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洛阳宫的钓鱼人(三)

    一边是焦急的等待。

    一边是武攸宜求见。

    武攸宜。

    来头也不小。

    是武家势力中很重要的一员。

    乃武则天的从侄,也是太平公主现任丈夫武悠暨的隔房兄弟,更是武则天亲封的建安郡王、右羽林大将军……

    此时,太平公主面露紧张之色,忽地看向上官婉儿,疑惑地问道:

    “上官舍人,你昨日难道没有告知群臣,今日不上朝吗?”

    上官婉儿眼里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就消散了,沉沉一叹,说道:

    “微臣昨日已遣人告知众位臣僚,说陛下身体微恙,今日就免了早朝,可眼下……武将军来洛阳宫,恐来者不善!”

    太平公主不解地追问道:

    “何出此言?”

    上官婉儿沉声应道:

    “回公主的话,昨日您刚进宫时,发现微臣不在宫里……当时,微臣正是奉陛下之命,前去武攸宜将军府上传达旨意去了!”

    太平公主又问道:

    “是何旨意?”

    上官婉儿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李正一,迟疑片刻后,轻声回道:

    “陛下要微臣传旨,武攸宜将军不再担任此次出征契丹的主帅!”

    听罢,太平公主惊讶地反问:

    “改换主帅?何时的事?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换成谁了?”

    上官婉儿点点头,回道:

    “回公主,此战主帅已换成了刑部尚书姚相。不过,此事也是陛下临时起意,所以昨日,微臣才着急赶往武将军府上传旨……”

    太平公主沉默片刻,忽地说道:

    “如此一说,此时武攸宜前来,确实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上官舍人,你先去宫外,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

    上官婉儿拱手回道:

    “是,微臣遵命!”

    遂领命而去。

    ……………

    上阳宫外。

    武攸宜带着两个随身扈从,在宫外徘徊着,有种望眼欲穿的感觉。

    见上官婉儿从宫里出来。

    当即走上前,作势就要往宫里行去,一边走,还一边着急地问道:

    “上官舍人,听闻姑母身体抱恙,就连早朝也免了,可有大碍?”

    而上官婉儿伸出手来,拦在武攸宜身前,行礼后缓缓说道:

    “下官拜见武将军,陛下此时不见任何人……武将军请回吧!”

    武攸宜停下脚步。

    脸上带着惊讶的表情,问道:

    “上官舍人,这是何意?”

    上官婉儿忙拱手回道:

    “陛下此时正在安寝,之前吩咐过微臣,暂时不见任何人,若是武将军您有急事,可以告知下官,下官定会转达给陛下……”

    谁知,武攸宜却摆手道:

    “本将军之事,这就不劳烦上官舍人了,姑母既然在安寝,那本将军便在此等候,等到姑母醒后,传召了再进去就是!”

    上官婉儿强装一笑,回道:

    “陛下今日身体微恙,不知何时会醒,若是睡到日中时分才醒,武将军您岂不是,要在此候上好几个时辰……这样的话,陛下醒来,定会责怪下官怠慢,可按宫中规矩,臣下也只能在此等候……”

    听到这儿。

    武攸宜淡淡地问道:

    “上官舍人,你方才这番话,本将军听着,倒像是话里有话呀?”

    上官婉儿拱手,恭敬回道:

    “下官不敢。方才的话,也只是想提醒将军,若将军今日来见陛下,位的是昨日府上宣召的旨意,那还是先行回府,等候陛下传召吧!”

    武攸宜嘴角一咧,脸上闪过一丝疑惑,顿了片刻,才缓缓问道:

    “这……是姑母的意思?”

    上官婉儿没有言语。

    只是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而武攸宜眼珠左右乱转,一脸思忖之状,过了少时,沉声回道:

    “若是如此,姑母这是不想见我啊……上官舍人,那就劳烦您向姑母通传一下,就说本将军今日是来归还兵符的,顺便探望姑母,闲话家常而已,绝不会给姑母增添一丝烦恼和不悦的!”

    上官婉儿有些担心,轻声问道:

    “若是陛下不见呢?”

    谁知,这武攸宜,就像是市井之中的泼皮无赖一般,咧着嘴,露出几颗门牙,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姑母若是不想见,那我就在此一直候着。身为侄儿,没在姑母身边侍奉已数不该,若是能在宫门口一边等候,一边为姑母祈福求祷,也算是遥尽一番心意……想来姑母她,应该不会不见侄儿吧!”

    说罢,武攸宜还朝着武则天寝殿的方向遥遥一拜,看上去很虔诚。

    上官婉儿再次行礼,回道:

    “好,那武将军请自便,下官就先回寝殿了,待陛下醒来,自会代为通传,只是,陛下从昨日起心情就不太好,见或不见,难有定数!”

    说罢,上官舍人有些紧张,却不敢表露出来,只好转身往回走。

    此时,不能让武攸宜知道武则天正在生死关头,否则,后果难料。

    刚走到转角处。

    就见到了太平公主。

    “陛下醒了吗?”

    上官婉儿着急追问道。

    太平公主摇了摇头,回道:

    “一个时辰还未到,我只是跟你出来,看看武攸宜这边的情况,希望寝殿那边,母亲已经醒了,这样,就皆大欢喜了!”

    上官婉儿也点点头,回道:

    “希望如此!”

    而此时。

    李正一和薛崇简二人。

    正悄悄躲在另一个转角处。

    已经把方才上官舍人和武攸宜在宫门口的话,还有她和太平公主在转角处的说话,都听入耳中……

    说来也奇怪。

    就在刚才。

    上官婉儿前脚刚出寝殿,太平公主就轻轻地跟在她身后,且在经过薛崇简身旁之时,给他递了一个眼色……

    虽然没有明说。

    但是很容易就能够猜到,太平公主的意思,就是让他们两个也跟在后面,探听虚实。

    简而言之。

    就是对上官婉儿不放心,或者,对武攸宜不放心,也有可能,是对他们两个都不太放心……

    偷听完,李正一和薛崇简不敢在此地久留,抢先一步,回了寝殿。

    不多时,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就迈着沉重的步伐,一同回到殿中。

    见殿内的香快要燃尽,遂问道:

    “老先生,这是第几炷香了?”

    白胡子老头沉沉一叹,回道:

    “这是最后一炷香了……”

    最后一炷香了?

    可现在,躺在榻上的武则天仍在昏迷之中,没有一丝要醒过来的迹象,哪怕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手指头微微动一下,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