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动手
自秦始皇开大秦公司当上老板后,二千多年了,有多少年员工们过的是太平安稳的日子呢?更多是在磕磕碰碰的生活着。秦公司公元前221年统一,到正式关门于公元前202年,公司寿命19年,然在公元前209年秦公司就乱成一锅粥了,如此满打满算12年太平日子,其间还北击匈奴、南吞桂越,如果细算,秦公司人就没太平过,差不多年年都在打架。西汉公司自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二百一十几年,刘邦灭异姓诸侯、刘启平定自家人,刘彻既打外国人,又打自己人,一直没消停,西汉也是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磨刀霍霍的,王莽开了几年太平公司,不久又乱了,东汉公司开业于公元25年,公元220年彻底倒闭,刘秀前十几年还是东征西伐的,东汉老板们和外族小纠纷一直存在,东汉就没过多少年是真正太平的,公元184年黄巾揭竿,然后中国大地便是个乱世,至公元589年隋灭了陈公司,这四百多年,除了西晋过了二十年稍微有点安稳的日子,三百八十年就是在打斗中生活,隋公司自公元611年到唐公司公元628年,这十七年一直乱的,公元755年,安禄山"渔阳鼙鼓动地来"后,藩镇之祸和黄巢起义把唐朝折磨而死,随后的五代十国也是中国最灰暗时期,直到公元979年北宋统一,这二百二十多年乱的够呛。北宋前期和契丹磨擦不断,中期和西夏,临关门前两年一直和金斗架,最后在公元1127年被金人撵到杭州开南宋公司,南宋主战上台就打,主和上台就消停,一直和金人玩打架、求和游戏,折腾了一百多年,蒙古人公元1234年吞并了金公司,南宋梦想过好日子,哪知死了狼,来了虎,蒙古人公司做大了,公元1279年南宋公司也逃不掉关门的宿命。蒙古人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干掉西夏,打到欧洲,灭了南宋,三次东征日本,公元1351年,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元公司慢慢就萎了,到朱元璋1381年灭北元,三十年一直打。后来朱棣又南征北战打外国人,后继老板动作不大,明朝员工不打架日子好像是历代公司最长的,满清入关后,一直和汉人打架,直到康熙后期无大战事,到1840年外国人打进来,至1911年公司关门,中国封建二千多年,战事一直不断
有人说战争是和平另一种表现形式
,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和平更长久,希望如此吧,愿人类将来生活远离战争!
上面简单地叙述一下古代公司打架武斗情况。
姜维走了,司马昭放心了,总经理位子终于在屁股的长时间亲密接触下,捂的有点热了!
蜀汉暂停打曹魏,可是东吴公司又耐不住寂寞了,他们想到了对曹魏展开行动,这次行动是曹魏叛投东吴的文钦提出来的,文钦投奔新老板,好吃好喝招待,寸攻未立,时间长了也觉得过意不去,人么,总得证明点什么,何况文钦这种武力值比较高的人。如果我们说文钦是曹魏的叛徒,文钦绝对不背这个锅,文钦所做的一切是反对司马家,而不是曹魏公司,和《三国演义》里关羽"投汉不投曹"唱的内容差不多,可改作"反司马不反魏,"如今失败投了东吴,我想他内心深处依然只是反对司马昭的,假如司马家失势了,曹髦掌权了,文钦可能还有回家的想法,如今的文钦就像一个报公司无门的青年,委屈地呆在异乡其他公
只吃饭不干活,对于文钦这种武人就是一种折磨,于是他劝孙峻总经理讨伐曹魏,讨伐曹魏就是讨伐司马昭,有文钦这个恨不得剐了司马家的导游带路,孙峻觉得方案可行。
