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一 记游

    --

    记过合浦

    【原文】

    余自海康①适②合浦,连日大雨,桥梁大坏,水无津涯。自兴廉村③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④。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或劝乘疍⑤并海即白石⑥。是日六月晦⑦,无月,碇⑧宿大海中。天水相接,星河满天,起坐四顾太息:“吾何数乘此险也!已济徐闻⑨,复厄于此乎⑩?”稚子过11在旁鼾睡,呼不应。所撰《书》、《易》、《论语》皆以自随,而世

    未有别本。抚之而叹曰:“天未欲使从是也,吾辈必济!”已而果然。七月四日合浦记,时元符三年12也。

    【注释】

    ①海康:现在广东雷州半岛中部。

    ②适:到……去的意思。

    ③兴廉村:今广东遂溪。

    ④官寨:今广东廉江。古有官寨港,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源出廉州府废石康县之六牛山,南流二十里入永安大海,近官寨盐场,因名。《通志》云:县东南三十里有两家滩,海澳通

    大海,贼船多泊此,为石城、遂溪两县之襟要,向设军防守。

    ⑤疍:疍民,海船上居民,今海边渔民先人。

    ⑥白石:今山口镇。

    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⑧碇:系船的石礅。

    ⑨已济徐闻:已经渡过海到达徐闻了。徐闻,现为雷州半岛的一个地区。海安位于徐闻内,离海口最近,是出海必须要经过的地方。

    ⑩复厄于此乎:难道又要在海里遭遇灾难吗?厄,困厄,灾难。

    11稚

    子过:苏轼幼子苏过。

    12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

    【译文】

    我从海康到合浦去,遇上连日大雨,河上的桥梁都被冲毁了,大水无边无际。我从兴廉村的净行院下来坐小船到官寨,听说从此地往西都在涨水,没有能用的桥或者船。有人劝我乘坐水上人家的船出海到白石去。当天是六月的最后一天,天上没有月亮,我们停船留宿在大海的中央。四周天水相接,能看到漫天的星辰和银

    河。我坐起来环顾四周,叹息着说:“我为什么会多次遇到这种险情!本来已经渡过徐闻,又被困在这里吗?”小儿子苏过在一旁睡得很熟,叫他也没有回应。我自己撰写的《书》《易》《论语》都带在身边,是存于世间的唯一的版本。我摩挲着这些书叹道:“上天不会想要这些书就此绝版的,我们一定能渡过这片大水。”第二天果然渡过了合浦。七月四日我在合浦记下了这件事,当时是元符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