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了荨麻疹,妈妈要这么护理

    患儿**一岁一个月,两星期前手臂上突然出来一些小红包,家里人以为是被蚊虫叮咬引起的包,就没太在意,谁知红包很快发展成了一大片,连脸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红包。而且,这些红包特别痒,因为**老是要用手去抓有红包的地方。

    **奶奶带着孩子去社区医院就诊,医生诊断是荨麻疹,给孩子打了针,开了两天药,服药期间症状有所好转,但仍然一直有零零星星地发作,药用完后第二天又开始反弹增多。**妈妈就带着孩子去了一家大医院,要求做过敏源测试,但医生说不用,让孩子先做抗过敏治疗,又打了针,开了一星期的药,让每晚睡前吃一次,吃药后第二天红包就完全消了。**吃了5天这种药,吃

    药期间荨麻疹一点也没发作,于是家里人以为**好了,就在第6天停了药,谁知停药后不到48小时,荨麻疹又开始零零星星地冒出,很快就蔓延成了一大片。

    于是,**妈妈再次带着孩子去了医院,这次她来的是我们医院的儿科,想要弄清楚为什么**的荨麻疹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我仔细看了看**以前的检查单子和用药,觉得没什么问题,就问起家里人对**是如何进行护理的。一问才知道,因为家在一楼,蚊虫特别多,每天早晚家里都要喷一次杀虫剂。我判断这可能是**荨麻疹反复的根源,事实也确实如此,**妈妈回去后就不在家里喷杀虫剂了,**的荨麻疹在这次用药康复后就没再复发。

    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是一种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是皮肤上面出现粉红色或者红色突起的大疙瘩,出现后一般会在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后消失,严重时可伴有嘴唇或口腔内部的肿胀,甚至导致呼吸困难。

    引发荨麻疹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由特异性过敏性体质和食物过敏引起。

    特异性过敏性体质多与遗传有关,是指孩子的血清里有一种高含量的特殊蛋白质——IgE免疫球蛋白,其含量高出了正常人几倍到几十倍,就容

    荨麻疹患儿的护理工作

    观察引起患儿荨麻疹的过敏源,如发现某种食品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刻停用,对可疑致敏

    原应尽量避免接触。

    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干燥,预防继发感染。

    剪短孩子的指甲,不要让孩子用手去抓痒患处,因为当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升高,使血液释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源),病情反而会更加恶化。

    房间内要保持通风、整洁、干燥,不要放置可能引起过敏的花卉,也不要喷洒杀虫剂、清香剂等化学药物,以免致敏。

    不要给孩子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的痒觉暂时不那么敏感,但热会使血管扩张,释出更多的过敏源,导致病情恶化。

    不要给孩子吃零食,因为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正是引起荨麻疹的罪魁祸首,发酵粉、柠檬酸、鸡蛋和合成的食用色素是常用的食物添加剂,发酵的食

    物、酒类、糖果、软饮料、熏制的腊肠等制作过程中常用各种食物添加剂。

    易导致孩子发生急性荨麻疹。

    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也容易引起荨麻疹。正常情况下,食物蛋白质进入胃肠道后,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经过一连串的水解反应,将大而复杂的食物蛋白质分子水解成小而简单的氨基酸和小分子肽,才能被机体吸收。只要食物蛋白质被水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肽,失去了抗原性,也就是失去了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如果食物蛋白质不能被水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肽,食物的抗原性就会起作用,导致发生过敏反应,外在表现就可能是荨麻疹。鸡蛋、果汁、蔬菜、水果、海鲜、零食都可成为过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