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给孩子一个好胃口

    孩子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差,往往因为进食过量而发生“食滞”的现象,于是表现出不思饮食、腹痛、腹胀、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等症状。看着孩子胃口不佳,家长很是焦虑。那有没有一种不吃药不打针,还能帮助孩子调理脾胃的方法呢?当然有,那就是捏脊疗法。顾名思义,捏脊就是捏脊梁骨,通过对小儿脊柱两旁经络的按摩,达到调理阴阳、疏理经络、畅通血脉的

    目的。我们通常会用此方法治疗小儿食欲不振、营养不

    捏脊

    家长用食指和拇指将皮肤轻轻捏住提起,沿脊柱上升,边捏边提,同时捻动手指向上推动。

    良、消化功能紊乱等病症,而且治疗手法也简单易学。

    捏脊的部位是脊柱,自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让孩子趴伏在大人身上,或是趴在床上,露出整个背部,操作者立在孩子身后,沿小儿脊柱两边,自下而上,由**

    骨开始,用拇指和食指将皮肤轻轻捏住提起,沿脊柱上升,边捏边提,同时捻动手指向上推动,但不要松开皮肤,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处为止。

    捏脊时经过了小儿的督脉及脊柱左右的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经脉能调五脏六腑、补脾胃。所以,捏脊能让孩子的脾胃健旺、饮食增加。同时,医书中说“四季脾旺不受邪”,这也意味着捏脊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对小儿疾病的

    治疗和预防都有一定的作用。

    不过,捏脊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孩子能够自行翻身、俯卧后才能进行捏脊,否则可能会扭伤孩子或者存在窒息的危险。另外,在给孩子捏脊的过程中,遇到气血阻塞严重,或者肌肉僵硬的地方,孩子会有疼痛感,从而抗拒捏脊。这时不要因为孩子的抗拒而放开捏住皮肤的手,但可以停下来,保持不动,让孩子缓解一下疼痛,然后再继续进

    行。同时,捏脊应该有所注意,比如父母的指甲一定要剪短、磨平,以免划伤孩子皮肤。在捏脊前,可先为孩子轻轻揉按脊背部位,让孩子放松,再给被捏的部位涂少许粉剂、润肤乳等介质。这样,既能减少捏脊的痛感,也容易让孩子接受。

    这里需要家长们记住,捏脊疗法也有禁忌证,高热、惊厥的孩子,有外感类疾病以及背脊部皮肤有感染性损害的孩子都不适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