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利益
刘丞见领导带了这么多人过来给自己仗胆,于是命人将滕胤家门撞开,如水的人马冲了进去!
杀光所有人,包括滕胤,灭胤三族!
孙綝灭了滕胤后,便急急让老板大赦公司,向整个公司告之滕胤已灭,除滕胤、吕据外,其他的人不追究刑事责任。
吕据的人马听说滕胤死了,又得知文钦、刘纂、唐咨三人带人马杀过来,原本依靠的心顿时无注,公司如今又大赦,人心忐忑,跟着吕据一个人去对抗老板在手的孙綝变得毫无胜算,大家四散奔逃,吕据手下的逃的只剩了几个亲信相随,亲信向吕据建议:"领导,事已至此,要不逃奔曹魏吧?"
吕据倒是条汉子,留了句遗言:"我耻为叛臣。"拔剑自杀。
果然是个忠诚有信仰的人!
曹魏的司马昭还准备接招,和东吴大干一场呢,没想到东吴内部先互相残杀了!
真是自己算的再好,不如别人说一句拉倒!
文钦提出的北伐计划就这么因东吴公司内部暴力斗殴而流产了!
三个短篇
滕胤、吕据死了,再没有人敢反对孙綝当公司总经理了,孙兄如愿换了身高配的马甲!
"上个台弄的如此血雨腥风,好像一切在梦中。"孙綝心想。
通过雷厉风行地铲除异己,孙綝的位子一下就坐稳了。
孙綝占了位子,杀了两个高管,别的还没学会,摆总经理架子、耍大牌先学会了,手下那些谄谀之徒见孙綝喜欢听好听的话,一个个拼命地给他吹风,孙綝就像一枚氢气球,飘飘然了。史书上说他"负贵倨傲,多行无礼。"
骄傲的孙綝其实更像一只昂首挺胸、目中无物的公鸡,这也让他的堂兄孙宪看到他很火大。
孙宪曾经帮助孙峻诛杀诸葛恪时立下功劳,孙峻一直对孙宪不错,待遇、工资、职务都提升了。这一次在对吕据作乱上,又立功了,按理孙綝应该继续嘉奖孙宪。
孙綝心想:"股份奖金已经不少了,再嘉奖比自己待遇还高了,天底下哪有只涨不跌的生意!"孙綝不仅不嘉奖孙宪,还冷落他,一副做生意爱买不买、爱理不理的样子。
人很多时候都是活给别人看,谚语叫黄柏做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人在事业和对物质的追求上和兔子相似-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一点古人叫气,酒色财气,人之四忌,少量的气
可以激发人的上进心,如果气积的太多了不仅会伤身,更会送命。孙宪如果能抱着平常心看待,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我想事情也不会像后来发展的那么不可挽回。
人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随着收入的增加,他的消费和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人常说:"有钱谁不知道花。"孙宪也许在孙峻提高待遇后,花钱也变得比过去更大手大脚了,比如换个大房子,结交更多朋友,多娶几房老婆,增加佣人雇工比例。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己收入上涨的基础上。
以前孙峻当总经理,还经常上门赏些东西给孙宪,单位有活也让孙宪承包干干,挣点额外收入。孙綝上台后,孙綝开始用自己亲信的马仔,公司活轮不到孙宪,孙宪只能到一边乘凉,看别人挣大钱。活轮不到自己也就算了,孙綝好像忘了自己的这个哥哥,连孙宪家门都不光顾了,孙宪收入锐减,钱包怎么也鼓不起来,生活不如以前好过了,他想到孙綝大权独揽,任情咨意,从不需节俭,孙宪的心态更不平衡了。孙宪心想:"这家伙也没什么资历,只是堂兄临终前胡乱委派的产物,论能力和我也是半斤八两,如今还狂妄自大,这种人眼里根本没有我这个兄弟。"于是他想到用极端方式报复孙綝!
