚未分裂,突厥于公元582年分裂为东西突厥)对付嚈哒,一雪前耻。波斯王科斯洛兹与突厥联姻。

    在公元563年至公元567年间,突厥和波斯分别出兵,从南北两面夹攻嚈哒。嚈哒内部又发生酋长喀图尔弗斯背叛事件,使它更是穷于应对。最后两国共同灭了嚈哒,瓜分了它的领土,嚈哒君主也被杀死。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突厥和波斯大致以乌浒河为界,突厥取得乌浒河以北的领土,波斯收回乌浒河以南、包括重镇巴尔黑在内的领土。

    突厥占有中亚的领土,达到它的极盛时期。从6世纪中叶起的短短数十年中,突厥统一了从北亚延续至中亚草原地带的所有游牧民族,建立起东至辽海、西至里海、南自青海、北达贝加尔湖的版图巨大的突厥帝国。当然,此时的***与东罗马尚隔着萨珊波斯,没有什么实际接触,更谈不上发生战争。

    突厥帝国的脱颖而出,在欧亚大陆产生了一种新力量。新兴的突厥介于几个古老的大帝国之间,与中国、波斯、东罗马频繁交往,对欧亚形势施加了很大的影响。突厥占据中亚的粟特以后,控制了中西贸易的要道丝绸之路,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但是没多久,突厥和萨珊波斯因丝绸之路上的经商权问题发生了冲突,***受到萨珊波斯的欺凌。

    突厥西部边陲靠近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和萨珊波斯是宿敌,两国又不断发生战争。突厥决定直接和东罗马通商,并联合东罗马攻打波斯。突厥使者于公元567年到达东罗马都城君士坦丁堡,向皇帝查斯丁二世提交可汗的国书。东罗马派使者随同突厥来使返国,回访突厥帝国。没多久,突厥和东罗马建立了贸易关系。***开辟了一条新商路,绕道里海以北把丝绸等商品直接运往东罗马。同时,两国在政治上结成联盟。在突厥的策动下,东罗马加紧进攻萨珊波斯,突厥也对萨珊波斯大肆**。两国从东西两方发起的攻击,使萨珊波斯腹背受敌,难以抵御。时过不久,萨珊波斯从嚈哒手中收复的乌浒河以南领土都被突厥占领。

    突厥地域广大,统治权力极为分散。在名义上,西突厥从属于**厥,保持统一。但可汗的控制范围仅限于王廷所在的东部,对遥远的西方则鞭长莫及,实际上西突厥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公元583年,阿波可汗阿史那·大逻便叛离**厥,投奔西突厥,突厥内部发生了一场混乱,**厥和西突厥正式分裂。此后**厥辖有从蒙

    古至乌拉尔山脉的北部地区,西突厥控制从阿尔泰山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相互对峙。

    **厥由于长年兵连祸结,横征暴敛,国内民众不堪负担,怨声载道,游牧统治者与牧民阶层的矛盾很尖锐。加之,铁勒部的薛延陀和回纥又进行反抗,摆脱了从属地位。**厥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政治危机交织着经济危机。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进兵讨伐**厥,公元630年正月,唐军灭**厥,生擒颉利可汗。而在**厥灭亡前几年,萨珊波斯与东罗马正在进行生死决战。

    西突厥控制着西域的广大领域,**厥亡后它继续存在了一段时期。公元**0年,唐朝攻陷了高昌,与西突厥接境,此后西突厥与唐频繁发生冲突,西突厥多次寇犯唐朝边境,但是它的势力逐渐被唐削弱。公元651年,西突厥将领阿史那贺鲁夺取了政权,自称沙钵罗可汗。而这一年,萨珊波斯被阿拉伯人灭亡。阿史那贺鲁没意识到西部出现了更强大的对手阿拉伯人,并且自恃实力强大,几度东征侵入唐朝境内。唐朝派兵征讨。公元657年,唐将苏定方击败西突厥,擒获沙钵罗可汗,至此西突厥也宣告灭亡。西突厥旧疆隶属唐朝。

