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搭伙搞扩张,就是为了收益更大

    为了争取权利,平民和贵族斗争了数个世纪,罗马不仅没因此陷入危机之中,反而越来越强大,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罗马一直处在战争状态之中,并不断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本质上是瓜分战利品不均的矛盾,而在对外作战方面是一致的。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罗马人有缔结同盟侵略扩张的秉性,这一点与草原上许多小狼群为了围杀大群黄羊而汇聚在一起,而它们内部照旧会为争夺利益而斗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客观地说,罗马人能在对外扩张中不断赢得胜利,其根本因素不是罗马人战斗力无人能敌,而是在于他们善于结盟,利用同盟的力量,同时分化敌人,一一将敌人击败。在罗马人眼里,搭伙搞扩张,是为了受益更大——借助他人的兵力,来打败凭自身实力无法打败的对手。

    最初,罗马只是台伯河东岸拉丁地区的一个小城邦,受伊达拉里亚人统治。在公元前510年,罗马人驱逐伊达拉里亚末王“高傲者”塔克文,于第二年建立***。伊达拉里亚人不甘心放弃对罗马的统治,克鲁西乌姆城的统治者波尔谢纳攻占了罗马,并迫使罗马缔结屈辱性条约。公元前506年,波尔谢纳率军同希腊城市库麦和拉丁城市联军在阿里西亚会战失败,罗马才趁机恢复独立。

    刚刚获得独立的罗马***处境相当困难:北方有强大的伊达拉里亚城邦,东部和南部有经常入侵的萨宾、埃魁和沃尔斯奇等山地部落;而邻近的拉丁城市不仅不承认罗马一度取得的领导地位,反而掉转矛头指向罗马。面对这种局势,罗马人唯有分化敌人,争取同盟者,通过战斗求生存。

    对周边的各部落或城邦进行一一分析后,罗马人发现,山地部落是他们和拉丁城邦的共同敌人,拉丁城市是可以争取的同盟,而在拉丁城市不服领导的情况下,唯有先将其打败,然后说服与其结盟,才能实现目标。

    公元前496年,在来吉鲁斯湖一役中,罗马人集中全力击败了拉丁城邦。随后,罗马人对拉丁人伸出橄榄枝,指出共同敌人是山地部落,彼此必须和平相处,一致对付山地部落。拉丁人内部意见不一致,吵闹了三年后,罗马人才如愿以偿——公元前493年,以罗马为一方,以30个拉丁城邦为另一方,缔结《卡西乌斯条约》。从此,罗马人和拉丁人有了共同利益。

    不仅与拉丁人结盟,罗马人相当灵活,只要与对方结盟对自身有利,哪怕对方是敌人,也愿意与之结盟。他们比谁都懂得结盟的价值,比谁都善于通过结盟为自己赢得利益。

    当时,萨宾人从东北方袭击罗马,埃魁人从东边进攻罗马,而沃尔斯奇人则从利瑞斯河谷发展到拉丁姆南半部沿海一带,经常侵入阿尔巴山以南地区。为了沉重打击山地部落,罗马人于公元前4**年又与居住在埃魁人和沃尔斯奇人之间的赫尔尼西人订立盟约。

    与赫尔尼西人结盟后,罗马人集中力量对付沃尔斯奇人。他们在拉丁城市和沃尔斯奇的边界建立诺尔巴、科拉、西哥尼亚和维里特莱等殖民城市,派罗马人和拉丁同盟的成员去镇守。

    建立***是罗马统治被征服地区的常用方法。罗马和拉丁同盟派

    去的殖民者在***分得土地,代表罗马和拉丁同盟对该地区的统治。建立拉丁***就是将新征服的地方分给拉丁人,让他们去管理那些土地。建立罗马***就是将新征服的地方分给罗马公民,派他们去管理那里。一般情况下,在位置非常重要的地方,罗马人才会建立罗马***,其他地方则多是建立拉丁***,用其拉拢拉丁同盟者。

    与拉丁人共同行动后,罗马人在同邻近山地部落的斗争中逐渐取得优势。公元前431年,罗马人在阿吉杜斯山中击溃埃魁人,同时,也打败沃尔斯奇人,夺回了被沃尔斯奇人占领的沿海土地,并在沿海的安提乌姆和阿德亚建立了两个拉丁***——罗马人通过此举笼络拉丁人,将其牢牢绑架在自己的战车上。

