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则
黄次山①云:“得丧升沉②,尽置十年陈迹;死生契阔③,聊资一笑清欢。”可为达生④。
【注释】
①黄次山:黄彦平(?-1146?),字季岑,号次山,丰城(今属江西)人。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历任信阳州学教授、池州司理参军,宋钦宗靖康初为太学博士。宋高宗
建炎初迁吏部员外郎、提点荆湖南路刑狱等职。着有《三余集》。
②得丧升沉:得到与失去,升官与降职。
③死生契阔:出自诗经,意为无论生死我们都要在一起,这是我们当初早已说好的约定。契阔:久别。《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
宿息,以叙分隔。’”
④达生:参透人生。《庄子·达生》:“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
【译文】
黄彦平说:“得失升降,把它们都看作是十年前的旧事;生死离合,权且当作笑料一笑置之。”这样的做法,可说是参透了人生。
【评点】
人这一辈子,必得经受世情洗礼,
大荣大辱,大喜大悲,大失大得,大活大死。若是将这些剐割心绪的事件都当作旧年陈迹一笑置之,又当作酒兴谈资轻描淡写,那么这个人就真的是活明白了。
其实,又何必活得不明白呢?大辱当头,挣扎不如不挣扎;大荣当头,得意不如不得意;大喜当头,轻狂不如不轻狂;大悲当头,哭
也便哭了,笑还是要笑起来;大失当头,想一想世间除死无大事,就没有什么可算失去的了;大得当头,倒不如祭起“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旗;大活当头,那便好好享受活着的空气和水;大死当头,就当归家。这样一来,就当把生命当作一次旅行,每一次经历,都丰满了它的羽翼,岂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