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成河的葛底斯堡
时间:1**3年
地点:宾夕法尼亚州南部葛底斯堡镇
交战双方:美南方军vs美北方军
战争背景:1**3年5月,南方军取得钱瑟勒斯维尔战役的胜利,首领李将军决定继续北上。6月,李将军离开弗吉尼亚州驻扎在钱伯斯堡和卡莱尔之间,打算攻下由北军占领的葛底斯堡。葛底斯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南方军渡过波托马克河之后的第一要塞,它南面立着几座山脉,由西向东分别是学堂岭、公墓岭和卡普尔山,这些山岭都是天然的保护屏障。此时,李将军的部队面临着供给不足和军心涣散的问题,他必须重新整合部队再继续北征。葛底斯堡易守难攻,可以弥补南方军当前的不足,所以李将军决定把葛底斯堡纳入南军的势力之中。
此时,北方军的首领胡克已经主动请辞,林肯派米德将军接替了胡克的职位继续追击南军。6月30日,南方军佩蒂格鲁将军率先领兵进攻葛底斯堡,但是被城内的北方军击退,葛底斯堡的守军数量超出南方军的估计,同时,李将军得到米德大军将要抵达的消息。为了抢占先机,李将军在病痛中做出第二天全军出击葛底斯堡的决定,并连夜做好了部署。
第一天:高地之争
葛底斯堡的守城将领约翰·比德福深知此地的重要性,他必须在米德支援大军抵达之前保住这里。由于兵力有限,他只得依托有利地形,让手中的兵力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进攻葛底斯堡的第一支队伍是南方军的两个旅,他们在路上遇到约翰·比德福派出的骑兵,这些北方军埋伏在路边,试图通过扰袭战拖延南方军的进程。南方军进程减慢,但仍然能继续
把战线向前推进,当北方军雷诺兹的先锋队抵达后,南方军的两个旅就全军覆没了。可惜的是,北方军的先锋队刚刚进入战场,将领雷诺兹就中弹身亡。
随后,南方军赫思将军率领的部下从西部攻入,希尔将军和蒂佩格鲁从北、西北两面同时进攻葛底斯堡。城内北方军力量不足,南方军很快在葛底斯堡外部形成半圆形的包围圈。北方守军坚持做最后的抵抗,但很快被南军击破了右翼,眼见南方军就要攻入城内了。这时,李将军认为必须先抢占高地,才可以成功抵抗即将到达的米德大军。于是,他分兵前往布罗瑟高地和公墓岭高地,负责攻打布罗瑟高地的希尔将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此处,并且切断这里与葛底斯堡的一切联系,俘获了所有北方军。与之相反,公墓岭地区的战斗不那么顺利,第一轮进攻失败后,负责第二轮进攻的尤厄尔军团不知何故起了内讧,也没有适时夺得公墓岭高地。公墓岭位于葛底斯堡的正南方,是钳制米德大军和村内联系的咽喉之处。
第一天“抢占高地”的战役结束了,南方军没有利用兵力优势得到理想战果,这给以后的行动带来了很大不便。葛底斯堡的守军趁机加固公墓岭四周的防守,预备抵御南方军第二天的进攻。
第二天:将帅不和
7月2日,两军把部队排列在各自占领的高地上,李将军已经收到米德大军进驻葛底斯堡的消息,他预感到这将是一场硬战。此时,北方军已经依山建立了自己的防御线,左翼位于学堂岭旁支的小圆岭,中间大军坚守公墓岭,右翼军驻扎卡普尔山。李将军认为,如果要一举瓦解北方军的守卫,必须继续昨天
未完成的任务——夺取公墓岭,分化北方军左右两翼。因此他派朗斯特里特代替尤厄尔正面进攻公墓岭,但没有预料到的是,当米德抵达后,公墓岭的防御更加坚固了。
朗斯特里特似乎比李将军更理智一些,他认为己方已经包围了对方的军营,所以不需要激进迎战,可以采取拖延或缩小包围圈的办法让对方投降。尤其不应该过早进行大规模的火力交锋,在对方士气最旺、兵力最集中的时候直接攻打对方正面。可是在李将军的坚持下,朗斯特里特还是带兵出击了。朗斯特里特只是放出进攻公墓岭的假消息,实则带兵冲向公墓岭之后的小圆岭,这里也是一处制高点,可以给米德的左翼造成威胁。