    此后,罗马人又接着发动了对北方的伊达拉里亚城邦威伊的进攻,最终攻占了这座滨河的重要城市,将此城洗劫一空,将其居民屠杀或贩卖为奴隶,并将土地没收为罗马的公有地。

    不过,罗马人的对外战争也并非一帆风顺。公元前4世纪初,高卢入侵后,罗马的局势又急剧恶化。以前的敌人伊达拉里亚人、埃魁人和沃尔斯奇人趁机向罗马宣战;以前的盟友赫尔尼西人和某些拉丁城市也利用当时的形势反对罗马,企图摆脱罗马的领导。为恢复威信,罗马人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斗当中。

    罗马人首先打击了伊达拉里亚诸城邦。经过多次战争,罗马人占领了苏特里乌姆的涅佩铁,并于公元前383年在那里建立拉丁***。伊达拉里亚人见此,更加团结起来。塔尔魁尼和法列里结成联盟,夹攻罗马时,伊达拉里亚联盟都支持它们。

    罗马人顶着巨大压力,依然坚持作战,力图打败对手。经过几年战争,到公元前351年,罗马打败了塔尔魁尼和法列里。几年后,罗马不仅恢复了以前在南伊达拉里亚的地位,还在那里扩展了疆土,成为艰苦战争中最后的受益者。

    高卢入侵后,东部和东南部的山地部落也趁机袭击罗马。罗马东南部的沃尔斯奇人表现得尤其突出。高卢入侵后第二年,沃尔斯奇人就开始向罗马进攻,并深入到拉丁姆中心拉努维优姆,最终被罗马人打败。

    公元前3**年,沃尔斯奇人、拉丁人与赫尔尼西人结成联盟,一起向罗马发起攻击。在萨特里库姆,罗马军打败了他们,并占领了萨特里库姆。公元前385年,在拉丁人和赫尔尼西人支持下,沃尔斯奇人再次发动进攻,但又失败了。为了加强萨特里库姆的势力,罗马迁移2000名平民到那里,建立了罗马***。

    公元前379年,在萨特里库姆附近,沃尔斯奇人再次被罗马军打败。公元前378年,罗马派两支军队进攻沃尔斯奇人。结果,沃尔斯奇领土遭到残酷劫掠和蹂躏。

    灾难还不止如此,公元前377年,沃尔斯奇人在萨特里库姆附近又被罗马人打败,被驱逐到安提乌姆。此时,沃尔斯奇人和他们的同盟者拉丁人之间发生矛盾。镇守安提乌姆的沃尔斯奇人决定开城投降。拉丁人则坚持继续作战,退到自己的地区。

    经此战,罗马实力大增,继续进攻。公元前358年,罗马占领彭普提平原,并建立旁普提纳斯和普布利

    里阿两个罗马***。被战争拖得精疲力竭的沃尔斯奇人再也无力阻止罗马人向南方推进了。

    经过多次战争,罗马一一击败强敌,在战争中实力越来越强。加上大部分拉丁城市,如图斯库鲁姆、阿德亚、阿里西亚、拉努维优姆、拉维尼优姆和诺尔巴等仍然忠于与罗马订立的同盟,罗马彻底打败沃尔斯奇人后,恢复了在拉丁姆的地位,遂重新推行其侵略政策。

    萨伯利部族原居住在亚平宁山南半部,是一个大部族。由于人口增长,萨伯利部族也积极向外扩张。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萨伯利部族中的一支占领了坎帕尼亚的主要城市卡普亚和库麦。萨伯利人吸收了伊达拉里亚人与希腊人的文化,也重视发展城市工商业。卡普亚很快发展成为当时意大利的工商业中心。

    不难看出,萨伯利人同样有扩张野心,同样有商业基因,与罗马人的特质极其相似。罗马人能不能顺利赢得战争呢?罗马人怎样打败与自己基因极其相似的对手呢?这是历史给罗马人的一个巨大考验。

    在萨伯利部族中,最强大的要数萨姆尼特人。萨姆尼特人原住在亚平宁高原地区,后来占有东迄亚得里亚海,西达坎帕尼亚,南抵卢卡尼亚的意大利中部广大地区,是意大利中部所有城邦的霸主。罗马人要想在意大利中部扩张,就必须要征服萨姆尼特人,兼并其领地。

    公元前354年,为了防御高卢人入侵,罗马人和萨姆尼特人曾缔结联盟条约。公元前343年,卡普亚的萨伯利人受萨姆尼特人骚扰,便派一个使团到罗马,请求罗马人帮助他们反抗萨姆尼特人。萨伯利人内斗,其中一方邀请罗马人援助,这是上天赐给罗马人的机会。