孙宪想到了朋友王惇,一个公司中层,也是新总经理上台后的利益损失者,二人合计,谋杀孙綝,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孙綝耳目众多,又掌握公司安防大权,很快发现了他们的秘密,为了让秘密成为永恒,孙綝先下手砍了王惇,孙家兄弟不便用刀,只是给孙宪送了包毒药。
利益面前没有兄弟情,东吴公司老板孙权开了个坏头,他杀儿子没商量,弄得家族内部问题处理不用嘴,一直用刀剑、毒药说话。
孙宪死了,孙家的另一个兄弟孙壹颤抖了,孙壹是滕胤、吕据的舅哥,弟弟孙封曾是滕吕二人同党,滕胤、吕据死后,孙封也自裁了,幸亏当时孙壹在夏口当经理,如果在总部,人头也落地成西瓜了!你想孙壹能不紧张吗?
孙綝知道什么叫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他废话不多说,在杀掉孙宪后,趁着孙壹头脑发懵时刻,直接派朱异去偷袭孙壹,其实孙壹在兄弟死训传来后,是一阵大哭,哭后
脑子迅速清醒,他意识到孙綝的屠刀很快会指向自己,为此他做好两手准备,一是你如果不来打我,我先赖在这儿。二是如果你动真格,我不能站着让你砍,只能溜,船早已备好了,过了长江便是曹魏公司。
既然你们要砍我,我只能告别生我养我的东吴了,孙壹家属也来不及带了,只带着手下一千多人乘船跑到曹魏了。
司马昭听闻孙壹来了,是极高兴,自曹魏公司成立三十多年来,就没有其他公司老板家族的人来投奔,如今紫气东来,东吴开了个好头,或许是我司马昭治理公司有方?还是父兄在天之灵保佑?这份厚礼我收定了。于是对孙壹兄加官晋爵,史书上记载:诏拜壹车骑将军,交州牧,封吴侯,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大将军是司马昭、吴侯显然有孙壹取代东吴的意思,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董事待遇,可自行招聘手下。当时三家公司对降人待遇都很高,目的就是想多挖对方人才瓦解对方公司,君不见曹魏郭循一个中层,去了蜀汉摇身一变成了公司高层。而刘备时代黄权被迫降魏,也是高官厚禄供着。
三家公司执政者都知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八方俊乂都入我彀中,一统天下又有何难哉!
这种高待遇让壹哥喜出望外,惊喜不足为奇,高兴的哭起来才是真的高兴,曹魏听说壹哥来的匆忙,没带家属,为了让壹哥从此乐不思吴。
司马昭特意私下召见孙壹:"孙兄,听说你没有带家属过来?"
孙壹说:"是的,领导。"
司马昭说:"大丈夫岂能无妻啊!要不,我给你说门亲?"
孙壹说:"属下一个降人,能活着也是感谢公司不杀之恩,而且待遇如此之高,在下不敢得陇望蜀。"说完,也不敢正视司马昭了。
司马昭说:"既然来我曹魏,我们便是一家人了,其他话也不必多说了,你也不必谦让,我已经安排好了,将前老板曹芳的内人邢氏许配你,莫要推辞。"
孙壹无意得了这门好亲,喜从天降啊,但又不敢在总经理面前大喜,说:"既然领导如此赏识,属下恭敬不如从命了。"
邢氏美艳,壹哥真的哭了,不虚此行,虽然老家的老婆孩子生死未卜,但如今只能重打锣鼓重开台,原来自己的人生才开始啊!壹哥高兴不到三年,邢夫人美丽妒忌,
一直怀疑壹哥和家中女佣有染,经常毒打女佣,女佣受不了虐待,只能抗争,某个夜晚,杀了壹哥和他老婆。
更多的肉食,意味着更多的蛀虫。
更多的拥有,意味着更多的担忧。
更多的妻子,意味着更多的巫术。
更多的女仆,意味着更多的淫邪。
更多的男佣,意味着更多的抢劫。 孙綝杀掉了吕据,滕胤、孙宪,赶跑了孙壹,这一切,老板孙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公司的两任总经理已经不得好死了,今见孙綝又如此骄横跋扈,肆意妄为,似乎铁下心来以两任为模板,循踪追迹,为了让公司总经理职业变的安全,孙亮不得不考虑收权的问题了。
公元257年夏天,15岁的孙亮开始亲政,上班的时间过的很快,孙亮却很无聊,下班后曾问左右人等:"当年我父亲下发公司文件,是亲自过目内容后,再签名,如今总经理下发文件,我只负责签名,而文件内容却不让我过目,这是为什么?"左右人无法回答,也不敢回答,只是隐隐感觉老板对孙綝吃独食不满了。
而孙綝的意思是:孙亮的亲政不过是坐在老板交椅上,把"同意、批准"等字写的更具有书法价值。
可见孙亮收权之路何其难也!