    到公元751年,已经扩张到中亚的阿拉伯帝国与唐军在怛罗斯决战。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阿拉伯联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15~20万)打败了唐将高仙芝的两万安西精锐部队。高仙芝率领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当时,阿拉伯人并没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他们在中亚的霸权而已,后来因为阿拉伯军的主将阿布·***因功高震主被谋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也被处死,其余部于是叛乱,呼罗珊(呼罗珊是一个中古地理名词,西南亚古地区名。大部分在今伊朗境内,一部分在阿富汗赫拉特一带和土库曼斯坦境内的马雷一带。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而唐朝也因爆发安史之乱,无力收复西域。

    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远征中亚时,掳走一批***,充作奴隶。从9世纪中期起,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征募突厥奴隶充当哈里发的禁卫军。这支奴隶军队的人数时有增加,势力越来越大,终于造成突厥禁卫军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后来,甚至连哈里发的废立大权也操在突厥军官之手。在中亚和波斯等地,为数众多的***皈依***教后,取得了担任雇佣兵的资格。阿拉伯帝国各地的突厥奴隶纷纷加入了***。

    阿拔斯朝大权旁落的同时,原属阿拉伯的波斯已呈现分裂割据状态,建立了萨曼王朝和布伊王朝。萨曼王朝的突厥奴隶禁卫军首领阿尔普特勤屡建军功,逐渐被擢升为呼罗珊总督。公元962年,阿尔普特勤因与继位的新王不和,带领突厥军远走东南方,到达今阿富汗境内,攻下伽色尼城,自立为国,据波斯东部建立伽色尼王朝。当时,***开始从中亚出发,向西迁移,进入一度全部由阿拉伯帝国辖有的地区。伽色尼王朝容纳了同族的***进入,这些***随即向阿拉伯的纵深地带****。塞尔柱***是进入纵深地带比较早的一支。

    公元970年,***乌古思部族的酋长塞尔柱,领导部族由中亚北部草原迁至锡尔河下游。他们接受了逊尼派***教后不久,进入了呼罗珊地区。1037年,塞尔柱的孙子图格里尔·贝格·****和沙格里·贝格·达乌德开始向中亚扩展。他们击败伽色尼王朝的军队后,乘胜征服中亚许多地区,1043年进入米底亚。1048年以后,他们侵入东罗马属亚美尼亚边界,与东罗马军频繁发生冲突。

    不过,此时塞尔柱***并未将其当作主要对手,而是将重点放在攻打阿拉伯人身上。1055年,图格鲁克伯克率领塞尔柱***进入巴格达,迫使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封他为阿拉伯帝国摄政,赐号为苏丹——即“权威”之意,号为“东方和西方之王”。从此,阿拉伯哈里发成为塞尔柱帝国苏丹庇护下的傀儡。但是,当时塞尔柱帝国并没有把他们的统治中心移向巴格达,而是以中亚的伊斯法罕为基地,向东罗马属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不断发起攻势。

    当塞尔柱帝国逐渐在西亚地区扩张时,东罗马帝国刚刚借着马其顿王朝的“盛世”和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衰落,夺回原属东罗马的小亚细亚各省及叙利亚北部,并且兼并以阿尼为中心的东亚美尼亚王国(亚美尼亚西部此前归东罗马统治,狄奥多西城是其统治中心)。这是东罗马数百年来难得的一次复兴机会,但随着塞尔柱人的到来而灰飞烟灭。

    当时,东罗马的北部边界面临佩彻涅格人的威胁,不得不将多数军队调往君士坦丁堡、色雷斯等巴尔干半岛重镇布防。这样,塞尔柱***入侵时,东罗马在亚美尼亚的防务极其空虚。塞尔柱***趁机大举进攻。

    从1048年开始,塞尔柱苏丹图格里尔命令军队席卷自陶鲁斯山脉至狄奥多西城间的600里边界,但遭到了顽强抵抗,没能占领亚美尼亚。

    1063年,图格里尔的儿子阿尔普·阿尔斯兰继任苏丹。他决定大举入侵东罗马。10**年,一支庞大的塞尔柱骑兵攻占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渡过幼发拉底河,并劫掠叙利亚、西里西亚和卡帕多细亚。东罗马那些地方的守军多是蛮族***,他们只为拿薪水打仗,面对凶狠的塞尔柱人,根本不想抵抗,往往在战场上稍微一接触,发现不容易取胜,就想办法逃跑保命。如果不是因为被征服的人或被迫改宗***教或惨遭杀戮,那么他们几乎就是望风而降了。

