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身边的朋友与人际圈

    很多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苦心孤诣地追求成功,却无法成功,经朋友的一分指点,就让自己突然找到了人生最正确的走向。这和我们常说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一样的。在个人修身养性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身边的朋友与人际圈,也许你的人生就会因朋友的一分指点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普京早就立下了考取克格勃的决心,等到报考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够资格。然而幸运的是,克格勃接待处的工作人员没有因为普京是一个孩子就把他三言两语打发走,而是非常耐心地告诉普京:去上大学,去学法律。这才让普京有了奋斗的方向,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克格勃之梦。

    普京在克格勃工作了15年,虽然他的能力很强,干劲十足,但他仅仅是少校军衔。以至于回到莫斯科之后,他连自己的房

    子都没有,只好与父母挤在一个小公寓内。并且,他没有特别的工作安排,只能回到原来的学校任职,开始教书着作的生活。这对于有远大理想的普京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就在他的人生陷入低谷的时候,他在这里遇到了叶利钦政权的竞争者——索布恰克,这个堪称他生命中贵人的老师。

    其实,早在普京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就认识了索布恰克。当时索布恰克还未从政,主要研究法律、经济等方面。后来,普京大学毕业,他的毕业论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就是索布恰克审查的。索布恰克对他的论文给出了“优”,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学生。

    一别十多年,当普京再次与索布恰克碰面时,身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时索布恰克需要一个助手,他的选择有很多。但因为与普京相识,又了解普京的能力,

    因此他才说:“我需要一个帮手,说实话,我不愿去参加招待会,我不知道那里是什么人……”普京立刻说:“我愿意为你效劳。”只不过,普京当时的身份与克格勃脱不开关系,显然这对索布恰克的政治不利,但他考虑之后还是决定:“好吧,克格勃就克格勃吧。”

    就这样,普京从一个克格勃的后勤人员成了大政治家索布恰克的助手。而普京出色的组织能力以及与各种人打交道的技能也展现得淋漓尽致,索布恰克因此对他信任有加。在很多时候,索布恰克不会去看普京做出的政治决定,而是给他一些签了自己名字的纸,任由普京去指挥与计划。对于普京,他只有一句话:“你看着办吧。”

    当时索布恰克的政治方向是苏维埃政权,他在苏维埃政权内的反对者们很快就发现了普京的真实身份,说索布恰克的助手是一

    个克格勃人员,应该从苏维埃踢出去。索布恰克却表现得很坚定,说:“首先,普京不是‘克格勃的人’,他就是我的学生;其次,普京所从事的对外情报工作,是有利于国家的,他为此没什么可感觉到羞愧的。”

    虽然索布恰克很强硬,但他身边的人不会放过普京,不断寻找与普京有关的问题来打击他。所以在经历了很多“事故”之后,索布恰克向普京提议,脱离克格勃。当然,普京对于这件事已经提心吊胆了很长时间,作为克格勃,他要服从的是****局,而作为政府官员,他则要服从索布恰克。所以,普京很快写了一份退出克格勃的声明。为了得到允许,索布恰克亲自给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打了电话,并与列宁格勒市克格勃主席通电话。很快,普京的退出得到批准,普京正式离开克格勃,成了一名真正

    的政治家。

    对此,普京当时显然也感到难过。他后来回忆这段过往的时候说:“当时很可怕,感觉生活就这样‘咔嚓’一声断裂了,要知道,此前我没有能够准确预见国家所发生的一切的深远性……当然,这段时期异常困难;不过还好,选择已经做出。”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普京才在后来的岁月中走到叶利钦身边,才真正有机会成为改写俄罗斯未来的、有资格的政治家。

    普京从小就立下壮志,但他不是圣人,不可能预见未来。只不过,他遇到了索布恰克,虽然他也做过不正确的选择,但是因为有了索布恰克的指点,一切都轻松化解。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之中遇到机会并牢牢抓住,便是一次成就自我的最佳选择。这也再次印证,能够把握贵人的有效指点,将让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