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遭受了千古奇冤,是真的吗
实用性:★★
杂学关键词:陈世美 千古奇冤
知识性:★★★趣味性:★★★
杂学类别:历史类
提起陈世美,人们便会联想起这样一些词:负心汉,抛妻弃子,嫌贫爱富,心狠手辣,忘恩负义……其负心汉形象早已被历史定格,但近些年来却有人坚持要为他翻案。那么,陈世美真的承受了千古奇
冤吗?
先探究一下陈世美为何是负心汉的代言人。“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将状纸压在爷的大堂上……”这段戏词在民间知名度极高,因为它出自秦腔代表作《铡美案》。此戏戏词脍炙人口,又展现了为弱势妇女伸张正义的公正精神,再加上审案
者是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因此广为流传,并被人们喜爱。可是,这只是一段戏文,并非事实。
戏中的陈世美自称是“湖北均州人士”。据考证,清代均州确有陈世美其人。据记载,他在顺治八年中进士,后在贵州担任官职。一时之间,投靠者络绎不绝,他起先认真接待,后来发现很多投靠者并不需要帮
助,遂下令管家谢绝投靠者。他的同窗胡梦蝶投靠遭拒后,一直愤愤不平,将听来的诸多故事改编成《铡美案》,并找到一个戏班排练此戏。没想到,此戏一经演出便广受欢迎,陈世美的千古骂名便由此开始。
此事还有一个更大的破绽。明清时期才有“均州”这个地名,而包公是宋朝人,包公又如何能
够穿越时空到清朝审案呢?所以,由于小人的诬陷和戏文的传播,陈世美一直蒙受不白之冤。
一锤定音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戏文不具可考性。康熙二十年,陈世美还携妻告老还乡,负心汉一事纯属子虚乌有。另外,有碑文记载他为官时甚是清廉公正,还曾在中举后为恩师修建庭院,可见他被冤得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