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衙门告你去

    “耿家的,你们不是想悔亲事吧?”

    耿家村的人没搭理她,不多会儿,村里的郎中从屋里出来,朝村长拱拱手:“秦家的小娘子怕是不行了,投水到现在不到三个时辰。”

    听到郎中的话,秦娘子的老娘就直接躺地上哭号撒泼,非说是耿家村的人想要反悔,故意害了她女儿。

    “你也不用这么撒泼耍横,要想知道是不是我们耿家村的人做的手脚,那就直接请了县里的大夫来看即可。再有一个,你家闺女今下午投水的事儿又不是没人看到,你哪儿的胆子觉得能瞒得过众人?”

    “她不过是想趁着女儿没断气,从我们耿家村抢一个媳妇回去。我呸,这老虔婆打的主意不错,就是选错了对象。”

    耿家村的女人们也过来围成一圈了,一个个咬牙切齿的瞪着秦家那几人,一副想要生撕了他们的架势。

    秦家这几人这会儿才觉得害怕,特别是那个秦婆子,脸皮厚得让人无语,居然直接扑过去朝着耿二娘磕头,说自己是舍不得她这么好的媳妇,还指天发誓说等二娘子嫁过去,他们家一定好好对她。

    “你说这话有点昧良心啊。你自己的女儿都不顾生死了,还指望你看重别人家的媳妇?”耿母挤进

    人群,拎着帕子斜睨秦婆子,“就凭你们家这几人想出这么个强抢的法子,也不能指望我们耿家的闺女嫁到你们家能有好日子过。”

    握着女儿手的耿婶子手指一紧,忙不迭的看向女儿。但是耿二娘头发散乱的低垂着脑袋,脸掩藏在黑暗中,愣是看不清她啥表情。

    耿婶子现在心在煎熬,换亲换亲,那也得有换的才行。

    秦家闺女眼瞅着不行了,如果再让女儿去了秦家,那她大儿子咋办?不能娶个死人媳妇回来吧。要不,把女儿留下,看能不能换一家?

    耿小娘挨着耿母站在内圈儿,一直在观察耿婶子的表情,见她神色换来换去,不用多想就知道她肯定不会同意让二娘子换到秦家去的。

    正待拉一拉她娘的衣袖,悄声说点啥,就看到耿二娘猛的抬头,一张小脸泪痕斑驳,眼底是孤注一掷的决绝:“村长,我,我跟着秦家回去。”

    什么?耿家村的人都愣了,一个个瞠目结舌的看着耿二娘,觉得她怕不是疯了?

    耿母先是眉头一皱,再看看耿婶子那张脸,她突然就明白了耿二娘的选择。

    “你可要想好,你这亲换得不对等,日后你娘家……”

    耿二娘的手被她娘紧紧拽着,指甲嵌入她皮肉里

    ,隐隐有血丝流下来。

    “换亲的人,哪里还有娘家。”耿二娘的话让所有耿家人开不了声。

    但凡对家里女儿心疼一点的,也不会拿去换亲。可想想耿二娘的哥哥,所有的话都被堵在喉咙,没人能出声。

    秦婆子一听这事儿还有反转,破涕为笑,恨不得马上拉着耿二娘就走。

    耿母上前一步,堵住他们。

    “放心,既然二娘子说不反悔,我们也不能强逆了她的意思。不过嘛,你们这都不是换亲了,该有的纳吉下聘,是不是也得办起来?二娘子是出嫁,这边还得给她准备嫁妆,不得要个十天半月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秦婆子,你,该有点成数才是。”

    秦婆子想要张嘴反驳,跟她同来的中年男人猛的拉住她:“行,照你们说的来。我们秦家也是规矩人,该给新媳妇的,不会少。”

    事已至此,耿家村没了立场拦着他们不让走。在村长的示意下,青壮们让出一条路,目送秦家人相互搀扶着一瘸一拐的离开。

    秦家人走了之后,村长看了眼耿二娘一家,很想啥都不管直接走人。但不行,不管咋说,耿二娘也是耿家的姑娘,今天这事儿于情于理他身为村长都得过问。

    男人们簇拥着村长进了耿

    二娘家院子,女眷们则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议论二娘子疯狂的举动,而小姑娘们则更好奇那个被断定活不下去的秦家女长啥样子。

    耿小娘正打算拉着燕子找机会溜进二娘子家,就听到马蹄声传来,是县衙那边来人。

    小娘见过那人,对方是衙役,据说他家离秦家不远。

    此人匆匆下马,扬声要找耿父有公务。

    耿父本来是跟村长一起在耿二娘子家里坐着,听到有人找,忙不迭的出了门。

    “主薄,出事儿了。”衙役压低了声音,拉着耿父往边儿上走,“今日有个货郎敲了县衙前的伸冤鼓,说你们耿家村抢了他媳妇,还逼死了人。”

    耿父闻言眉心一锁,下意识的朝耿二娘家看去。

    “主薄,现在大人正着人审理此事,师爷让我速来告知一声,大人可要妥当准备才是。”

    耿父眼珠子一转,拍了拍衙役的肩膀,大声道:“你来得正好,我们正打算去县衙报案呢。二壮,你先跟这位兄弟去县衙,我们随后就来。”

    说完又让人赶紧去套车,叫了耿母带人把秦家女连人带被的搬到车上送往县城,并将村里的郎中也给捎上了。

    村长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很聪明的啥都没说,只让人照着耿父

    安排的去做。

    半个时辰后,县衙前聚了一大群人,都跑来瞧热闹了。

    他们怀英县多少年没出这么热闹的事儿啦。平时最多就是东家占了西家地,张家偷了王家米,人命官司还真很少见。

    县老爷捋了捋长须,看了眼跪在堂前的人。这都快天黑了,居然还有敲鼓鸣冤的,照着本朝律法,但凡敲鼓的案子,必须得连夜审理。当然,为了避免那些百姓有事没事儿就随便敲鼓,敲鼓之人不管有冤无冤,上堂就得先挨十板子。

    那货郎的身体虽还算强壮,十板子打完他也去了半条命。

    在他挨打的时候,秦家人和耿家人,都被带到堂下,刷刷的跪了一地。

    耿父也跟着来了,就站在堂前边儿上,因着是他族人,县老爷并不叫他一同审案。

    “堂下苦主是何人。”

    “回老爷,小人,小人赵德旺,与秦家女郎英娘自幼定亲,三月前,耿家提出换亲,想抢了英娘去做他家瘸子的媳妇。英娘与我有亲事在先,自当不肯,谁知,谁知那缺德的耿家竟然要强抢人去,英娘不从,投水明志,那耿家连英娘尸体都不放过。”货郎边说边哭,状似悲伤至极。

    县令大人瞥了耿父一眼,见他冷脸看着货郎,心中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