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贤哲

    【原文】

    匪贤则愚,唯哲斯肖。嗟彼迷阳①,假途闺教②。集《贤哲》。【注释】

    ①迷阳:此处指头脑糊涂的男人。

    ②闺教:此处指闺房中的妻子对丈夫的指教。

    【译文】

    一个人如果不是天生的智者就是愚人,总希望自己可以有学习、仿效的对象。那些糊涂的男人,有时也不妨就教于闺中的妇人。集此为《贤哲》卷。

    高皇后

    【原文】

    高皇帝初造宝钞①,屡不成,梦人告曰:“欲钞成,须取秀才心肝为之。”觉而思曰:“岂欲我杀士耶?”马皇后②启曰:“以妾观之,秀才们所作文章,即心肝也。”上悦,即于本监取进呈文字用之,钞遂成。

    【注释】

    ①宝钞:纸币。

    ②马皇后:郭子兴养女,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时,嫁给朱元璋。她有智鉴,好书史,常劝明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

    【译文】

    明太祖即位初期想发行纸币,但筹备过程中屡次遭遇困难,有一天夜晚梦见有人告诉他说:“此事若想成功,必须取秀才心肝。”太祖醒后,想到梦中人话,不由说道:“难道是要我杀书生取其心肝吗?”一旁的马皇后提醒太祖说:“依臣妾的想法,所谓心肝,就是秀才们所写的文章。”太祖听了大为赞赏,立即命有关官员呈上学者的研究心得,终使纸币得以顺利发行。

    肃宗朝公主

    【原文】

    肃宗宴于宫中,女优弄假戏,有绿衣秉简为参军者①。天宝末,番将阿布思伏法②,其妻配掖庭③,善为优,因隶乐工,遂令为参军之戏。公主谏曰:“禁中妓女不少,何须此人?使阿布思真逆人耶,其妻亦同刑人,不合近至尊之座;若果冤横,又岂忍使其妻与群优杂处,为笑谑之具哉!妾虽至愚,深以为不可。”上亦悯恻,遂罢戏而免阿布思之妻,由是咸重公主。公主,即柳晟母也。

    【注释】

    ①有绿衣秉简为参军者:唐代的参军戏是一种滑稽表演,其中参军的角色穿绿衣、持牙简。

    ②阿布思伏法:阿布思,突厥人,为唐番将,被杨国忠、安禄山诬陷冤死。

    ③配掖庭:即配入宫中为奴。

    【译文】

    唐肃宗在宫中欢宴群臣的时候,宴席中有女艺人表演助兴,其中有一段是穿着绿衣手拿着简牌,模仿参军打扮的表演。天宝末年,番将阿布思获罪被杀,他的妻子被发配宫廷,她善于演戏,就隶于乐工。肃宗让她表演参军。公主劝阻他说:“宫中女乐已经够多的了,怎么用得着这个人呢?再说,如果阿布思真的是个叛将,那么他的妻子也该被视为受刑之人,按法律是不能接近皇上身边的;如果阿布思是含冤而死,皇上又怎能

    忍心让他的妻子和其他的艺人杂处,成为别人娱乐助兴的工具呢?臣妾虽然愚笨,仍然深切认为不可以这样做。”肃宗听后,不由得同情起阿布思的妻子来,于是下令取消了演出,另外也赦免了阿布思的妻子。从此以后对公主也就更加敬重。这位公主,就是柳晟的母亲。

    乐羊子妻三条

    【原文】

    乐羊子尝于行路拾遗金一饼,还以语妻。妻曰:“志士不饮盗泉,廉士不食嗟来,况拾遗金乎?”羊子大惭,即捐之野。

    乐羊子游学,一年而归。妻问故,羊子曰:“久客怀思耳。”妻乃引刀趋机①而言曰:“此织自一丝而累寸,寸而累丈,丈而累匹。今若断斯机,则前功尽捐矣。学废半途,何以异是!”羊子感其言,还卒业,七年不返。

    乐羊子游学,其妻勤作以养姑②。尝有他舍鸡谬③入园,姑杀而烹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故,对曰:“自伤居贫,不能备物,使食有他肉耳。”姑遂弃去不食。

    【评】返遗金,则妻为益友;卒业,则妻为严师;谕姑于道,成夫之德,则妻又为大贤孝妇。

    【注释】

    ①机:织机。

    ②姑:指婆婆。

    ③谬:误。

    【译文】

    有一次乐羊子在路边捡到一锭金子,回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妻子说:“有志节的人从来不喝‘盗泉’之水,廉洁的人从来不吃乞讨得来的食物,更何况是捡来的金子呢?”乐羊子听后非常惭愧,立即把金子放回了路边。

