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己的隐私
德国《明星》杂志是这样描述默克尔总理的丈夫的:“默克尔挥手向人群致意,而他只是直视前方。即使在随后的招待晚宴上,他也从不多说一句话,客人得到的答案只有‘是’或‘不是’。”
与名人交往是一件非常有压力的事情,很多时候,你甚至可能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已经被置身于舆论的中心,接受来自各方的审视与讨论,相信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感觉。
作为一位知名人士,当你无法拒绝聚光灯的包围时,又该怎样去保证自己的隐私呢?显然,在这方面,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做得非常好。
作为世界级的名人,安格拉·默克尔在私生活方面却是低调得有些过分。当默克尔在德国政坛发光发热的时候,她的丈夫,首位德国“第一先生”绍尔教授却依然自得其乐地过着自己低调而平凡的生
活,甚至尽可能避免自己出现在媒体的视野中,对一切采访敬而远之,拒绝成为焦点人物。
默克尔和丈夫绍尔教授感情非常好,但他们的家庭生活却甚少在报刊、杂志或者网络上披露。外界甚至鲜少有机会看到他们夫妇俩在公开场合露面,大约只有一年一度的拜罗伊特音乐节,能让这对神秘低调的夫妇携手出现在红毯上。也因为这个缘故,“第一先生”绍尔教授甚至得到了一个“歌剧院魅影”的绰号。曾经还有一个专栏作家公开挖苦绍尔教授说:“默克尔的丈夫对于出席公众场合太过吝啬,以至于人们还以为默克尔是单身。”
即便如此,不管是默克尔还是绍尔教授,都依然按照自己的步伐,安静而低调地生活着。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学校给予了绍尔教授足够的隐私保护,任何记者都不能轻易进入绍尔教授
的课堂,哪怕在绍尔教授的个人网站上,除了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着作,记者也几乎找不到任何新闻资料。甚至连绍尔教授的同事、学生,也都被明令禁止,不能向记者透露任何绍尔教授的隐私。
对于丈夫的低调行为,默克尔给予了绝对的支持和理解,在默克尔看来,她的家庭生活对她的工作并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她对于自己私生活方面的事情也甚少提及。
保护自己的隐私既是保护自己,同时也是保护自己身边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不管你是知名人士,还是普通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都要懂得保护自己,适当的社交距离以及适度的情感距离对你的生活和社交都有很大好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范围”,这一范围就好像是私人的领地一样,不容别人的侵犯。因此,保持适度的
社交距离和情感距离实际上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每个人都有不想别人探知的一面,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避免去触碰别人不愿提及的东西。人都有好奇心和窥探欲,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就会侵害到别人的隐私权,让对方感到不舒服。
女人更应该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网络的兴起,人们的隐私空间也越来越狭小,许多层出不穷的“门事件”不断引爆着隐私泄露的**,给无数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与打击。而在这些事件中,女人所受到的伤害远远超过了男人。
在现代社会,我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时,也随时承担着泄露隐私的风险。买卖个人资料已经成了又一种“新兴产业”,不管是在买车、买房,还是在加入某个俱乐部,或购买某些服务,甚至填写病例的
时候,只要你提交过个人资料,你的资料就可能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市场,成为别人买卖的“商品”,这几乎是生存于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尤其是在通信、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部分人都十分依赖网络,特别是社交网络以及实时通信工具的使用,更是将我们的隐私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随时可能被别人所窥探。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保护隐私并不等于自我封闭。人都是需要进行情感发泄的,不可能将所有事情都自己默默藏于心中,这种时候,你就需要仔细甄别,寻找身边值得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并学会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
此外,如果隐私遭到泄露,一定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管你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你的隐私权都受到法律的保护,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