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养生

    心不静的人,可以采取静坐的方式,耐心地审视自己,指引自己找到最美好的世界,从而走进神秘的禅定境界。

    南怀瑾先生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中写道:“以静坐的立场而言,所有宗教的意识,神奇的观念,长生不老的希望,统统归之而入于静坐的范畴,也不为过。”

    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提倡静坐修行。在一些人眼里,“静坐修行”总带有“长生不老”的心理暗示。然而,谁都没有见过长生不老的人。

    南怀瑾先生认为,人们误读了“长生不老”的含义。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不老,并不是说人一直活着,而是一种长寿引申。简单一点说,就是如果一个人了解了一些关于养生之道的知识和方法,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合理运用,那就能让自己身心健康。即便是到了生老病死的那一天,也是从容的,是了无遗憾的,这才是“长生不老”的幸福

    意义。

    静坐修道,就是让自己“长生不老”的方法之一。在《小窗幽记》中,陈继儒曾描绘静坐的意境:“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炷,看达摩面壁图。垂帘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蒙蒙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

    对此,学者李安纲曾说:“在纷乱的社会生活中,古人感到些许不安,所以便闭上眼睛去养神。养着养着,心就静了,外界的喧嚣和热闹也消失了。接着,他们就发现了心灵内在那些美好的东西,并享受着这些美好的东西。直到后来,瑜伽和禅定的方法就产生了。”所以,那些心不静的人,可以采取静坐的方式,耐心地审视自己,指引自己找到最美好的世界,从而走进神秘的禅定境界。

    某天,一个文物商在街边闲逛,当他经过一条老街时,一眼就看出了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的价值

    。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文物商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只见,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文物商惊喜不已。要知道,在世界上戴振公有“捏泥成金”的美名。现如今,世界上只保存着他的三件作品:一件在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1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文物商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就问老铁匠愿不愿意。老铁匠先是一惊,然后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在打铁的时候都喝这把壶里的水,所以这个水壶对他们来说,还有血汗的凝聚。

    虽然老铁匠没有卖掉这把壶,但知道壶的价值后,再也睡不着了。这把壶用了近60年,一直以为是把普普

    通通的壶,没想到它竟然这么有价值。突然有个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他一时还真转不过神来。

    在过去,老铁匠躺在椅子上喝水的时候,都是闭着眼睛的。喝完以后,就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当他把壶放在桌子上时,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真是难受极了!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蜂拥而至,都想要买下这把壶或者问他还有没有其他宝贝。还有的人竟然向他借钱……

    就这样,老铁匠的生活和工作都被搅乱了。他的家里,每天都有很多人。为此,老铁匠感到很烦恼,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文物商带着20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一定要赶紧解决这个问题。接着,老铁匠叫来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

    匠依旧在卖铁锅、斧头和链子,而此时,他已经102岁了。

    虽然老铁匠砸碎了紫砂壶,但他却让生活恢复了正常。就像以往一样,身心都轻松了许多。这对他来说,心境平和的生活,要比20万元贵重得多。假如老铁匠把紫砂壶以2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文物商,其结果会怎么样呢?还会有人来登门造访,看看他有没有其他文物。再或者,会有很多人向他借钱,借还是不借?借给谁又不借给谁?……这都是一些问题。所以,还不如砸碎紫砂壶,断了所有人的念想,自己也轻松了。身处喧嚣尘世,我们也要独自静处,清静无为,摆脱了尘世的喧扰,静坐闭目。

    无论是打坐还是冥想,都强调一个“静”字。这是“静以养生”的内涵及核心,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则不管你采用何种方式,都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了。而这,不就是所谓的“长生不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