    面对严峻的形势,1067年,东罗马摄政皇太后欧多西娅选武官罗曼努斯·狄奥吉尼斯做丈夫,并于1068年让他当上皇帝,史称罗梅纳斯四世,与成为欧多西娅儿子的东罗马皇帝迈克尔七世·杜卡斯成为共治皇帝。皇太后下嫁,并将新丈夫册立为共治皇帝,显然是为了保住东罗马江山,与塞尔柱人进行决战。

    罗梅纳斯四世也明白肩负的责任。他立即组织军队抗击塞尔柱人的侵略。当时塞尔柱人入侵仍属小股部队的骚扰性劫掠,还未形成大规模军团作战。1068年,罗梅纳斯四世亲自率领东罗马军从卡帕多细亚南下拒敌,在北叙利亚获得了一些进展。1069年,罗梅纳斯四世又率军进入亚美尼亚。但面对众多的小股侵扰军队,罗梅纳斯四世很难获得决定性胜利,于是决定将战争引到东方去。

    1070年,罗梅纳斯四世派曼纽尔·科穆宁率军东征,收复东罗马失地,继而向塞尔柱国内进攻。这是他们先祖当年在围困之中打败萨珊波斯的方法,罗梅纳斯四世希望这次也能实现类似的目标。不过,曼纽尔·科穆宁率军东征不甚成功,最终还导致东罗马军要塞——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曼西喀特落入***手中。

    见东罗马军东征,塞尔柱帝国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决心把分散的***联系在一起,寻机与东罗马人决战。为了争取时间,他向罗梅纳斯四世提出和谈。但是,罗梅纳斯四世不想与塞尔柱***妥协。他继续发动了4次攻势,想夺取曼西喀特城和附近的基拉特,作为向塞尔柱人进攻的基地。

    1071年春,为军队筹足给养后,罗梅纳斯四世率军向亚美尼亚边境重镇曼西喀特城进攻。当时,罗梅纳斯四世率领的军队号称10万,但军队成分十分复杂——有自卡帕多细亚和弗里吉亚临时征募的后备军;有来自欧洲东罗马属国及同盟国的军团,如马其顿人、保加利亚人和乌齐人、摩尔达维亚人等;还有西方的法兰克人和诺曼***。其中,乌齐人及摩尔达维亚人属突厥种族。除了那些蛮族将领外,还有罗梅纳斯四世的政敌,已故皇帝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的侄儿安德罗尼卡·杜卡斯。安德罗尼卡的父亲约翰·杜卡斯是皇位觊觎者之一。因此,罗梅纳斯四世率领的军队虽然数量不少,但军心不整,军士成分复杂,统军将领不齐心,而这些弱点决定了罗梅纳斯四世最终会失败。

    1071年夏,罗梅纳斯四世率军进入西亚美尼亚首府狄奥多西城,并由此兵分两路,分别向基拉特和曼西喀特进发。罗梅纳斯四世亲自率主力军攻取曼西喀特后,欲与攻向基拉特城的军队会合,便派出一支军队先行,以援助进攻基拉特,最终一举攻下了基拉特。

    议和建议被拒绝,塞尔柱帝国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迅速集

    结军队,自叙利亚北上迎战。这时,塞尔柱军有4万左右。他们迅速抵达基拉特城外时,守城的东罗马***闻讯向西溃逃。于是,塞尔柱兵马顺利通过基拉特城,继续北上。

    由于情报传递不及时,东罗马皇帝罗梅纳斯四世不知道镇守基拉特城的***已溃逃,也不了解塞尔柱人的确切行踪。在完全不明敌情的状况下,东罗马军与塞尔柱军相遇在曼西喀特城外,并爆发了大决战。这场大决战事先都没精心准备,是纯属意料之外的,全靠双方的战斗力比拼。

    1071年8月19日,两军在曼西喀特城外交战。东罗马军多是重步兵和骑兵,因出征仓促,训练不足,军队成分又很复杂,战斗力并不强。塞尔柱军虽然人员不占优势,但他们以轻骑兵和马弓手为主,动作灵活,弓箭射程远,杀伤力强。

