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有位老爷爷躺在床上,和身旁的医生非常开心地一起数着数字。王柠自己看不清楚,但又很好奇:“他们在做什么?”

    “那个老爷爷躺在床上,只是做着把手举起来再放下去的动作而已。”若夏看了那边一眼之后小声地说。

    “啊……”王柠微微有些吃惊地张开了嘴,竟然会有这样的训练,也许对那位老人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难办到的事情了吧。

    在医生的指导下,王柠做了许多看起来也相当简单的动作,比如双膝跪在床上,小腿放平,直立上身,举平双手。这些动作若夏全都是能够轻松做到,但换作是王柠,却要在床上摇摇晃晃,异常吃力地保持平衡。

    “这些动作你们可以记一下,就是要做这种要倒不倒的动作才有效果,每天都要坚持才行。”医生对一旁观看的若夏这样嘱托着,“不能跪在太硬的地方,也不能太软,软硬度要适中……”

    在做了一个小时各种各样要倒不倒的动作以后,站立的姿势、走路的姿势全部都要重新学过。在医生的指令下一步一步走到若夏站着的位置的时候,真是有种女儿学走路朝着爸爸走过去的感觉。只要是不能正常保持平衡的动作,全部像慢动作回放一样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医生宣布可以去做下一个项目的时候,大腿和腰都感到酸痛,可以说是起到了相当惊人的锻炼效果。

    另一个项目与针灸时辅助用的电疗有些相似,就是在脑袋上某些穴位贴上连有电线的东西,而后通电。听起来很吓人,不过其实不痛不痒,毫无感觉,呆坐30分钟就可以走人了。

    由于实在没有余钱,又曾经得到过“你安心治病就行,钱你不用担心”这样的保证,王柠向姐姐申请了额外的500元康复治疗费用。似乎是母亲也听说了此事,新的指令随之传达过来:“听说在大学城的医院看病,学校可以报销一部分治疗费用,实在不能报销也没有关系。”

    确实,王柠也从老好人的针灸医生那里听说过,大学城的另外一个学校里也有个和王柠年纪相当的人在他那里长期做针灸,学校会报销一部分金额。王柠和若夏都没听说过美术学院有这样的政策,当时也就不了了之。针灸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治疗的费用就成了每个月固定的一笔支出,如果真的能够报销,姐姐和母亲都没有要把报销的钱要回去的打算,也就是说,如果成功,王柠就会多出一笔收入,这勾起了她试一试的兴趣。

    第一次到医务室询问与医保报销相关的事项的星期三的时候,医务室内的校医一句话就把两人给打发走了:“星期二才可以报,门口有贴告示,自己可以看一看。”

    刚刚好是过了一天,只能等下个星期二。无奈之下,王柠拍下了门口的告示,并让若夏将重要的内容念了一遍。流程可以说是相当复杂,需要纸质发票这类相关证据,并进行多次的审核,申请通过以后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钱也根本没有详细说明。

    说得好听点,这是一项惠民的福利,但事实上,自己的开支想让别人帮忙出点钱,那就需要克服重重困难,闯过众多的关卡。第二个星期二,王柠和若夏又来到医务室,校医并不是同一个人,听了他们的来意以后,问他两人要校医室开的单子,还有纸质发票。

    本来每次结束治疗后直接使用手机在网上就可以完成支付,就是为了这么个纸质发票,两人必须到人工窗口办理,也就排了一个星期的长队。可是校医索取的单子王柠根本没有听说过,门口的告示中也根本没有提到这样东西。

    “你们每次去大学城中医院之前都必须过来校医室,让校医开张单子,说明你们是从校医室转到中医院去进行治疗的。在有这张单子的情况下再去开发票,下星期二再一起拿过来,这样才是有效的。”

    校医的话让王柠和若夏都感到非常崩溃,还要每次去医院之前都过来校医室,根本就不同路,要绕一大圈,可以说是相当麻烦。不过既然已经开始尝试这件事情,连真正的申请报销都还没开始,又怎么能中途放弃?于是照着校医的说法,又增加了更加麻烦的步骤度过了一周。

    星期二又非常平淡地到来,每次开单子,虽然是找谁都可以,但每次都会碰见不同的校医,听见不同的说法。这次两人就差点被新的理由给拒之门外:“你们这些都是十月份的单子,要十一月才能申请的。”

    “能不能先帮我们看一看这些可不可以报销?全部都是针灸的。”王柠非常诚恳地哀求。如果能够事先知道这比较重要的事情,也许就不必在十月剩下的日子还继续着治疗前跑来校医室、结束后又跑去人工窗口排队开发票的过程。到底能报销多大百分比的金额也是很重要的信息,如果说非常少的话,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了,因为所花费的多余时间和这少量的报销费用毫不等价。

    那个校医思考了一会儿,同意了王柠的请求,将她带到了校医室内另一个房间里。一个较为年长的女校医就坐在室内唯一的一张桌子后面,知道王柠的来意以后,先是长篇大论:“如果送到上面去,还要另外审核的,不一定能拿到钱,拿到多少我也不能给你保证……”

    “好好好,您就帮忙先看一看能不能报销吧,行吗?”王柠根本无心去问上面的部门是什么意思,连连答应着,继续态度诚恳地想让她帮忙。

    “我看看,你别着急。”女校医拖着她因为年纪而变得有些尖细的声音,慢条斯理地一边扶眼镜一边一张一张地对照单子和发票,看上面的日期和内容。过了好一会儿才不耐烦地得出结论:“你这都是针灸的啊?”

    “是的,能报吗?”

    “这当然不能啦,针灸是属于养生的,养生不在报销内容的范围内。“女校医用理所当然的口气回答着。

    “好的,谢谢。”将发票和病历收好,走出校医室的时候,王柠居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以确定不需要再每次过来开单子也不需要再开发票了。这真是非常能鼓舞人心的话,想让别人帮忙付钱,总归是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