    乐羊子离家求学,一年后突然返回家中。妻子问他为什么,乐羊子说:“长时间客居他乡心中想家,因此就回来了。”他的妻子拿着剪刀走到织布机旁边,对乐羊子说:“这匹绢布是从一丝一线累积而成尺寸,再从尺寸累积而成丈,最后成为一匹,现在如果我剪掉织布机只织到一半的布,那么以前所织的布,就全都成为没有用的废物了。现在你求学半途而废,和我将这个半成品毁掉有什么差别呢?”乐羊子被妻子所说的这番话所触动,回去接着完成了学业,七年没有回过家。

    乐羊子离家求学期间,妻子辛勤持家,侍养婆婆。有一次,邻居家所养的鸡误闯入了乐羊子家中,婆婆就将鸡抓住做菜吃。到吃饭的时候,乐羊子的妻子知道了鸡的来历后,一直对着那盘鸡流泪,也不吃饭。婆婆感到非常奇怪,询问她原因,乐羊子的妻子说:“我是难过家中太穷,没有好吃的菜,您才去吃邻居家的鸡的。”婆婆听到后非常惭愧,就把鸡丢弃不食。

    【评】劝勉丈夫不拾遗金,乐羊子的妻子可以说是一个益友;断织布鼓励丈夫坚持完成学业,乐羊子的妻子可以说是一

    个严师;用道理晓谕婆婆,保全丈夫的名声,又可以说是一个贤德的媳妇了。

    陶侃母

    【原文】

    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初侃父丹聘为妾,生侃。而陶氏贫贱,湛每纺绩赀给之,使交结胜己。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①,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②,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③,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卧荐④以为马草,遂具精馔,从者俱给。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至洛阳,大为延誉,侃遂通显。

    【注释】

    ①孝廉:当时一门选举科目的名称,推举能孝顺父母、德行廉洁清正之人。

    ②悬磬:形容空无所有,喻极贫。

    ③髲:假发。

    ④荐:草垫。

    【译文】

    陶侃的母亲湛氏是豫章新淦人,早年被陶侃的父亲纳为妾,生下陶侃。陶家穷困,湛氏每天辛勤地纺织供给陶侃日常所需,让他结交才识高的朋友。陶侃年轻的时候当过浔阳县衙的小吏,曾经掌管鱼市的交易。有一次他派人送给母亲一条腌鱼,湛氏将腌鱼退回,并且写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假公济私把鱼拿来送给我,这不但不能让我高兴,反而会增加我的忧愁。”鄱阳的范逵以孝闻名,被举为孝廉。一次他投宿在陶侃家,正好遇到连日冰雪,陶侃家中空无一物,而范逵随行仆从和马匹很多,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请客人留下来,我自有打算。”湛氏剪下自己的长发,做成两套假发,卖出去后买回来几斗米,再将屋柱砍下作为柴薪,然后将睡觉用的草垫一割为二,作为马匹的饲料,就这样准备了丰盛的馔食,周全地招待了范逵主仆。范逵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没有湛氏这样的母亲,是生不出陶侃这样的儿子的。”到了洛阳之后,他对陶侃大加赞赏,极力推荐陶侃,后来陶侃终于出人头地。

    赵括母柴克宏母

    【原文】

    秦、赵相距长平,赵王信秦反间,欲以赵奢之子括为将而代廉颇。括平日每易①言兵,奢不以为然。及是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

    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坐。”王许诺。括既将,悉变廉颇约束,兵败身死。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后唐②龙武都虞侯柴克宏,再用之子也,沈默好施,不事家产,虽典宿卫,日与宾客博弈饮酒,未尝言兵,时人以为非将帅才。及吴越围常州,克宏请效死行阵,其母亦表称克宏有父风,可为将,苟不胜任,分甘孥戮。”元宗用为左武卫将军,使救常州,大破敌兵。

    【评】括母不独知人,其论将处亦高。括唯不知兵,故易言兵;克宏未尝言兵,政深于兵。赵母知败,柴母知胜,皆以其父决之,异哉!