孙峻上任这么长时间了,东吴公司高管一直对他当总经理不太满意,大家认为孙峻当领导是沾了老板家族基因的光,实乃任人为亲的产物,虽在毋丘俭谋反曹魏时,浑水摸鱼弄了些员工,公司高管也没有因他弄了些业绩尊崇他,孙峻依然是孙峻,他依然不是东吴的"孙悟空"。
而早前灭了霸道总裁诸葛恪,但诸葛恪的死在公司人眼里是他自找的,有天要亡他的意思,和孙峻的剑法没有任何关系。杀诸葛恪第二年,公司有个叫桓虑的人谋杀孙峻,重立老板,其谋杀孙峻的的理由是:"孙峻杀了诸葛恪,当起总经理后,不去考虑公司外业,竟然以杀立威,用剑乱砍自己员工,弄的公司员工很讨厌。"桓虑谋杀未遂,反被孙峻所杀。
其实更让人讨厌的是,孙峻不仅管不住手中的剑,还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那支剑,和老板的女佣乱搞男女关系、还和孙权的大女儿、自己的堂姑,孀居的孙鲁班乱伦。都说权力是春药,孙峻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二者的必然联系。
文钦投奔的那
一年,吴公司孙仪、张怡、林恂三人再次合谋,准备扫除孙峻,也没有成功,孙峻干掉三人后,顺便又砍了几十人,孙权小女儿孙鲁育因受孙鲁班谗言,被归为孙仪同党,也被孙峻杀掉,孙权的两个女儿牝鸡司晨,互相对啄,下场都不好,孙鲁班的未来后续会报道。
孙峻杀罢这些人后,他也像老板孙权筑东兴一样,玩起了土木工程,大修大建与曹魏交界处的广陵,费用太大,公司收入大部分都花在这项工程上,孙峻好像也没有承包工程吃回扣的意思,反正就是拼命地往这项工程上砸钱,公司上下敢怒不敢言,只有滕胤同志去劝孙总经理,应该停工,孙峻不听,结果是这项工程花了很多钱,最后还烂尾了。
整个工程比杀诸葛恪还难!
杀人是分分钟的事,而做工程可是持久战,资金不到位、技术不允许、天公不作美都可能将工程搁浅,这一次应该是技术有难度和资金有限。
没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证书的孙峻想到了自己原来是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的,经历了两次生死考验后,他觉得再不做点大事自己早晚得不明不白死去,此时文钦劝说讨伐曹魏正合心意,他命文钦伙同公司高管吕据、刘纂、朱异、唐咨等人从淮水、泗水这边出发、进攻曹魏青州、徐州分公司。
以往东吴都是瞄准新城、寿春,去吞曹魏扬州,但效果不佳,孙峻决定不走寻常路碰碰运气。
孙峻在石头城为各位出征高管饯行,举杯向众人说道:"这一次劳驾各位兄弟,希望大家以公司为己任,各人做好工作,努力前行,打败曹魏,将曹魏青州、徐州划入我公司版图,我代表公司谢谢大家了。"
说完一饮而尽,饮完后只觉胸口不适,过了没多长时间便猝死了。史书上说:峻与胤至石头,因饯之,领从者百许人入据营。据御军齐整,峻恶之,称心痛去,遂梦为诸葛恪所击,恐惧发病死,时年三十八,以后事付孙綝。
孙峻与滕胤在石头城为大家饯行后,带着一百多号人去吕据营,见吕据营地像细柳营的周亚夫一样,纪律严明、人员齐整,孙峻看的嫉妒心起来了,于是以自己心口疼为借口离开了,当晚做梦被诸葛恪鬼魂索追,几日后恐怖发病死,时年三十八,临死前将后事托附孙綝。孙峻如果
按史书上这么记载,那就是自己作死的,看到吕据外业比自己强,气成这样,难道孙峻就不想攻击曹魏后,打个大胜战?胜了是领导有方,说不定将来更进一步还有希望,非要自己的这些手下们去曹魏吃败战,弄得狼狈不堪,和诸葛恪一样不能下台?孙峻不至于这点时务都不识吧?孙峻之死,按现在医学来说,极可能死于心肌梗塞,去吕据营有可能来了一波小梗后皱眉蹙额。当时又没有速效救心丸急救,心口不适只能捂下心口,急急回家休息。好事的陈寿便说他妒嫉心作祟,至于后来说诸葛恪索的命,是为了让历史写的更玄乎,嚼出小说口味!孙峻作为死者翻不了案,反正他一生好事做的不多,后来也没有人愿意帮他翻!