    罗马人虽与萨姆尼特人有联盟条约关系,但还是趁机派军队支援卡普亚的萨伯利人,抵抗萨姆尼特人的入侵。罗马军进入坎帕尼亚后,与萨姆尼特人发生了正面冲突,曾经的盟友瞬间转变为敌人。

    出人意料的是,罗马人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罗马将萨姆尼特这个盟友当成敌人时,他的旧有盟友拉丁人反罗马了。

    原来,在对外扩张过程中,罗马经常和拉丁各城邦保持同盟关系。但是,在每次战争胜利后,罗马人都加强自己的势力,企图使以平等关系形成的拉丁同盟逐渐变成自己的隶属者。当罗马人和萨姆尼特人发生冲突时,拉丁同盟各城市的贵族代表向罗马人提出平等权利问题——他们要求罗马执政官一人和元老院成员的半数由拉丁同盟中的人出任。

    罗马人见拉丁人在关键时刻要挟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些要求,并准备与拉丁人开战。

    为了战胜罗马,拉丁同盟各城市联合奥伦克人、沃尔斯奇人和坎帕尼亚人,共同对罗马人作战。罗马决定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同萨姆尼特人和好,并建立同盟关系,然后全力投入到与拉丁人的战争中。

    罗马人和拉丁人一向是同盟,但因为权利分配,转眼成为敌人;而罗马人和萨姆尼特人前一刻还是刀兵相向的敌人,转眼就变成同盟者,足见好战的罗马人面前只有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这也可以预见称霸意大利中部的萨姆尼特人最终会败给罗马人。

    经过两年激战,罗马

    人和拉丁人在苏埃萨附近的特里芳努姆城下决战。罗马人最终获胜,拉丁同盟被迫解散。靠近罗马的拉丁城市被并入罗马,其居民享有与罗马人同等的权利;其他拉丁人,除他们在公民大会中没有投票权外,也给予了和罗马人平等的公民权——这一决定奠定了拉丁人公民权的基础。很显然,罗马人对拉丁人关键时刻反水虽然很痛恨,但在打败他们后,还是给予了一定优待,希望他们能成为自己永久的同盟。

    在与拉丁人作战期间,罗马人与萨姆尼特人保持着友好关系,但在战后,罗马人完全控制了拉丁诸城市,对坎帕尼亚也加紧了控制。公元前334年,罗马人在坎帕尼亚东北边境加雷斯建立***,帮助卡普亚人抵抗萨姆尼特人的入侵。

    公元前328年,为了阻断萨姆尼特人到坎帕尼亚的通路,罗马人又在利瑞斯河谷弗列吉雷建立了罗马***。

    这些不友好举动,导致罗马人与萨姆尼特人的关系紧张起来。数次赢得战争的罗马人决定先发制人,于公元前327年占领希腊移民城市那波里,引爆了战争。

    由于主动进攻,战争初期又在平原地区交战,罗马人获得了一些胜利。他们乘胜前进,攻击萨姆尼特人。萨姆尼特人虽然麻木,对罗马疏于防范,但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当罗马进军到萨姆尼乌姆山区时,萨姆尼特人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反击。罗马人惨败。

    罗马人并没吸取教训,也没意识到萨姆尼特人的战斗力,并未善罢甘休,决定寻机给萨姆尼特人致命一击。公元前321年,罗马执政官率领2万人,从坎帕尼亚穿过萨姆尼乌姆山脉,直接攻击萨姆尼乌姆的后方和粮食基地阿普里亚。

    2万人的军队,在当时绝对是异常庞大的军事力量,几乎是所有罗马军倾巢而出。而直接偷袭萨姆尼特人的后方和粮食基地,显然是罗马人想一战定乾坤。

    但是,战争的结局出乎所有人意料,在林木丛生的考狄乌姆峡谷,罗马人遭到萨姆尼特伏兵狙击,并被团团包围。由于逃脱无路,罗马人只好谈判求和。萨姆尼特人开出的议和条件是罗马人撤离萨姆尼乌姆地区,取消弗列吉雷等***并保证不再发动战争。为了保证履行议和条件,罗马人要以600名骑士作为人质。

