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皇太子显得很震惊,还带着点忐忑, 但宝玉知道便宜姐夫杜承业没有恶意。相反, 皇帝真的是满心担忧, 因为就在一炷香之前,鲁王府长史入宫报喜, 鲁王府上孺人生了个儿子, 鲁王妃也有孕了。

    眼看着齐王长子、也就是皇帝的皇长孙将满周岁,而鲁王亦有子,作为嫡长子的东宫膝下尤空, 这就显得格外扎眼。也就由不得皇帝着急,杜承业倒没往别的地方想,他这个长子一向循规蹈矩, 对女色上也不是很上心。

    既然如此,那就是东宫里包括太子妃在内都不太得他的欢心,皇帝就想, 再给儿子寻几个官宦人家出身的姑娘?儿子性子有些闷, 这样的话, 得告诉皇后, 寻活泼些的, 至少先生个孩子啊!

    汉武帝年将而立膝下荒凉的时候,连他的舅舅田蚡都去和淮南王眉来眼去, 对于一个皇储来说, 不能生孩子基本要和不称职划等号了。更别说因为古来多少没儿子的皇帝, 身后事都是一塌糊涂, 杜承业怎么也不希望自己儿子这样……再说,现在这个情况,也不代表杜竑就是有问题不是?

    自家孩子嘛,总要先在别人身上找找原因,所以皇帝就发出了这个灵魂拷问。

    “没、没有啊父皇。”皇太子急急摆手,他大概能猜到自己父亲想做什么,可杜竑不想用这种办法,将其他无辜的女孩子拖进东宫来为自己遮掩。“太子妃虽然性子板正也是讲道理的人,她还说让两个孺人多服侍儿臣,她们都挺好的。”

    皇帝叹口气,太子不好色当然是好事……他迟疑着,太子也不说话,殿中气氛登时有些凝滞。杜竑的目光就看向了宝玉,而皇帝顺着儿子的目光也看向了贾宝玉。

    宝二爷想哭,我这真是躺枪,你们爷俩看我干什么呀!

    杜竑觉得自己给对方添麻烦了,此刻硬着头皮笑道:“父皇,子嗣之事自有缘法强求不得,再说儿子还年轻,或许贵儿来迟啊。”

    “……罢了,你说的也有理。”皇帝收回目光,他想到了另一件事,如果现在赐女人给东宫,岂不是说皇帝操心太子的子嗣问题,到时候不一定引来什么议论,暂时还是顺其自然罢。

    末了父子谈完了正经事,皇帝突然道:“明年是国朝立国一百五十年,朕和上皇商量过,打算派你去金陵祭祖。”

    杜家先祖是江南人,祖坟在金陵,杜竑作为皇太子前往也是名正言顺。皇帝接着道:“到时候,你也要一路遍观两岸风气,看看沿途各州县是否安居乐业。”

    “是,儿臣明白。”

    皇帝点点头:“朕会派侍卫亲军随行,就让,嗯,就让杜煦那孩子领队好了。你且去罢。”

    看着皇太子离开的背影,宝二爷莫名觉得,这趟差事恐怕还有自己的事儿……果然,皇帝也给了他一官半职,让他作为副手帮助杜煦挑人。这个挑人主要是贴身护卫皇太子的侍卫了,而不是大队人马,那个朝廷自有典章前例可循。

    “圣人是不是觉得,你长了一张神行太保的脸?”荣府宝玉书房,黛玉如此感慨:“要不然怎么一出差就想起你来呢?”

    多么一针见血,多么痛的领悟,宝玉捂着心口,皇帝大概觉得他年轻、又是勋贵子弟,该多多历练,将来为太子保驾护航。我真是谢谢您的赏识了,宝二爷的心好累,他才回京多长时间啊,又要出门……

    瞧他这样,黛玉也有些不忍心:“好歹是明年三月才走,你正好借着挑人的机会歇上一阵子,想来那位杜煦将军也不会计较。”

    “话是这么说。”宝玉揉揉脸,向黛玉做了个鬼脸,把她逗笑了。他看着自己的妹妹:“你从前……”

    黛玉有些奇怪,干嘛话说到一半就不说了,她看着宝玉,宝玉也在看着她。然后就见宝玉笑了一下:“这两年你没病过,我看养的还好,小心些冬天,别着凉。”

    “知道了。”黛玉翻找一阵,将一本很普通的册子递给宝玉:“这是之前抄录的山东以南,直到金陵的官员名单。你提前看看。”

    宝玉将东西接过来,薄薄一册,翻开一瞧,里头记录了当地官员的举业、座师,履历。可谓是面面俱到,有些还有标注,比如这个山东某知府是黛玉先父林海的同年。林姑娘格外的记录一下,当初父亲在世,还在家中礼单上见过这个名字。

