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洛阳宫的钓鱼人(二)

    躺在榻上。

    李正一翻来覆去睡不着。

    总觉得,武则天这病来的蹊跷。

    还有,他很好奇,上官婉儿到底和太平公主说了什么悄悄话,以至于二人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达成共识……

    屋内,只有几盏曳曳烛火相伴。

    屋外,还有千牛备身严阵以待。

    闭上眼。

    李正一回想着今日所见。

    武则天很奇怪,但凡是正常人,谁会在晕倒前的片刻清醒里,下令只留一个“医术绝非上佳”的张御医在身边照料?

    难道,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太平公主也很奇怪,这趟进宫,为何要带上他和薛崇简两个人?

    还有,上官婉儿今日的种种表现,都透着古怪和神秘,不像是李正一眼中那个喜欢叫他“臭小子”的上官小姨。

    更像是一个成长在武则天身边的女宰相,没了亲切,多了冷静……

    说起来,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的关系,颇为复杂,远不止君臣。

    首先。

    武则天应是上官婉儿的仇人。

    当年,就是武则天下令把“和先帝李治秘密商议废后”的上官仪全家斩首,只有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躲过一劫,但最终和她的母亲郑氏一道,配入内庭,从此贬为奴籍……

    而上官仪,是上官婉儿的亲爷爷。

    按理说。

    上官婉儿全家都死于武则天之手。

    此仇,应是不共戴天。

    可世事难料,后来的上官婉儿,若没有武则天的赏识和提拔,也成就不了她留于后世的“女宰相”之名……

    此间种种。

    恩情与家仇……

    绝非一言两语就能说清。

    难道……上官婉儿要报仇?

    思量片刻。

    总感觉不对。

    上官婉儿若是要报仇,以上官婉儿的手段,多少年前就可以报仇了,何苦要等到现在,还把太平公主召进宫来,未免有些多此一举。

    无论如何,太平公主自幼被捧在手心里长大,深得武则天宠爱,不可能和一个要杀武则天的人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嗯,这不科学。

    但是。

    看如今的情形。

    确实有几分像“宫廷政变”的前奏,思来想去,就算是逼武则天退位的神龙政变,也并非发生在这一年啊?

    提起政变。

    李正一脑海里浮现的。

    就是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在一场“手足相残,血腥惨烈”的较量之后,登上至尊之皇位……

    难道,有人想效法唐太宗?

    武家,还是李家?

    不知……

    再观眼下。

    尽管李正一知道,历史上的武则天活了八十多岁,并非死于此病。

    可现在,大唐的历史里,平白无故多了一个他,谁也不知道,会因此生出多少变数,也不知,历史的车轮会驶向何方……

    如果武则天,真的于这个时候驾崩,在没留下任何遗诏的前提下,势必会引发李、武两家势力的皇位之争。

    不管最终哪家势力政变成功、顺利上位,另一方的势力,必然就会成为这“新政权”的刀下亡魂。

    毕竟。

    成王败寇。

    此理自古有之。

    想到这里,李正一紧紧地捏住袖中的七音埙,若是明日真的等来宫廷政变,能不能趁乱带他离开皇宫,就看路清言的了……

    本以为会失眠一宿。

    结果,没挡住扑面而来的睡意。

    不多时,便沉沉睡去。

    ………………………

    醒来时。

    已是次日凌晨。

    耳边传来一个侍卫的声音:

    “李郎君,该起了!”

    昨夜,李正一本就是合衣而寝。

    所以,一听到侍卫的声音,立即就起身,连头发也没打算整理,就随侍卫一同前去武则天的寝殿……

    卯时二刻。

    上阳宫寝殿内。

    比昨日,多了一个白胡子的老头。

    且此人正在榻前,为武则天诊脉。

    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张御医也随侍在侧,眼下都有浓浓的乌青,应是昨夜一整晚都守在武则天身旁,没有休息之故。

    “崇简,这老头是谁?”

    李正一蹑手蹑脚地,走到不远处的薛崇简身旁,轻声问道。

    “我也刚到,什么都不知道……”

    薛崇简眼里也透着不解,回道。

    正当此时。

    那个白胡子老头叹了一口气,对太平公主和上官舍人说道:

    “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陛下此症确实棘手,张御医的方子,老夫看过,可行是可行,只不过,还需要一剂药引子方可奏效!”

    “什么药引子?”

    太平公主焦急地问道。

    “就是这个!”

    白胡子老头从药箱里,拿出一个小木盒子,打开之后,沉声回道。

    “这是什么?”

    太平公主追问道。

    “这是节气草,张御医你且去准备,必须要快,否则后果难料!”

    白胡子老头急匆匆地说道。

    张御医领命而去。

    上官婉儿走上前,轻声问道:

    “老先生,是否只要服下此药,陛下就可以转危为安,无虞了?”

    谁知,白胡子老头捋了捋胡须,又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回道:

    “这要看陛下的造化了……”

    太平公主担心地追问道:

    “看造化?”

    白胡子老头点点头,回道:

    “确实如此,陛下已然高龄,又突然中风晕厥,引发旧疾……若此药下去,一个时辰内能醒过来,或可无虞,但若是一个时辰内没有醒过来,恐怕就要准备国丧了……”

    国丧?

    这么严重?

    听罢,太平公主瘫倒在地,眼里有着化不开的浓愁,喃喃自语道:

    “老先生都如此说,看来真的只有等待天意了,希望母亲此番能够化险为夷,尽快醒来……”

    然而。

    李正一关注的重点。

    却是这位白胡子老头。

    方才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的言语之间,都透出她们对这位白胡子老头医术的信任……

    那他,到底是谁?

    片刻后。

    张御医把熬好的药盛了上来。

    然后,和白胡子老头一起,小心翼翼地,把药喂与武则天服下。

    见状,李正一有些担忧,快步走到上官婉儿身边,悄声耳语道:

    “上官小姨,不用银针验验吗?这白胡子老头他……可靠吗?”

    上官婉儿摇了摇头,同样耳语道:

    “不必验,陛下信他!”

    这一刻,李正一与上官婉儿的距离不足一尺,可以清晰地看到,上官婉儿脸上带着担忧之色……甚是真切,不像是假的。

    也是这一瞬。

    李正一突然明白了。

    既然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都如此信任这个白胡子老头,那不出意外的话,上官婉儿昨夜所说的证据,就是这个白胡子老头。

    只是。

    关于这白胡子老头。

    他到底是什么身份,以及她们二人为何会如此信任于他,甚至于敢把武则天的生死,都交到他手上……这些,都还无从得知。

    眼下,武则天服了药。

    紧接着,便是漫长的等待。

    一个时辰,不长,却很煎熬。

    ……

    正等待着结果。

    突然,一个侍卫在殿外说道:

    “禀告公主、上官舍人,武攸宜将军在上阳宫外,求见陛下……”

    武攸宜?

    这会儿,他来此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