    战争开始时,东罗马军处于攻势,塞尔柱军处于守势。东罗马军一路冲杀,塞尔柱军且战且退。到天暮时分,罗梅纳斯四世突然发现情况不妙,唯恐有诈,遂下令回师。塞尔柱军见时机已到,立即停止后退,派出马弓手猛攻东罗马军的后翼,迫使东罗马军反身还击。战场上的局势很快出现逆转。

    在关键时刻,东罗马后卫指挥官安德罗尼卡不仅不率军奋力作战,还别有用心地散布东罗马军已失败的谣言。东罗马军军心动摇,负责保护的东罗马军两翼和后卫迅速瓦解,中军孤立无援,阵势大乱。塞尔柱军趁机大举反攻。东罗马皇帝罗梅纳斯四世受伤被俘,不得不签订屈辱条约。

    条约规定:东罗马皇帝罗梅纳斯四世可以回国,但要因此向塞尔柱人交纳赎金;东罗马从此要保证每年向塞尔柱人纳贡;东罗马还须承担全部释放塞尔柱人战俘的义务。

    此条约虽然没有提出割让领土的要求,但随着东罗马军全线溃败,东罗马已丧失了保护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的能力。塞尔柱人也没必要为一块无人保护的领土来提什么要求。

    不过,这一条约并没有得到贯彻。罗梅纳斯四世失败后,东罗马另一个皇帝迈克尔七世在贵族支持下,宣布废黜罗梅纳斯四世的皇帝位。这就意味着罗梅纳斯四世签署的条约,对东罗马是无效的。而罗梅纳斯四世未及回到君士坦丁堡,就被对他不满的人刺瞎双目,没多久便悲惨地死去了。

    东罗马不承认条约了,作为曼西喀特会战的胜利者阿尔普·阿尔斯兰,按道理说应该会武力逼迫东罗马承认条约,但他还没来得及召集大军教训东罗马,就于1072年辞世。于是,曼西喀特会战后签订的条约不了了之,即行废止。

    塞尔柱人也不恼怒,没有条约,他们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抢劫、蹂躏小亚细亚,并在小亚细亚定居,使那里逐渐突厥化。1077年,塞尔柱帝国奉命管理小亚细亚的统帅苏莱曼·伊本·欧特鲁以小亚细亚的首府尼西亚为核心,建立罗姆苏丹国,正式在小亚细亚建立***的统治。

    从此,罗姆苏丹国在小亚细亚不断向外扩展,很快夺取小亚细亚腹地着名城市伊科尼昂,其统治区域北起黑海,南抵地中海,而西部也处于不断扩张的发展中。从此,罗姆苏丹国成为东罗马的心腹大患。

    阿尔普·阿尔斯兰死后,他的儿子马立克沙继任苏丹。塞尔柱帝国进入繁荣期。1091年,马立克沙把首都迁到巴格达,在聚礼日(主麻日)祈祷中,将苏丹的名字与哈里发并列。而到此时,塞尔柱帝国的版图东起中亚并与中国接壤,西至叙利亚及小亚细亚,南达阿拉伯海,北至基辅俄罗斯边境,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不过,塞尔柱帝国繁荣时期并不长。1092年,塞尔柱帝国苏丹马立克沙和尼扎姆·穆勒克(塞尔柱王朝着名政治家,***学术文化的赞助者,苏丹马立克沙的首相,掌管着塞尔柱帝国的实权)相继逝世后,王室诸子争位,皇族内讧,各地军事封建主割据称雄,伊斯玛仪派(***教什叶派的主要支派之一)的阿萨辛支派在波斯和叙利亚占据许多堡寨,出击王朝军队,进行暗杀活动,从而使塞尔柱帝国开始解体,罗姆苏丹国在小亚细亚独立。

    与此同时,塞尔柱帝国分裂成以巴格达、大马士革、科尼亚、摩苏尔、迪亚巴克尔等城市为

    中心的许多小塞尔柱苏丹王朝。各王朝间相互混战,削弱了抵御外敌的能力。

    好运气又降临到东罗马身上了。东罗马乘机向安纳托利亚发动反攻。1096年,来自欧洲的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进入小亚细亚。东罗马利用这支十字军顺利收回了安纳托利亚的全部西海岸,把罗姆苏丹国限制于小亚细亚内陆。

