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组织?石油?

    时间:2003年

    地点:伊拉克

    交战双方:美国vs伊拉克

    战争背景:伊拉克的石油储量位于世界前三之列,这让它成为许多欧美国家眼中的肥肉,都想将它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从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未停止过对伊拉克的打压。美国在这一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一系列举措接连失败后,美国政府终于意识到,要实现政治目的,武力解决是最简单的方法。

    伊拉克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是美国为了控制中东的石油,维持全球霸权地位的一种震慑性战略。有评论家戏称,伊拉克战争是总统小布什“为父雪恨”才发动的。因为他的父亲老布什是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卸任后一直为当年没有进攻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而耿耿于怀。小布什当选总统后也总是念念不忘此事,一直想为父亲填补遗憾。当然,这些只是笑谈,事实上小布什上台后,美国本土接二连三发生恐怖事件,这使美国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对中东国家推行“美国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从而达到全面控制中东的策略,如果单单靠经济侵略和宗教入侵只会使中东国家仇美反美的情绪愈演愈烈。“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屡次失

    败,美国民众对政府的公信力逐渐丧失,小布什政府需要依凭对伊战争维持其政治地位。正如美国国防部对此战役的说法:“我们要结束萨达姆**政权,销毁伊拉克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自治民主政府,并对伊拉克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进行保护……”

    这次远征的主要参战国不仅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波兰等国,还有伊拉克本土反叛军组成的22万联合部队,他们的初步打算是通过科威特美军基地对伊进行军事打击。

    “斩首”失败与“蚕食”成功

    2003年3月20日上午,美国总统小布什在战争打响时发布了一篇短暂的讲话,借此宣告对伊战争的正式开始。首先出动的是美军空军,他们的任务是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巴士拉等主要城市,本次行动的代号为“斩首”。顾名思义,“斩首”是针对萨达姆和伊拉克高级***的袭击行动,但事实上“斩首”行动不光针对伊拉克***,更是对首都巴格达作战指挥部、防空武装、通信系统的多重精准打击。

    空袭刚刚结束不到1小时,美军军方就传出萨达姆被炸死的消息,就在世界震惊,美国人民振奋不已之时,突然“复活”过来的萨达姆通过伊拉克电台,发表一篇号召伊拉克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的讲话,此举实实在在地打

    了美军一记响亮的耳光。尴尬的美国电视台只好说:“这个人比萨达姆本人要胖,是伊拉克找来的替身而已。”

    “斩首行动”宣告破产之后,美英等国在空中继续对伊拉克进行猛烈的轰炸,同时联军分成四路进行出击,第一路是美军的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部向巴格达挺进,与之配合的还有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第二路是英国海军、澳洲海军和波兰海军,通过空中和两栖作战,快速进攻法奥半岛,防止那里的油田和港口被敌军破坏。第三路是美国第15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波兰机动反应特种部队和英国第3突击旅,进攻乌姆盖萨尔港,而英国陆军第16空中突击旅,则被派去保护伊拉克南部的油田。第四路是波兰突击队,去保护伊拉克海上石油平台和港口。

    美英联军像火山一样四处喷发,各**队自南向北朝伊拉克腹地全力推进。一开始伊拉克的抵抗十分微弱,只能在美英联军后方打小规模的游击战,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果,但也只能算勉强伤了联军的一丝皮毛而已。直至联军到达法奥半岛的乌姆盖斯尔小城时,他们才真正遭到伊军的猛烈抵抗。联军再一次调整计划,不过并没有放慢脚步。联军留下一部分兵力,清剿在乌姆盖斯尔小城内的伊军,整整打了一个星期之后,美军才彻底

    将该地控制。

    联军的主力于22日兵临巴士拉城外,将巴士拉周边的所有交通要道全部封锁。这时原本已经宣布投降的伊军第51机械师,突然临阵倒戈,与美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火,但随即被前来支援的美军武装直升机和英军的强大炮火歼灭。随着英美联军向巴士拉城区的侵入,城内伊拉克民众的反抗也越加激烈。联军没有急于占领巴士拉,而是采取稳妥的收缩战,一步一步将巴士拉内的反抗军清剿吞噬干净。在联军的连环战机轰炸和炮击下,步兵缓缓向前推进,伊军力量纷纷土崩瓦解,联军的巴士拉蚕食战持续了近两个星期才落下帷幕。

    巴格达沦陷

    美英等国的多路联军在海陆空的强大优势几乎攻占了伊拉克境内的所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继而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合围进攻。4月2日,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渡过卡尔巴拉城北部的幼发拉底河,迅速攻占了巴格达西南的萨达姆国际机场,击毙伊拉克士兵300余人,摧毁和缴获各类火炮、装甲卡车不计其数。

    4月5日,美英联军占领巴格达旁的伊拉克***卫队总部,次日控制了所有通向巴格达的道路。7~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路同时进发,突入巴格达市区中心。9~10日,美军控制了伊拉克总统府,以及政府各部大楼和会议大

    厦,这标志着伊拉克首都沦陷,萨达姆政权彻底被推翻。

    2003年4月15日,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结束,美军死亡的人数为262人。到2003年年底,萨达姆被绞死。2011年5月1日,基地头目本·**被美国海豹第6分队击毙。同年12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撤军,伊拉克战争才算终结。在持续8年的拉锯战中,美军的伤亡人数从原来的262人激增到4**9人,而伊拉克死亡的士兵高达10万人,还有不计其数的平民因战争丢掉了性命,直接产生了近500万的难民。

    时至今日,战争已经结束数年,但很多人还在思考一个相同的问题,伊拉克真的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美国前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曾隐晦地谈到,美国进攻伊拉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石油。当年向美国透漏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人首次承认一切均为谎言。他当时是否预想到,一个谎言会给中东国家带来如此大的伤害?一系列的事实表明,美国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发动这场非法战争,如同一个依仗自身强壮的野蛮强盗,化妆成慈眉善目的医生,然后打着治病的幌子谋财害命一般,这种行为如果不遏制而任其继续发展的话,必然会给世界带来更多流血和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