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四面树敌,朋友越多越幸运

    诗人鲁达基说:“一个敌人不为少,不增为好;千个朋友不为多,应再多交。”这充分说明,人生活在社会当中,朋友多了路才会好走,而仇人多了则会让你寸步难行。好的朋友不但能让你的生活增加色彩,更可以在你事业处于彷徨时,伸出可信赖的援手。因此,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应该时时刻刻留意身边可以停驻的朋友,让朋友越多越好;而不是逞一时的口舌之快,或者求暂时的胜负较量,从而四面树敌。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在年轻的时候,与另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威廉·佩恩因为政见不同而结怨。有一次,两个人因意见不合而****,甚至动起手来。强壮的佩恩将***打倒在地。当时,***带了一些卫兵,可他并没有命令卫兵为他报仇,而是站起身离开了。第二天,佩恩收到了***的挑战书,请他到一家酒馆来为昨天的争端做一个了结。因为***当时还是一名军人,所以佩恩以为自己难

    逃此劫。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所谓的“挑战”,不过是***主动向佩恩道了歉,并希望二人未来可以成为要好的朋友。佩恩深受感动,认为***是一位高尚而伟大的人,并愿意做他永远的追随者。可见,对于一个志存高远的人来说,广交朋友远比四面树敌划算得多。

    很多人认为普京是个传奇,因为他没有优越的家世背景,也没有雄厚的财富支撑,可是短短几年内,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坐到了俄罗斯总统的宝座上。当普京被叶利钦推**前的时候,甚至有人嗤之以鼻,将其称为“不知是什么的先生”。可就是这位“不知是什么的先生”最终入主克里姆林宫,成了俄罗斯的主宰者。

    其实,普京的这一切,都来自于朋友的鼎力相助,没有朋友,他不可能走到今天。回看普京的过去,在索布恰克下台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处于失业状态的。因为他的克格勃身份以及他为索布恰克工作的经历,都让政治家们有所忌

    惮。但是,不久之后,普京被召进了总统办公厅,成为叶利钦手下的人。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对普京来说,这只不过是朋友的一个推荐而已。他的这位朋友,就是当时克里姆林宫的“大管家”,叶利钦身边的大红人——亚历山大·博罗金。

    在俄罗斯,几乎人人都知道,叶利钦的身后站着博罗金这位大管家,他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的官职与权力,但却因为深得叶利钦的信任,几乎可以撼动整个俄罗斯。所以,政治圈内,包括俄罗斯的寡头们,都非常清楚博罗金在叶利钦家族权势圈内的地位。

    普京在圣彼得堡工作的时候,偶然结识了博罗金。普京的果敢与睿智深得博罗金的欣赏,同时,普京也保留下了博罗金这个无所不通的人脉,所以他虽然当时为索布恰克工作,但长时间以来,一直与叶利钦身边的这位大管家保持着朋友关系。

    当索布恰克下台,普京无所事事的时候,博罗金果然就成了帮助他晋升到总统办公厅的

    贵人,博罗金向叶利钦强烈推荐了普京。

    事实证明,普京的能力不容置疑。从他1996年进入到叶利钦总统办公厅之后,便把所有的事都做得很出色,这都为普京日后成为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博罗金也成了普京总统手边最堪重用的人。当普京提出打击金融寡头的时候,发出命令并实施的人就是博罗金。为此,博罗金引起了俄罗斯所有寡头的不满,他们甚至联名要求普京将博罗金逐出克里姆林宫。但普京却说:“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并没有太多的公众不喜欢博罗金,我并不将这个视为解雇某个人的理由,我迄今为止仍非常满意他的工作,我将依赖我自己的看法,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应其担任的职位,因为那才是关系重大的事情。”这便是普京与博罗金之间友谊的见证,他们用友谊见证了对方日后的成功。

    普京进入总统办公厅后,便在博罗金的引荐下,与当时的总统办公厅主任瓦连京·尤马舍夫相识,并且成为了

    好朋友。而尤马舍夫与叶利钦的女儿塔季扬娜·季亚琴柯的关系非常好,很快,通过这些人,普京进入了叶利钦的朋友圈,并与叶利钦建立了非常牢固的信任关系。

    1999年,博罗金再次出手帮助普京,他在俄罗斯总统选举的当口,亲自组合了一个团结选举集团,这让当时参加竞选的卢日科夫和普贤里马科夫所组成的“祖国-全俄罗斯”的组合受到了直接打击,并最终在竞选中落败。

    普京也许不会想到,自己当初只是与博罗金保持了朋友的关系,但正是在他的作用下,自己才得到了走向俄罗最高权力巅峰的机会。但这就是事实,一个优秀的人,如果可以有一定的外力的帮助,其向上的机会就会远远高于他人。而如果在关键时刻,有一个落井下石的人,那么,这条成功之路恐怕又要难走若干倍。

    可见,善于结交朋友,并与朋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远比四面树敌,让自己一枝独秀要好得多,这个道理在任何时候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