    1110年前后,塞尔柱人再次攻打到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东罗马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认真地组织了反击。自1110年至1115年,他几乎年年派兵去小亚细亚进攻塞尔柱人,战绩显着。

    1116年,阿列克修斯一世在安纳托利亚半岛中西部的菲洛米利昂赢得了一次声名显赫的胜利,迫使塞尔柱***议和。在1117年签订的和约中,塞尔柱人放弃安纳托利亚整个沿海地区(北部、西部和南部),并且从此退至安纳托利亚东部,以通过锡诺普、安卡拉及菲洛米利昂的一条线为双方的东西边界。这是东罗马历史上少有的一次胜利。

    阿列克修斯一世死后,他儿子约翰二世继续同塞尔柱人作战。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统兵作战才能,把东罗马东方的边界推进至小亚美尼亚(即西里西亚地区),向南则与十字军占领的安条克公国接壤。

    在接连取得胜利后,约翰二世信心十足地率军进攻幼发拉底河流域,想在那里重树东罗马的权威。不过,他没有机会实现愿望,因为在1143年于西里西亚山中举行的一次狩猎活动中,他中毒箭死了。由于阿列克修斯一世和约翰二世顽强抵抗,塞尔柱人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再也无力对东罗马组织具有战略意义的进攻,只能在边界上袭击和劫掠而已。

    1143年,约翰二世之子曼努埃尔一世继位。曼努埃尔一世自幼崇尚西方文化,成年后娶了安条克公国公主为妻,特别喜欢结交那些近东的十字军国家的贵胄,乐于干预西方,特别是意大利的琐事。在他继位不久,近东形势恶化。塞尔柱人乘虚而入,不断向小亚细亚西部发展。

    刚开始,曼努埃尔一世没大规模抵抗塞尔柱人的军事行动,只是修复和建立了不少防线,以制止他们进军。塞尔柱人步步为营,不断蚕食小亚细亚西部。1147年,曼努埃尔一世率军攻打罗姆苏丹,直取苏丹国的心脏伊科尼昂。但是,他在城外听到塞尔柱人有援兵到来的消息后,立即纵兵在城郊抢劫一阵,然后迅速撤离,根本不敢攻城。

    这让塞尔柱人看出东罗马皇帝心虚,也给他们创造了伏击的机会。在东罗马军回师途中,塞尔柱人一路大军追击,一路大军伏击,打得东罗马军十分狼狈。

    这时,第二次东征的十字军将进入小亚细亚的消息传来,东罗马人和塞尔柱***都十分震惊,立即议和停战。因为,东罗马人与塞尔柱人都不喜欢十字军光临小亚细亚。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之后,东罗马与十字军之间的矛盾明朗化。东罗马皇帝曼努埃尔一世费尽心机,欲使十字军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他采取了多方面手段,包括外交斗争和军事斗争。

    在1161年,东罗马与罗姆苏丹国建立友好关系。东罗马皇帝甚至邀请塞尔柱苏丹访问君士坦丁堡,给予他极高规格的款待。罗姆苏丹暂时接受了“东罗马皇帝至上”这一原则。但到1170年,双方又发生了冲突。

    1176年,曼努埃尔一世决定反击塞尔柱人的挑衅。他亲自率领大军进攻罗姆苏丹。当大军到米里奥凯法罗山谷的要塞时,陷入了塞尔柱***布置的埋伏圈中。东罗马军被包围在山谷内,进不得,退不出,周围山上全是塞尔柱伏军。东罗马军只有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于是,狭长的山谷成为东罗马军人的葬身之地,一时人喊马嘶,混乱不堪。一场洗劫过后,谷内断枪残戟林立,尸骸遍野。

    曼努埃尔一世虽得以孤身逃离战场,但其神经受到极大刺激,从此消沉下去,一蹶不振。

    战后,东罗马与塞尔柱人议和。根据和约,东罗马奉命拆毁了小亚细亚的部分防线,塞尔柱***在小亚细亚住居被罗马承认合法。此后,东罗马帝国的远东边界再没有任何有效的防御,整个小亚细亚不可避免地成为***的永久属地。这为其最后亡国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