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篇第十一

    【原文】

    凡决物①,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②。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③。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是度以往事④,验之来事,参

    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⑤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注释】

    ①决物:决定及判断事情。

    ②偏:偏颇。

    ③失:失误,犯错。

    ④度以往事:以之前的事情为经验进行判断。

    ⑤从福:争取幸福。

    【译文】

    凡是决断事情,必定是由于有了疑虑。谁都希望获得幸福,而不希望有什么祸患;如果善于诱导,最终就会消除疑惑和偏颇。决断理应是受利益驱动,没有利益则难以被接纳,这就要依靠谋划和策略。任何决断本来都应有利于受托者,但若是其中隐含着不利的因素,那么受托者就不会接受,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疏远。所以,在决策方面,如果使对方失掉某种利益,或者使对方遭受祸害,这就是决断事情

    的失误。

    圣人可以成就大事业有五种类型:例如用阳之道进行感化,例如用阴之道进行惩治,或者用信义进行教化的,或者用爱心进行袒护的,还有用廉洁进行净化的。君道是为了守常而奋斗,臣道则是为了进取而奋斗;君道无为而主要以平明为重点,臣道有为而主要以机要为重点,因此要对这四者进行运用,从而小心谨慎进行。所以,通过对以前的事情进行猜想,方便与未来的事情互相印证,再借鉴往常的言行

    ,假如相同就可以作出决断。于是借鉴过去的事进行猜测,通过未来的事进行评判,再借鉴往常的做法,可行就下决定;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成功,可行就下决定;要劳心劳力历经辛苦,但是实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可行就下决定;消除弊端,可行就下决定;争取幸福,可行就下决定,所以评判事实解决疑惑是凡事的重中之重,拨乱反正来定成功或失败,是很难完成的事情。所以先前的君王借助蓍草以及龟甲来作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