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缺的从来不是方法,而是行动力

    1

    毕业聚会上,老于敬酒敬到我们这桌。我同她素来交好,喝了几杯酒后,话匣子也打开了。

    老于问我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工作找好了没有。我说,一切安排妥当,就等着十月份去签劳务合同入职了。不过入职前,我想先来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

    老于听完似笑非笑地问我:“毕业旅行打算去哪里?还是去云南吗?”

    我听她话里有话,带着些许促狭,有些不好意思。

    “去云南”这三个字是带典故的。老于家在云南,高考那年同我一样考的是宁夏海南全国卷。我俩算是全班唯二的偏远地区考生,又都考进了这个人口大省,不免有些惺惺相惜,所以刚入学就格外地亲。

    每年寒暑假,我都跟老于吵嚷着要去云南找她玩,只是每回计划都往往无疾而终。就这样,“去云南”说了4年,可至今还一次没去过。

    老于干尽手中的最后一杯酒,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要

    来的话,毕业旅行是个好机会。不管你什么时候来,记得给我打个电话就行,吃喝玩乐我全包,只是这回别光说不来了。”

    2

    老于走了,留下的一席话却让我低落了好久。我开始回顾我这大学四年,类似于“去云南”这样的口头支票开得太多。

    大一那年去超市购物回来,看到操场上有人跳鬼步舞,觉得好看极了,心里想着把手上的计算机证考出来,就去社团报名。后来计算机证考完,又紧接着报了会计班,去跳舞的念头被一再搁置,直到再也想不起来。

    大三的时候看泰剧,被里面的美食和风土人情吸引,想要去那里亲身体验一番。于是拼命地写稿接兼职,一学期攒下来出去玩的钱了,但找不到有意向结伴同行的小伙伴,我自己又不敢孤身一人去挑战异国他乡,于是旅行计划再一次泡汤。

    等我工作实习的时候,一个月里有27天需要背着电脑出差。我的笔记本还是大学

    刚入学那年买的,反应迟钝,而且特别重,出差一天跑下来,背着它累得肩酸背痛。

    我从入职那天就吵嚷着要换台轻点的笔记本,但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还在出差,直到实习结束,我依然背着那台死沉的电脑,一边抱怨着,一边忍受着。

    而对待生活的热情与憧憬就是这样被一点一滴消磨殆尽的。

    3

    我特别羡慕那些想到什么就立即去做的人,他们似乎从来不会被事情牵绊住,就像我的室友珂珂一样。

    珂珂是个行动力超强的姑娘,想到什么就去做,有什么困难通通放到实践中去解决,而不是望洋兴叹,畏缩不前。

    珂珂刚入学的时候是个小胖丫,寝室的姑娘合计着一块儿减肥,查了一大堆减肥方法。什么节食、跑步、吃代餐,每种方法都有人同意有人反对。折腾了一通,最后决定一起爬楼梯,饭后半小时,从一楼到六楼,每天爬10趟。

    刚开始的几天,大家

    还爬得热火朝天,不到一周就有过半的人退下火线,觉得爬楼梯的方法不可行,要再找点别的方法。只有珂珂一个人,在大家找方法的时候,默默地坚持每天爬楼梯,一爬就是一年。

    我问珂珂为何不参与大家的讨论,珂珂说:“减肥这事儿,缺的从来都不是方法,而是行动力。在那里讨论得再多,都不如去行动。”

    珂珂大三那年去韩国追星,在这之前的一年她就开始学韩语,她说自己不想跟团,又不一定能找到同行的,干脆自己学学语言,保证日常交流就行。

    珂珂说,其实没钱、没时间、没旅伴都是给自己找借口,拖延偷懒罢了。如果真想去做,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青春这么短暂,想到什么就马上去做才是正经事,与其等在原地被未知的困难吓破胆,还不如亲临其境去接受挑战。

    而且等你真迈出第一步后,你会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我和珂珂说了好几次

    想买笔记本的事情。珂珂说,你现在有钱有闲,赶紧趁着现在买啊!我往床上一倒:“不行,款式太多,价钱不等,配置我又看不懂,纠结病犯了,等等再说吧,我那台老古董还能凑合两天。”

    珂珂一把从床上把我拽起来,对我说,再不疯狂就老了,再不下手就晚了。喜欢就去买,什么都有纠结症,这次就别等等等啦!

    蔡康永曾经写道,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好风景。

    不要让你的懒惰与拖延击垮了你的野心,等到需要用时才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想到什么就立即去做,就算有艰难险阻,咱们也走着瞧。

    这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状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