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肠胃病的中西药使用详解

    在肠胃病的急性发作期,适当用药能减轻痛苦,缓解不适,适当地服用药物是有必要的。这章为大家介绍治疗肠胃病常用的中西药物,包括药物的功效原理、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帮助你快速战胜肠胃病。

    ——

    1.止泻药和止吐药

    止泻药就是控制腹泻的药物,它可以通过减少肠道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的目的。止吐药就是防止或减轻恶心和呕吐的药物,它是通过不同环节抑制呕吐反应。

    地芬诺酯

    别名:苯乙哌啶、止泻宁。

    适用证:适用于急性、慢性功

    能性腹泻。腹泻控制后,即应减少或停止服药。一般说来,服药12小时后即会有半数病人止泻,大便变坚硬。

    用法与用量:口服,2.5~5毫克/次,2~4次/日。

    副作用:偶见口干、恶心、呕吐、嗜睡、失眠等,停药后上述副作用即消失,大剂量可产生一些快感,长期服用可致依赖性。

    注意事项:肝功能不全、正在服用可致依赖性药物、腹泻早期、腹胀、2岁以下的小儿都禁服。

    洛哌丁胺

    别名:易蒙停。

    适用证:用来抵抗长期腹泻,急性、慢性痢疾,对胃、肠部分切除术后和甲亢引起

    的腹泻也有较好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首次4毫克,以后每腹泻1次再服2毫克,直至腹泻停止;或每日用量达16~20毫克,连续5日,若无效则停服。儿童首次服2毫克,以后每腹泻1次服2毫克,至腹泻停止,最大用量每日为8~12毫克。慢性腹泻待显效后每日成人服4~8毫克。空腹或饭前半小时服药可提高疗效。

    副作用:较轻微,主要有发疹、瘙痒、口干及腹胀、恶心、食欲不振,偶有呕吐,也可有头晕、头痛、乏力症状。

    注意事项:小儿服药后出现便秘,应立即停药。肠蠕动

    抑制剂的患者,尤其是肠梗阻、亚肠梗阻或便秘患者、发生肠胃胀气严重脱水的小儿、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及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患者禁用。

    甲氧氯普胺片

    别名:胃复安。

    适用证:对各种病因导致的恶心、呕吐、嗳气、消化不良、胃胀满、发酸等症状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当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胃滞留、胃下垂等疾病,或者胃部出现排空延迟、糖尿病性胃轻瘫、尿毒症等胃排空障碍时都适用此药。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2片,每日3次。成人总剂量每日不得

    超过0.5毫克/千克。小儿5~14岁每次用0.5~1片,每日3次,餐前30分钟口服。小儿总剂量每日不得超过0.1毫克/千克。

    副作用:副作用较大,会出现嗜睡、烦躁、疲倦、恶心、便秘、皮疹、腹泻易激等多种症状。如非必要,医生都不大会开,切不可自己随意吃。

    注意事项: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本药;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必要时剂量至少须减少60%;因本品可降低西咪替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若两药必须合用,间隔时间至少要1小时;本品遇光变成黄色或黄棕色后,毒性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