    “你还留着家里的礼单。”宝玉赞叹,这大概是最容易被低估的东西,毕竟常常会被视为无用。实际上礼单往往能够捋出一个人的人际交往个关系。比如这位知府,和林海就是同年,关系不远不近。因为他送的东西也只是很常规,并没有显得格外亲密,非要定位的话,大抵是熟悉的同门。

    这样划分亲疏远近,在头次见面的时候做好准备对自己显然是有利的,宝玉翻着这本册子,向黛玉竖起大拇指:“妹妹果然仔细。”

    “也不都是我,三妹妹也帮着我写了不少。”黛玉坐在宝玉对面,她捧着暖炉:“有件事我我觉得还是该让你知道,三妹妹也是这个意思,只是你一直忙着,没腾开功夫。”

    宝玉哭笑不得的看着她:“咱们之间还用得着这样迟迟疑疑吗?想说什么就说呗。”

    “你发没发现,琮哥儿和环哥儿走的非常近,他们哥俩和兰哥儿下了学没什么往来。”黛玉索性直说了:“还有,族学还是要重开,郦先生却不打算过去教书,二舅舅也在犯愁。”

    宝玉放下那本册子,态度认真起来。黛玉继续道:“那日舅舅去老太太那,我也在。老爷的意思是,男孩子渐渐长大了,也不好总在府里上课。再者说两府周围都是族人,若总放着不管,更不妥当。但郦先生说,府中眼看着女孩子更多,需要读书教导。他如今老了,只想给哥儿们启蒙,教姑娘们读书即可,不想太操心。”

    “不瞒你,我想请郦先生做我的幕僚。”宝玉耸耸肩:“虽然现在还少有重大事件请他参谋,可让他只是去教族人读书,的确大材小用。”

    “这个先放下,老太太倒是觉得郦先生说得对,为家中姑娘们寻个郦先生这样的师父不容易。但是,老爷那边,如果一时半刻寻不到合适的人,恐怕还得让他去暂代一段时日。”黛玉笑道:“反正呢,你得想想办法。”

    “成,”宝玉叹口气:“谁让我要用人呢……不如直接去问问郦先生好了,看看他有什么推荐没有。”

    郦匡失笑:“若是去年你问我,我当然要告诉你我离京多年并不认得什么人。现在嘛,倒是有些好人选。”

    “您觉得哪个合适,不妨告诉老爷。”宝玉笑道:“这样也省的老爷烦心,您不知道,我那位父亲身边的清客都是溜须拍马之辈,说说便宜话儿还行,其他的指望不上。”

    贾政身边根本没个靠谱幕僚,有点风吹草动,他们一个个比谁跑的都快。贾宝玉回忆一下当初那群食客幕僚的丰功伟业,心中冷笑,早晚给他们清理出去!

    转眼又是一年,如今贾宝玉坐在书房围炉烤火,顺便读书的时候,心态就平和了不少。这三年来他忙的脚不沾地,虽然嘴上说自己累得想死,但如今看看成果还是蛮让人愉快的。他本人就站在帝国权利中枢的身边,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如果治理国家。

    而黛玉马上出孝,也能带着她出去见见世面,伊内斯说那个会修机器的工程师也该回来了,找个机会让他送信去广州。家中风平浪静,一切向好的方面进展,宝玉伸个懒腰,舒服的哼哼几声。

    今日休沐,他在家穿的像个红包。宝二爷索要红色袍子的时候,晴雯吓了一跳:“二爷不是不穿大红色了吗?”

    “过年了,喜庆喜庆。”宝玉如今看见红色倒没那么烦,他心态良好,觉得自己不必非得用什么深沉的颜色让自己压住场面,随意些正好。

    书房外面都是笑声,贾琮和贾环不知道在玩什么,他书房榻旁的窗户是玻璃的。宝玉擦擦玻璃,靠在榻上向外看,贾兰也在,只是这孩子远远地站着,也不说和两个小叔叔一起玩。

    “兰哥儿!”宝玉打了个寒颤,外头还是挺冷的,他站在廊下一开口就是一口白气:“过来一起打雪仗。”

    叔父叫他,贾兰跑到宝玉跟前,迟疑着说:“侄儿还得念书呢。”

    “哈哈,郦先生都给你们放假了,读书也不急在一时。”宝玉拍拍他的后背:“想玩就去罢。”

    兰哥儿看上去想被什么东西套住了似的,脚在地上蹭来蹭去,最后一脸纠结的和宝玉说:“二叔,放假了我也得读书,娘让我去请郦先生划了要读的书,我还得回去呢。二叔,侄儿回去了。”说罢,就蹭蹭的跑了。

    那边的贾琮一直看着他们俩,看见贾兰跑走了,他才过来宝玉身边,还被贾环背后偷袭用雪球砸了一下。“二哥叫兰哥儿来玩了?”贾琮无奈的摊手:“他才不会来,我和环儿也叫过他,又一次他还来了。可第二天就眼睛通红,据说是大嫂子念叨他贪玩不好好读书……”

    看吧,当你觉得天下太平的时候,总会有什么事打消你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