孙亮考虑到未来的风险,便先着手于自身安保,他亲选了三千多15到18岁的未成年男孩进入总部,让公司高管年少有勇力的儿子每天训练他们,美其名曰:"我和他们一起成长"。
孙亮暂时也没有有效方法去抑制孙綝,只能先从安保上做点文章。孙綝对孙亮办公楼内练兵也很反感,可是也不好去阻止!
孙亮这个孩子很聪明,曾有一次吃梅,嫌梅酸想沾着蜂蜜吃,于是命身边一个中人去库房取蜂蜜,取来后,孙亮发现蜜罐里有一颗老鼠屎,恶心的也吃不下了,便叫人把库房保管叫过来,问这个老鼠屎是咋回事?保管一看,吓的话也不敢说,只知道磕头。孙亮觉得事出蹊跷,必须得断出个子丑寅卯来,如若不然,将来老鼠屎会搓成大米粒的。
于是问保管:"中人是不是找你索要过蜂蜜?"
过去在没有大规模养殖蜜蜂时代,蜂蜜也是极贵重的食物,诸位可记得当年袁术兄就喜欢喝蜂蜜饮料,袁兄公司快倒闭时,大米饭都没得吃,吃起猪糠来,糠糙难以下咽,锦衣玉食的他想喝杯蜜水,润润喉。而手下服务员告之没
有蜜水,只有血水,袁术兄气的吐血而亡。
蜂蜜如此不好弄,保管自然不会轻易给那个人妖吃。保管如实回答:"要过,我没给他。"孙亮脑子一亮,便对中人说:"一定是你栽赃陷害保管!"
中人见无凭无据,当然不会承认。说:"老板冤枉啊。"
孙亮命人将老鼠屎剥开,内燥外湿,对左右大笑道:"老鼠屎在蜂蜜罐中时间浸的很长的话,一定内外全湿,如今外湿里面干燥,显然是才放进去的,哈哈哈哈!"
中人赖一赖不掉了,只好供诉自己犯罪经过,左右人等对这个十来岁的老板纷纷竖大拇指点赞。
孙亮聪明,但孙綝也不是傻瓜蛋,面对老板想掌权和总部内练兵,孙綝是凉风习习,交权有危险,执权需谨慎,不过对面站着的是个毛头小子,又不是成年人,孙綝决定赌一把。
人的一生一直在做选择题,很多时候只是A和B两个答案可供选择,成功失败各占一半,所以古代这些政治人物都喜欢做这种简单的选择题!这类选择题其实就是判断题,谁对了谁掌权,谁错了谁一边凉快去,这种看似简单,却很需要谋略智商,因为双方虽是一对一的考试,其实也是两个团队,而正确答案总是没有标准,往往是谁的团队力量大,谁拳头更硬!
正当东吴老板和总经理准备来一场暗中做题时,一封来自曹魏的书信打断了这一切!
曹魏扬州大区经理诸葛诞派人送来一封求降信,顺便将儿子诸葛靓一并拉过来做人质,求救东吴公司。
缘由
诸葛诞这个曹魏大区经理当的好好的,为何背叛呢?这是什么原因呢?
史书上说诸葛诞和夏侯玄,邓飏等人关系好,曹睿老板时代,他们一共十五人组建了一个辩论团队,人称四聪八达三豫,这些人经常窝在一起海侃,类同某些信教的人搞不定期聚会,他们侃的主题不是你家长他家短,你家钱多他家钱少,你小蜜漂亮他小蜜少。他们侃的就是前文提到的《道德经》、《庄子》和《易经》,因每个人都有自己读过后的心得,聚在一起就是分享心得,由于他们在一起不谈如何治理公司,不谈为老板员工谋福利,只谈宇宙、人心等,曹睿老板不喜欢这些浮夸不着边、吃公司饭不干公司活,还极有可能成立公司小山头的家伙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