没想到的是,朗斯特里特的假消息并没有奏效,当他抵达小圆岭时,这里的守军已经做好了积极迎战的准备。激战在麦田、桃园、小圆岭接连开火,朗斯特里特的军队面临四面受挫的境况。北方军的守卫以小圆岭最为坚固,南方军先是坚守山脚,断绝北方军的一切救援,然后一波接一波的军队冲上山顶的制高点。这里的守军只有不到400名,只能用有限的炮弹轰打至关重要的位置,其他人用长刀对抗南方军的枪炮。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一直坚守到夜晚,没有丧失小圆岭高地,反而俘虏了很多南方军。
巧合的是,在同一天,北方军的一名将领也没有听从米德将军的安排。西科尔斯少将私自带军离开公墓岭,前往麦田和桃园两处协助守军抵抗朗斯特里特的军队,在他的帮助下,北方军左翼没有丧失这一区域的高地。南方军则兵损将亡,狼狈退出。
李将军收到朗斯特里
特失败的消息时已经是黄昏了,他来不及派兵支援,只能同时派尤厄尔将军向北方军右翼出兵,企图牵制北方军右翼的兵力,给朗斯特里特留下一丝喘息的时机。由于北方军一直在加固防御系统,加之援军的抵达导致尤厄尔的进攻非常困难。入夜后,北方军分派军队扼守高地四周的要点,南方军长达数小时的进攻没有任何突破。为了保存兵力进行第三日的进攻,李将军连夜召回了深入北方军左右两翼的部队。
从南方军的角度来看,第二日的进攻战似乎没有丝毫进展。李将军的指挥完全没有章法可言,失去杰克逊的部队如同没有头羊的羊群,只剩下急躁的李将军和一群不听指挥的手下。
第三天:两败俱伤
7月3日,战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固执的李将军仍然把进攻重点放在北方军中线的公墓岭,这和米德的估计一样。但是米德没有集中兵力在中间,依然把左右两翼的军队安扎在山岭上,呈一根鱼钩状,既没有给敌人提供进攻的缺口,也便于相互支援。
李将军本来被人称为“最绅士的将军”,但这一次却非常急功近利。他命令朗斯特里特继续进攻公墓岭,这一次朗斯特里特无法推诿,他按照李将军的指示,先集中火力对公墓岭的守军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轰炸。对此,公墓岭的北方军选择退避在战壕里,没有正面反击。南方军似乎要进行一场破釜沉舟的战斗,他们把所有火力都集中在这里,但是第一轮轰炸没有打破北方军的战线,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之后,南方军先锋皮克特主动请缨出击,率领一支骑兵冲向北方军的阵营。
之前,北方军没有迎战南方
军的轰炸,打算把炮火留在与南方军近距离交锋时才使用,皮克特这时带军冲来正好符合他们的心意。这支南军先锋队已经没有了火炮的掩护,北方军的火炮则接连从战壕和炮塔**出,全都落在皮克特的部队内。皮克特队伍的伤亡十分惨重,约有85%的将士都牺牲在公墓岭的山脚下。当时炮火连天,流弹四射,冲锋士兵接二连三的倒下了,后面的士兵只能策马跨过队友的尸体前进。当李将军看到皮克特先锋队沿途倒下的尸体时,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决策的失误,但只能哀伤地说一句:“兄弟们,你们全是伟大的烈士,这一切都是我的错。”
“皮克特冲锋”是南军在3日的第一场败仗。另一场败仗发生在斯图尔特将军对园岭进攻的战场上。他本来已经接近成功,但是北方军后续救援兵及时赶到,他也同样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失败。7月4日,两军继续在战场上对峙,北方军的势力明显压倒南方军,就在这时,大家都收到南方军在维克斯堡战败的消息,李将军不得不转攻为守。其实,米德将军可以趁此机会剿灭南方军的全部力量,但是他非常谨慎,就在南方军陆续撤退之时,他也没有发动进攻,这是他在这场战役中留下的唯一遗憾。
葛底斯堡战役结束后,南军阵亡了近3万人,北军也有2万人献出了生命。战场上全都是死者的尸体,经过一天的大雨和接连几日的暴晒后散发出阵阵尸臭,几公里以外都可以闻到。对于南北两军来说,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役,但是南方军在4天内同时经历了两场败仗,几乎丧失了所有战争的主动权,北方军统一全国成为指日可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