    罗马人走投无路,只好答应议和条件。于是放下武器,身着短装,排成单行,在胜利者的嘲笑声中,一个个地从轭形门下走过。这次2万大军出征,却落个从来未有的败局。罗马元老院被迫承认了和约,同时发誓要报仇,消灭萨姆尼特人。

    罗马人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违反和约,却开始向阿普里亚扩展,绕到萨姆尼乌姆背后,在北部坎帕尼亚和奥伦克人地区建立了两个新部落。

    公元前315年,罗马的一支军队进入阿普里亚,另一支军队进攻萨姆尼乌姆西南的萨提库拉城,并在苏埃萨建立了一个拉丁***。

    见罗马人并不守和约,悄悄搞些侵略的小动作,萨姆尼特人趁罗马兵力分散的机会,开进利瑞斯河流域,进而向罗马城推进。罗马人见萨姆尼特人背后袭击,不得不临时集结军队前往抵抗。双方在塔尔拉齐那城附近相遇,但结局是毫无意外的,罗马军被打得惨败。

    趁此机会

    ,萨姆尼特人占领了奥伦克地区和坎帕尼亚。卡普亚也面临危机,准备投降萨姆尼特人。形势异常危急,罗马人不得不咬紧牙关,全力跟萨姆尼特人拼命。

    一年后,罗马人在一次战役中重挫萨姆尼特人,才使战争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消除了罗马的灭亡危机。为了行军方便和利于统治,罗马监察官阿庇乌斯·克劳狄于公元前312年主持修建了阿庇亚大道。这条大道不仅把罗马和坎帕尼亚密切连接起来,而且也有利于向南意大利进一步扩张。

    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的旧日同盟赫尔尼西人和被萨姆尼特人唆使的埃魁人等联合起来反罗马。但此时的罗马已经比较强大了,它在西部沿海已经控制了坎帕尼亚,在萨姆尼乌姆北部已经和中部意大利的马尔西人、皮里根尼人、维斯提尼人等建立了同盟关系,在南方和阿普里亚的卢西里亚建立了同盟,已从北、西、南三个方面包围了萨姆尼特人。因此,罗马迅速组织反击。

    经过多次战争,公元前304年,罗马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所订和约,罗马得到坎帕尼亚等新的土地,萨姆尼特人仍保持其独立。为了巩固统治,罗马修建了通向中亚平宁地区的瓦来利亚大道,并在沿途建立了阿尔巴·富森和卡西奥利两个拉丁殖民区。

    萨姆尼特人并不甘心失败,他们企图和自己的同族卢卡尼亚人结成同盟,以巩固自己在卢卡尼亚的势力,但遭到了卢卡尼亚人的拒绝。于是,萨姆尼特人对之施行武力威胁。

    卢卡尼亚向罗马求援。公元前298年,罗马军进攻萨姆尼乌姆,占领了萨姆尼特部落联盟的中心波维阿努姆城。公元前297年,罗马军继续向萨姆尼乌姆进攻。萨姆尼特人面临着被摧毁的险境。

    为了战胜罗马人,萨姆尼特人和伊达拉里亚人、北意大利的翁布里亚人、高卢人等联合起来,共同抗敌。

    公元前295年,在翁布里亚的卡美利努姆,罗马军同萨姆尼特、高卢等联军决战。罗马人被打败。在强大的敌人面前,罗马人加强准备,号召退伍士兵、被释放的奴隶入伍参战。于是,罗马军迅速得到了扩充。

    在伊达拉里亚和翁布里亚边界上的森提努姆附近,双方发生激烈战斗,最终罗马人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次战争极其残酷,以至于战后到萨姆尼乌姆的人都不相信那里曾有人居住过。由此可见,罗马人对联军打击之猛烈。

    公元前290年,罗马又一次打败萨姆尼特人。战后,萨姆尼特人变成了罗马人的同盟者,只保留以波维阿努姆城为中心的一小块领土。罗马人宽恕了自己的对手,将其绑在自己一边,为自身实力的发展壮大增添了力量。

    至此,历经几次重大失败的罗马人的势力北至波河流域,南到卢卡尼亚北境,已经将中部意大利全部统治到自己旗下了。通过搭伙扩张,罗马人赢得了凭自身不可能赢得的战争,而且通过战争,将敌人征服,迫使其成为自己的同盟,而这又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实力。不难看出,早期的罗马人为了实现自己扩张的梦想,不仅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并且非常积极灵活,善于借助外力。这是罗马帝国后期,尤其是东罗帝帝国时期,罗马统治者们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