    【注释】

    ①易:轻率。

    ②后唐:这里指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

    【译文】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两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想要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赵括平素轻率谈论用兵,赵奢对此不以为然。赵括即将率兵启程的时候,他的母亲亲自上书赵王,说:“赵括不能担当将领的职责。”赵王问:“为什么?”赵母说:“当初赵括的父亲在世为将时,想要去亲身侍奉他饮食的人就有十几个,和他结交为友的则有一百多位;国君以及宗室所赏赐的东西,先夫都会全都分给手下的官兵;每当接受君王的命令之后,便不问家事专心投入战事准备之中;现在赵括做了将军,军官们没有人敢抬头看他,君王一有了赏赐,他就全部拿回家中收藏起来;看到便宜的田宅,能买的就将它们买下来。他们父子的心志是不一样的,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赵王

    括做了不称职的事情,请不要治我的罪。”赵王答应了她。赵括代替廉颇做将军之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式,最后果真兵败身死,赵王因为有言在先,因此赵母并没有受到牵连。

    南唐的龙武都虞侯柴克宏是柴再用的儿子。平素不善言谈但是喜欢帮助别人,平时不重视自家产业的经营,虽然他身为禁宫警卫,但是每天和朋友下棋喝酒,从来没有听到他谈论用兵之道,有人因此断定他绝非将帅之才。后来吴越围攻常州的时候,柴克宏请求准许自己随军御敌,他的母亲也上表章说儿子有乃父的风范,可以任命为将领,如果日后柴克宏有失职之处,愿意领罪受罚。元宗于是任命他为左武卫将军,让他救援常州,结果果真大破敌兵。

    【评】赵母不仅了解自己的儿子,而且议论为将之道的见解也颇为高明。正因为赵括只知道死读兵书,不懂得军事,因此才敢轻易地谈论兵事;柴克宏没有谈论过兵事,却

    是深懂得用兵之道。赵母知道自己的儿子带兵必定失败,柴母知道自己的儿子为将必定成功,两位母亲都是从他们的父亲来评断儿子日后的作为,不能不令人称奇。

    陈婴母 王陵母

    【原文】

    东阳少年起兵,欲立令史①陈婴为王。婴母曰:“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封侯,不成,非世所指名也。”婴乃推项梁。

    王陵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愿为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遂伏剑而死。

    【评】婴母知废,胜于陈涉、韩广、田横、英布、陈豨诸人。陵母知兴,胜于亚父、蒯通、贯高诸人。姜叙讨贼,其母速之,马超叛,杀刺史、太守,叙议讨之,母曰:“当速发,勿顾我!”超袭执叙母,母骂超而死。明大义也。乃楚项争衡,雌雄未定,而陵母预识天下必属长者,而唯恐陵失之,且伏剑以绝其念,死生之际,能断决如此,女子中伟丈夫哉!徐庶之不终于昭烈也,其母存也;陵母不伏剑,陵亦庶也。

    【注释】

    ①令史:县里的官吏。

    【译文】

    秦朝时期东阳的年轻人起兵想要拥立县里的官吏陈婴为王。陈婴的母亲说:“突然获得这么高的名声不是什么好事,不如依附他人,如果起义成功了,日后仍然能够封侯;即使是失败了,也不至于成为后人唾骂的对象。”于是陈婴就率军推举项梁为王。

    王陵率兵投靠汉王刘邦,项羽把王陵的母亲请来,安置在军中,王陵派人探问消息,项羽就让王陵的母亲坐在东面的位置上,以表示自己的尊敬,想以此来招降王陵。王陵的母亲在私底下送别使者的时候,哭着对他说:“希望你替我转告王陵,让他好好侍奉汉王,汉王是长者,不要因为我而对汉王抱持二心。”然后引剑自杀了。

    【评】陈婴的母亲在起义之前,就已经断定必败,仅这点就已经超过了陈涉、韩广、田横、英布、陈豨等人;王陵的母亲断定刘邦必胜,也超过了亚父、蒯通、贯高等人。姜叙讨贼,他的母亲催促他,马超叛乱,杀死刺史、太守,姜叙商议要讨伐马超,他的母亲说:“应当迅速发兵,不要管我。”马超突袭抓住了姜叙的母亲,姜叙的母亲大骂马超而死,这是深明大义的行为;楚汉相争,胜负没有定论的

    下的机会,而引剑自杀,了断王陵心中的牵挂,在生死关头能够如此果断,真可以说是位女中丈夫了。徐庶最后不能辅佐刘备,是因为要保全自己母亲的性命,如果王陵的母亲没有自杀,那么王陵的遭遇也将会和徐庶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