孙峻临终前让孙綝干总经理,孙綝是孙峻堂弟,孙峻生前干了很多龌龊事,害怕他人翻他旧账,不敢让其他人上台,自己兄弟上台,比较保险。这种任人唯亲不唯贤,激怒了还未渡过淮河去外地作业的吕据。吕据听说孙峻死了,孙綝补上,这种兄终弟及承包总经理行为实在可恶,吕据认为:老板被承包那是天意,总经理用这种方式选拔,上进员工的路只有起点,却达不到终点,公司早晚得倒闭。
吕据心里是想让滕胤干,抛开连襟不说,滕胤论资历、论能力、论关系都是总经理的不二人选。于是吕据联合在外作业的高管,联名上书老板,推荐滕胤,老板孙亮做不了主,书信转到孙綝手上,孙綝当机立断,将滕胤职务上升,准备调其出总部,去大区武昌当经理。
吕据知道孙綝不会交权,上书只是一种文字形式,让孙綝下台,不用脚踹,孙綝不可能下去。吕据此时正好手中人员整齐,还没派上用场,于是自己外业也不干了,亲自带着人马回来,要直接废掉孙綝,便将想法告诉滕胤,他要攘外必先安内!孙綝得到吕据反戈击自己的情报,大怒:"反了,吕据这家伙纯粹添乱!"既然此人不仁,别怪我不义,命令堂兄孙宪(三国志叫孙虑,西晋有个杀老板儿子的人妖也叫孙虑)在江都拦截吕据,同时又派中人带着老板的文书命令文钦、刘纂、唐咨三人赶紧放下外业,带人马先灭了吕据这个不听话的祸害。为了防滕胤联手吕据,孙綝特意命有安防权的华融、搞宣传的丁晏二人去告滕胤:让其快点动
手去收拾一下吕据这个叛贼!
孙綝准备用滕胤这把刀杀吕据,而滕胤怎么可能对自己支持的人动刀子呢?他知道这是孙綝的诡计,如今祸事来了,隔岸观火只能引火烧身,自己已身在局中,必须得破了!
于是扣留华融、丁晏,集结保安人员在家自卫防身,还召见孙咨、杨崇等武卫高管,告之孙綝作乱,又胁迫华融写书信向孙綝发难。
孙綝怒火中烧,召开会议,直接向公司众高管说:"滕胤谋反!"
此时孙綝正研究如何消灭吕、滕二人,出马不便,孙綝便安排了个二愣子刘丞去对付滕胤,答应事成之后予以公司股份,刘丞这个中层,做梦都想分点股光宗耀祖,这种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他带着人马迅速包围滕胤家。滕胤见家门被围堵,自己这点人是斗不过对方的,他想到了有安防权的华融、孙咨,让他们诈作老板文书启动安保人员。华融、孙咨如今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为了家人未来,只能狠下心拒绝。滕胤便杀了华融、孙咨等人。左右人劝滕胤杀开一条血路去见众位高管,凭着自己的那张脸也能让高管们相信你而不相信孙綝,但如今已是夜半,出去了外面人也看不清自己,滕胤不想冒风险,外面枪林弹雨可不是闹着玩的,为了安稳各位,说:"吕据的人马很快就会来到,孙綝必败无疑,大家等等。"家中这些保安听了滕胤的话,一个个就像吃了定心丸似的,人人不走,等待好消息,滕胤为了让大家彻摆脱疑虑,跟定自己,他就像一位嗑了兴奋剂的好同志,夸夸其谈,脸上充满洋溢的笑容,大谈孙綝必败,我等必胜。
而吕据的人马在吕据的语言和滕胤的书信中得知,公司大高管滕胤和自己一伙,一个响当当的公司大人物和我们一条战线,孙綝这个名头不大的人,不亡似乎没有道理。
夜间大风呼啸,时不时听到树枝咔嚓的折断声,屋内灯火如常,滕胤执剑裹甲,大家丝毫没有睡意,一双双鹰眼,一只只狐耳,一丝不敢漏过外界的动静。刘丞也不知道滕胤家里有多少伏兵,不敢冒然行动。
天明,风住!
孙綝等不到刘丞的好消息,急切带着大队人马赶了过来。
"刘丞,还等什么,他家里就没有多少人!还不快动手!"孙綝大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