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海迷踪——澎湖列岛

    提起地球上的神秘禁地,人们总会把目光投向举世闻名的“百慕大三角洲”,因为在那片海域的底下,静静地躺着数以百计的失踪船只和飞机的残骸。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地球一共有八个十分类似百慕大三角洲的神秘海空域,南北半球各有四个,而其中一个就是台湾澎湖以南的“魔鬼海”。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本岛与福建省之间,台湾海峡中央偏东,东澎湖列岛的地理位置距台湾本岛最近处嘉义县东石乡鳌鼓村仅四十五公里,西距福建省最近处的晋江围头一百四十公里。整个列岛由大小六十四个岛屿组成,范围分布很广,从北端的目斗屿至南端的七美屿,长约六十千米;从东边的查某屿至西缘的花屿,宽约四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九平方公里,是扼守台湾的主要屏障。再有,澎湖列岛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通东沙群岛、****,同时还连通了***和东南亚各国。

    正因为如此,澎湖列岛被称为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冠名为“东南钥匙”。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就将其作为桥头堡,先在此登陆。

    澎湖列岛的底基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经过多次海陆升降、海蚀和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二十至于三十米。如有游人自海上望去,整个澎湖地势低平,宛如大小平盘浮在海面,三岛屿环抱而成的内海就是澎湖湾,南北长约十二公里,东西宽约八公里。北口为牛公湾海峡,已建跨海大桥,不能航行;南口被凤柜里半岛和渔翁岛所扼,宽约三点三公里,水最深处达六十二米,是台湾地区冬季最理想的避

    风锚地。

    不过,比起如母亲般温柔的澎湖湾来,位于澎湖以南的“魔鬼海”就完全是一片狰狞的面目了。“魔鬼海”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日本占领台湾时期,那个时候日本的飞行员就已经将一块接近澎湖西南三十海里的海空域列为“少去为妙”的地带,因为飞机每当飞临那片蓝天,总会有一些怪事发生,例如飞行的磁罗盘疯狂地打转、海面忽然迸出白光、云朵呈现圆球状等超乎自然的现象。

    令人奇怪的事情不止于此,从那时起,飞机和船只的神秘失踪,就成为让当时驻守在台湾的日**痛的事情。

    1943年的一天,日军台南航空队的一架“零式”战斗机,在澎湖上空做飞行训练时,顶着明晃晃的太阳,大白天的就在众目睽睽下消失了,当时至少有四艘渔船上的人同时看见这架战机飞进一朵云中,但却没有再看到它飞出来。这个事件,相当清楚地被记载在当时日本帝国海军情报处,记录的参谋军官也因为出身于海军飞行兵,在报告上写下了“不明因素于空中失踪!”的字样。

    日军战斗机的失踪,似乎唤醒了徘徊在澎湖周围的“幽灵”,1962年1月8日,***民党空军第三十四中队一架P2V电子侦察机,在一个深夜从新竹起飞,出海后以超低空飞行方式躲避大陆沿海地区的雷达防空网,并全程实施通讯管制,以只收不发的“守听”方式执勤。这架载满十三人的电子侦察机,在超低空通过位于台中港外海二十五海里的海军军舰时,由于依规定不能以无线电通报,因此以“亮灯”的方式向这艘海军军舰作“回报”。随即转向220度航向另一个检查点,也就是位于澎

    湖群岛西南方的某一个点。但直到第二天,这架飞机却没有返回新竹机场,也没有发回任何信息,就此失踪,机上十三人包括飞行员郭统德、崔杰石、梁如年,通信官李涤尘、刘敬贤、钟炽藩,反制官喻经国、卢祖培、张汉生,士官长薛洪吉,空投兵考振芬、高铨等人全部都被***民党空军总部列入失踪名单,直到六个月后,***军苦寻无果,才将这些失踪的空军官兵定为殉职。

    1987年2月14日,一架台中基地的F-104G战机,在完成拦截训练后,准备由大安溪口进入航线时,飞行员告知基地:“飞机有点不对!”然后这架战机就做出一个“英麦曼”动作,转向位于澎湖群岛以南的检查点,虽然飞行员这时仍保持镇定,但当他再次转向基地,准备做“太康穿降”时,地面的雷达管制员却再也找不到这架飞机了。

