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浩浩荡荡
钟会是个牛人,也是个不甘为下的人,自小聪明过人,比东吴诸葛恪还要厉害,诸葛恪的聪明是外露的,钟会的聪明却是内敛的。诸葛恪胸有大志,钟会腹有良谋。
钟会在公司一直以谋略为司马昭赏识,如今要独当一面,去吞并蜀汉公司,这么一笔大生意,不说司马昭没有做过,就是他爸司马懿也没有染指过。
在吞并蜀汉的公司会上,只有钟会一人同意,不派钟会又能派谁?但钟会的才能又那么高,万一吞并蜀汉后搞独立,司马昭能否控制住钟会呢?答案是能!
司马昭虽是曹魏公司的最高级的打工仔,其实他行使的是老板权力,司马昭严格意义上就是曹魏的幕后老板,凡是老板必须有识人之鉴,如果不会识人、不会用人,那么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老板。
司马昭在解决公司一系列问题上,具有老板的所有潜力,他也自信能做一名像曹操一样的总经理式的老板!
他有这种思想和能力,曹魏公司的一切似乎是孙悟空,而他便是如来佛,什么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事业走到今天,司马昭是成功的,然而成功的男人背后也必有一个聪明的女人,这一点司马昭也和他爸一样,条件完全符合,司马昭的老婆是王肃的女儿,也是曹魏前董事王朗的孙女。王朗王肃父子二人皆是曹魏公司的大学问家,这样家庭出来的子女,如果不聪明只能说明子女不是亲生的,而是抱养的。
司马昭夫人是如假包换的王氏血统,未成年时便能像《红楼梦》里王熙凤一样管理王家了,爷爷王朗是极喜欢这个孙女,说道:"能兴隆我家族的,必是这个孙女,只可惜她不是个男孩。"
其长大后嫁给了司马昭,果然应了她爷爷的话,只是没兴隆娘家,倒先把夫家生意和产业弄得更大了。
这位司马夫人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和青春,在为司马家繁衍生息的同时,也常常给老公提提建议和看法。
在钟会问题上,她曾私下对老公说:"钟会这个人见利忘义,容易生事,宠爱过度会出乱子,不能让他独自担起大任务。"
司马昭完全同意老婆的看法,可是吞并蜀汉不重用钟会,又怎么能完成这项历史性的工作呢?
钟会固然是一头桀傲不驯的烈马,但司马昭却握有铁锤和尖刀
的,司马昭有足够的信心驾驭钟会,这在他和心腹邵悌的谈话中可以看出。
邵悌和总经理私聊,邵哥说:"如今让钟会带十几万人去吞并蜀汉,这个老光棍无牵无挂,孑然一身,我觉的不妥,应该派其他人更合适。"
钟会家的事
古代高管们做这类大外业,会把家属和子女留在总部,表象是出门带家属实乃累赘,实则是自安和赢取公司信任。万一你有什么歪动作,家属便是人质。
钟会一个公司二代,要钱有钱,要文化有文化,老婆却不娶一个,无儿无女,这种人就是个另类,在当时很少见,既便如今也不多,那他为何选择单身呢?
想知道答案,还是了解一下他的出身。
钟会父亲叫钟繇,老钟直到七十多岁时才生下小钟,其父子相差年龄直接跨过了儿孙,差不多是曾祖和曾孙的差距,钟会也算老天奖励给钟繇的最后礼物了。这份礼物历经了一番磨难,差一点钟繇没有收上。
钟会的母亲张氏,年少时父母双亡,后来去了钟繇家打工当保姆,由于品行端正、言谈举止深受钟家上下人等称道,这么个好女子,就被老钟瞄上了,一树梨花压海棠,也就怀上了钟会。张氏从此就摆脱了打工的命运!
