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着眉头,不过是因为我在沉思
在接受别人提问时,默克尔总是会紧皱眉头,嘴唇紧抿,甚至常常因为过于用力而使得嘴唇没有一丝血色,这样的她看上去就好像要发怒一般。但到了回答问题的时候,她却又变得温和而友好。默克尔常说,这样的表情并不意味着她愤怒了,而是因为她在沉思。
与默克尔在公众面前的不动声色相符,她性格中有一份不能被左右的冷静。似乎任何人情都无法改变她的信念,不管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面对任何情况,她总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不仅在她的人生道路上有着巨大的影响,更是在她的政治生涯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德国经济深陷泥潭之际,默克尔也遭遇了信任危机。在一次民意调查中,默克尔的支持率大幅降低,只有38%的民众认为默克尔可以使德国的经济复苏,58%的民众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默克尔很快就运用她冷静的头脑和高超的政治手腕为自己重新赢回了民众的信任。
第一件让默克尔赢得民众信任的事情就是她成功
地解决了伊拉克的人质事件,帮助在伊拉克被绑架的考古学家苏珊·奥斯特霍夫成功脱离劫持者的掌控。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德国人马斯里的案件。哈立德·马斯里是一名42岁的德国公民,在休假途中前往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的边界,因被怀疑是基地的高级成员而被美国特工逮捕。在经历长达五个月的审讯后,马斯里被证明是无辜的,这是一场彻底的冤假错案。但美国特工并没有因此做出道歉,只是将其悄悄地释放了。
当时,默克尔正积极修复德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这件事情的处理变得十分棘手。在多方权衡之后,默克尔最终还是以强硬的态度,督促美国政府承认自己的错误。默克尔此举无疑得罪了美国,但是却保住了德国政府的尊严,令民众刮目相看。
第三件事情是欧盟的预算问题。在欧盟首脑会议上,就2007年至2013年的预算,英法两国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按照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的处理方法,往往是私下与关系较好的法国达成协议,然
后再放**面上讨论。但这一次,考虑到情况的严峻,默克尔并没有选择与关系较好的法国先达成协议,而是站在了英法两国的中央,不偏不倚。
最后在默克尔的周旋下,英法双方达成了协议。虽然这个协议并不令双方都非常满意,但至少避免了欧洲首脑峰会的失败,避免了欧洲的崩溃。默克尔的这一举动让她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英国一家报纸甚至因此称呼默克尔为“欧洲小姐”。
纵观默克尔所经手的这些事情,我们会发现,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她总是能够以学者的谨慎来思考并处理问题,不管情况多么危急,她都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被情绪所支配,做出最好的选择。
人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掌控之外的状况,在这种时候,思考往往比气恼更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性格,有的人性情急躁,容易生气,有的人则性情平和,不容易激动。但大多数的成功者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
管当下第一反应多么激动,多么生气,也总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令自己冷静下来,以思考来替代情感的爆发,最终为事情寻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
默克尔就非常善于思考。很多时候,当人们在向她提问时,她脸上的表情会显得非常可怕,她眉头紧皱,嘴唇紧抿,看上去就好像立即会发怒一般。但在轮到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她却又表现得非常温和而友好。默克尔曾说过,当她呈现出那种表情的时候,实际上她并不是在生气,而是在思考。
越是处于不利的情况下,我们就越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一味地求急图快,结果往往是越急事情越办不好,这和人们常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同一个道理。
曾有一位朋友这样诉说自己的苦闷:“我这一两年一直心神不定,老想出去闯荡一番,总觉得在我们那个破单位待着憋闷得慌。看着别人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心里慌啊!以前也做过几笔买卖,都是赔多赚少;我去摸奖,一心想成个暴发户,可结果花几千元连个声
响都没听着,就没有影了。后来又跳了几家单位,不是这个单位离家太远,就是那个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反正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啊!天天无头苍蝇一般,反正我心里就是不踏实,闷得慌。”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很多人不知所适,对前途毫无信心,心神不宁,焦躁不安。于是,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变得盲目,只要能满足自己想要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汉语拼音之父”——有名的百岁老人周有光先生在分享自己的养生秘诀时就曾强调过两点:一是不要生气;二是要勤思考。健康需要精神的滋养,拥有愉快的身心,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也才拥有为成功而奋斗的资本。
的确,如果你不思考,那么本来能办得到的事,结果也许办不成;而相反,本来没有指望的事,如果你冷静思考和分析,那么事情就有可能办成。可见,有时候,事情的难易并非如人所料,不要被表面的现象吓倒,只要耐心思考,就会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