    同年3月29日,一架F-104J战机正在进行试飞,由于当天台湾天气状况不佳,飞行员在获得允许后改变飞行空域,前往位于澎湖群岛南方的靶场上空进行试飞。当天驾驶这架战机的是一位资历较深的试飞员,刚开始状况都还正常,但当他准备进行超音速飞行测试时,地面却听到他连声说:“有云在追我!”稍停又大喊,“失控……我要跳伞……”

    五十分钟后,从嘉义基地出动的搜救直升机在海面上发现了这位已呈失温状态的飞行员,昏迷在小小的救生筏里,他后来因“特殊原因”核准提前退役。

    隔年,也就是1988年10月29日,一架F-5E战斗机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失踪,地点与当年“113空战”失踪的杨敬宗一样,也是在澎湖

    群岛西南偏南三十公里的海空域。

    19**年2月26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载着七名机组人员及六名乘客从台北飞往马公途中,在澎湖县白沙乡吉贝屿海域失事坠海,十三人全部死亡。

    1998年,德安航空的直升机在吉贝屿石油钻井平台降落时坠海,两名驾驶员死亡。同年,一架由嘉义基地起飞的台湾空军F-16战斗机,在训练时飞经澎湖花屿海域上空后失踪,至今尚未找到飞机残骸及机上两名飞行员。

    2002年5月25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飞往香港的客机在澎湖目斗屿北方海域上空解体坠海,机上二百二十多人全部罹难,堪称台湾航空史上最大空难。

    2002年12月22日,台湾复兴航空公司一架货机在飞往澳门途中,于凌晨一时五十六分在澎湖西南海面坠毁,机上载有七吨普通货物及两名正副机长。失事货机曾在2002年5月华航空难中负责运载二百多位罹难者遗体返回台北的任务!

    2003年9月27日,台湾一架空军战机在澎湖马公海域进行例行训练时失事坠毁,所幸两名飞行员成功跳伞逃生,被附近的两艘大陆渔船的渔民救起。

    2008年10月21日晚,台湾空军一架IDF战机从台中清泉岗机场起飞,半小时后在澎湖外海失去联络,机上两名飞行员遇难。

    从1967年至2008年,四十一年间,失事在澎湖附近的飞机达十几起,共造成了三千多人的伤亡,于是有人把澎湖称之为“台海的百慕大三角洲”。那么,澎湖南部那片海域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能让这么多飞机没有任何征兆地失踪呢?对于这个问题,外界流传

    着许许多多的猜测和传说,给小小的澎湖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综合来说,大约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神秘派,这种观点把澎湖的神秘无限地扩大,称澎湖南海存在着地外生命的基地,或者是有着和其他时空相通的虫洞,所以飞机一飞到那个地方便会出现罗盘失灵的现象,飞行员们看到的海面白光实际上就是两个时空相连接时迸发的效应。

    二、气象派或地理派,这两派的观点都试图用现代科学来解释澎湖南海的诡异,属于唯物论阵营。澎湖列岛由六十四个岛屿组成,位于台湾海峡的中间,地处两大洋流交汇处,加上有海沟,天气及海象一定诡谲多变,十分凶险,飞经此地或在此起降的航班自然需要十二分的小心。比如一些飞机在这一带降落时,机场上空就会受台风影响而风雨大作,导致能见度极差,所以失事的几率也就加大了。地理派还有一种分支说法,他们认为飞机失事是莫名的磁场作祟,比如当年日本飞行员就经历过所谓磁罗盘疯狂打转的事。

    三、概率派,这种说法更符合常识,他们用的是数据说话。台北飞航情报区内的A-1航线是有名的国际航线,澎湖群岛正好位于这条航线上。目前,这条航线每天有三百多架次的台湾及外籍客机在高空飞行,换算下来,即每五分钟就有一架班机经过澎湖上空。如此密集的航班,失事概率随之升高,也属于正常现象。

    但不管怎么说,以上三种解释都不能完全解释澎湖南海那片海空域屡次造成飞机失事的原因,也许澎湖南海上空真的存在一个神秘的时空,也许莫名的磁场真的会给飞机带来干扰,这个秘密,也只有期待后人来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