钟家是个大户人家,老钟娶三妻四妾符合潮流,当时老钟正宠爱一个姓孙的女人,这个女人娘家条件好,老钟正房夫人已去世,于是孙夫人便代理老钟的"后宫",孙夫人有口辩,能把活的说成死的,死的说成活的,她见张氏贤惠,心生嫉妒,不过女人吗?总希望自己老公爱她一个人。但男人却是"恨不得天下美女供片时之趣兴",男人是无法理解女人的妒忌心,总希望自己的女人能理解自己博爱的胸怀,最好能像《红楼梦》里邢夫人那样,为自己老公物色美女。
孙夫人显然不是邢夫人,她没有那么大肚量,她觉得谁抢走自己老公,就得受惩罚,于是想到用毒药摆平张氏。张氏就这么吃了孙氏送来的有毒食物,吃下肚后,却也没撂倒,只是肠胃翻江倒海,上吐下泻,昏昏沉沉了几天。
服侍张氏的丫鬟说:"夫人,出了这么大的事,应该向老爷汇报啊!"
张氏却说:"正偏房相害,破国亡家之道,假如老爷相信我,但谁能做证呢?而且孙夫人在下毒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对策,事情都
是她一手导演,我是被动的,是解释不清的,我以生病不见他们就是了!"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果然孙氏对老钟哭着说:"我听说她怀孕了,想让她生个儿子,所以配了附生儿子的药方,不料她上吐下泻的,反而有人疑心说我用毒药害她!"
老钟看着孙氏哭得梨花带雨,娇艳异常,说道:"好了好了,想生儿子是好事,但把药放在吃的东西里,不符合常理啊!"
老钟说完,也觉得事有蹊跷,于是犯起了自己职业病(老钟曾做过公司法律顾问),审问起家中佣人和保姆,查出孙氏实乃居心不良,蓄意谋害张氏,如此恶毒之行为,实是恐怖分子一枚,于是遣送孙氏。老钟处理罢孙氏,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好奇心,便问张氏为何不言语自明,张氏把自己的想法又说了一遍,老钟大吃一惊,没想到张氏这般沉稳有度,有如此贤妻,必生佳儿!
钟老七十六岁那年,老树逢春再发枝,张氏果然生了一个男胎,老钟希望这个儿子什么都会,取名钟会。
钟会别的本事还没学会时,会说话的本领异乎常人,有一次老板召见高管钟繇,顺便让老钟带上两个宝贝儿子钟毓、钟会一起过来,两个宝贝儿子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去见老板,到了总部办公室,看到那张似乎全世界都欠他钱的板脸,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紧张了。
老板见钟毓满脸是汗,于是问他:"钟毓,今天天不热,你为何满脸出汗?"钟毓回答道:"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老板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道:"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两个孩子回答完毕,老板那幅板脸就像爆出的玉米花,大笑起来!对老钟说:"姜是老的辣,茶是嫩的香,老来得的儿子果然牛啊!"
这一段钟会兄弟见老板出自《世说新语》,说他们见的该老板是曹丕,其实有误,钟会出生在公元225年,老板曹丕在公元226年就驾鹤了,钟会再神童,一岁也不可能说出这种话,如果老板是曹丕儿子曹睿也不符,史书载:钟毓年十四为散骑常侍,机捷谈笑,有父风,曹睿老板上台之初,便向老板提过重要建议,如果钟毓对着老熟人还吓得汗流满面,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世说新语》这则故事时间上是不符合的,也许钟毓见到的
是曹操,而钟会遇的是曹睿,反正二位都在小时候见过老板,于是就这么一阵去了。
钟会六岁时,钟繇八十岁,寿终了,儿子的未来父亲不知道,其实不知道是对老钟最好的安慰!钟会的出生经历应该对钟会的个人情感有很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钟兄的独身主义。
心理学家分析,凡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对孩子将来择偶都有很大影响!而钟会作为一个在家庭宫庭剧斗中差点失去生命的主角,又年少失怙,长大后还得处理与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纷繁复杂的关系,这让钟会对组建家庭的排斥超乎想象,也许他要学习他父亲老来得子?还是学习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总之一个将近不惑之年,事业有成的人不娶妻室,养哥哥的儿子,做自己子嗣的举动的确让人看不透。
这种人不仅邵悌不放心,公司其他人也是不放心的。如果真的除去自身生理问题外的因素,钟会不成家的做法让人看不懂,更看不懂的是男人四大不良爱好"吃喝嫖赌",钟会一样不沾,这种极聪明又无不良嗜好,难道会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野心吗?
然而不管是钟会的个人问题,还是钟会个人的想法,最终都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邵悌的疑问正是公司广大员工的疑惑!
司马昭为了展示一下我为什么能担任总经理,决定对着邵悌解开这道众人不解的方程。
司马昭笑着说:"我难道不知道,蜀汉数次骚扰,已经人财溃乏,公司岌岌可危,我今吞并,如翻云覆雨,公司内部皆言不能吞并,那些人胆怯不能用,只有钟会说这笔生意能做,钟会有胆有谋,又与我想法相同,所以派他去,蜀汉这次必能拿下。"
司马昭又说:"你们所担心的是钟会拿下蜀汉后,因无家庭牵拌,会生作恶自立门户之念。这一点大可放心,蜀公司瓦解后,蜀人丧胆,必不会为他所用。而我们公司去的人,都想着胜利后,急急回家和家人团聚,又想着回来领赏金,哪有心思和钟会再单干。"
"所以他光不光棍,留不留人质关系不大,你不用担心,但也希望你不要把我说的话传出去,切不可走漏消息。"
邵悌听完,说道:"总经理高见,属下明白。此事关系公司将来,我一定保密。"
司马昭果然站
的高看的远,任凭你钟会摈弃一切爱好,成全某一个不为人知的特殊爱好,也只是徒劳无用;当然既便钟会装出一副声色狗马的样子,也仅仅是白费心机耳!
其实派卫瓘出发,正是司马昭几手准备的高明之处。
事后证明,钟会、邓艾只是司马家上位的另两块垫脚石而已!
兼吞蜀汉2
钟会带着十多万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姜维的担心现实中出现了。既然对方动真格,蜀汉也得应付,总部于是派廖化带人先去增援姜维,又命张翼、董厥在外围协助各分公司抵抗外寇进入。
刘禅依然很乐观,他也许认为钟会可能是曹爽。兴势一战,曹爽想并购弄的丢盔弃甲,差点回不了家,钟会这次也不会捞到什么好果子,用不了多久,钟会只会钟情于开会,研究如何撤退。
为了给蜀汉公司上下员工鼓劲打气,刘禅决定将蜀汉景耀6年改为炎兴元年。因大汉公司老板姓刘,公司五行属火德,刘禅为了公司火力更大,后劲更足,用两个火来猛猛地兴隆一下蜀汉公司,刘禅却也不考虑火力太大、烧的太快就化为焦土了,而曹魏可是五行属土的,还有老刘丝毫没考虑到司马昭儿子叫司马炎,你这炎兴到底是啥意思?
刘禅下发公司命令:坚守不要主动出击!
刘禅的意思是以逸待劳!这个在老板位子上坐了四十年的人,外业一直下放总经理的人,如今却喜欢上自己发布命令,这种行为很反常,反常可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刘禅发布的命令不过是姜维在兴势之后,根据公司形势,重新发布了一项公司重大改革措施,并无新意!
以前刘备诸葛亮时代是在秦岭布防,指导思想是"无汉中则无蜀",尽量把曹魏人堵在秦岭山中,既便先头部队进入汉中,也会因粮草溃乏而撤退,但兴势之后,蜀汉大败曹爽,曹爽只是两个肩膀夹个头跑出包围圈,其他粮食、武器、衣甲等物资顾不上携带,全留给蜀汉了,蜀汉公司也借机发了一下战争财。于是姜维就重新制定了一个策略,其实这种策略也是蜀汉公司外业搞不上来的一种歪招,其意思是纵敌深入,让敌方轻松突破秦岭,如此敌方必带大量物资进入汉中,我方几面合围痛击敌人,关门打狗,让公司的汉中地区成为敌人入侵后的大坟场,敌人亡了,大量物资和设备也就留给自己的公司了,所以只要对方入侵,就是一笔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