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表妹自是不错,可薛家不止她一个, ”元春不容置疑道:“如今既然住在咱们家, 太太照顾一二并为不可。如今舅舅在外, 他日回京,还是应该请舅舅出面管教一二才是。”

    这就是很重的话了, 王夫人闭嘴不再说话, 元春无奈的和祖母对视一眼,她娘这个性子,真是多少年不变的。

    毕竟在宫中, 邢夫人也不愿这次见面给娘娘留下什么坏印象,她担心自己被沾包,回家贾赦找茬。于是, 邢夫人笑道:“说来咱们宝玉这回立功,他又小,将来什么样的姑娘娶不着?”

    这话好听, 虽然老太太心里已经定好了两个玉儿的事情, 可既然王夫人拐弯抹角的提起宝钗, 此刻邢夫人递上的台阶就很好用。而二太太毕竟是宝玉的亲娘, 此刻马上想到了一件事:上皇膝下, 可还有几位云英未嫁的小公主呢!

    不过她们是外臣家眷,这种念头在心中一闪也就罢了, 哪个长了脑子的正常人也不会将念头说出口。

    送走三个女人, 元春看着窗外残雪, 方才祖母、母亲和伯母的话在心中翻滚。抱琴捧着暖炉, 身后跟着端茶的小宫女,看见元春坐在窗边发呆,赶紧过来道:“您怎么独个坐这了,多冷啊。”

    这是跟了她快二十年的大丫鬟,一贯得力又能在她面前说上话,元春一笑:“就你管得多。”

    “娘娘的身子是最要紧的。”

    抱琴原是习惯的说上一句,可谁知这句话又触动了元春的愁肠,方才祖母临走之前悄悄叮嘱自己,膝下要有个孩子才好。是啊,以色侍人不能长久,从来只听说女人被始乱终弃,什么时候听过孩子色衰爱弛的!

    唉,然而生孩子这回事,纵然最近皇帝常往自己这里来,还要看缘分罢。

    “宝姐姐?”

    黛玉正和紫鹃出来散步透气,前段时间天冷,她也不敢出屋,只和姐妹们在房中投壶为戏。今日阳光甚暖,黛玉强拉紫鹃出来走走,却不想遇上了宝钗。

    薛姑娘脸色不佳,脚步匆匆像要往凤姐那边去,冷不防听见黛玉叫她,一贯冷静得体的宝姑娘有些懵。好容易反应过来,她赶紧笑道:“妹妹今日出来散步吗?也是,瞧这天气多好。”

    “是啊……”黛玉看她一脸着急,于是说道:“宝姐姐有事?那你去忙吧,妹妹也不耽搁你了。”

    若是放在往日,以薛宝钗的为人必定会陪黛玉说笑一阵,可今日实在是……她歉意的一笑,又带着莺儿往凤姐的院子去了。

    “姑娘,宝姑娘仿佛有什么大事呢。”紫鹃低声对黛玉道。

    黛玉摇摇头:“她不肯说,想必难说出口,我们就不要刨根问底了。”

    主仆二人走走停停,看了梅花、又看了新种的小松树,一路来到了宝玉的内书房。黛玉站在院外叹口气,不知道宝玉哥哥什么时候回来,他在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就像身边的兄长一样。突然离开几个月,还真有些想念他,何况……他在家的时候,府中好像空气都没那么闷得慌。

    不知书房里需不需要清扫,进去看看吧,黛玉想着走进了院子。

    “林姐姐!”

    是贾环和探春姐弟正在院中射箭,宝玉临走前特地叮嘱,这个书房和院子让弟妹们过来照顾,不准下人随便出入。所以每隔几日,他们姐妹总会有人过来看看,打扫检查一下,今日探春姐弟俩早了一步。

    “林姐姐一起射箭啊!”探春也邀她一起,黛玉没犹豫就将手炉交给紫鹃,挽起袖子,挽开探春的短弓。

    “好!”正中红心,贾环忍不住叫了声好。探春一瞪眼:“你别光给林姐姐喝彩,瞧瞧你那箭射出去,只贴了个红边。”

    贾环一吐舌头,拎着小弓跑了,后头两个姐姐都忍不住发笑。黛玉笑道:“环儿倒是比初次见面的时候活泼多了,听郦先生说,他和琮哥儿读书都不错。”

    “是啊。”黛玉都这么有感触,何况是亲姐姐,探春深以为然的点头:“说来,环哥儿能有今天,能跟着好先生读书,习武练剑,都要谢谢二哥哥。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两个人沉默一会,“对了。林姐姐过来的时候看见宝姐姐了吗?”探春问道。

    黛玉顿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她说看见宝钗脚步匆匆不知要去向哪里。探春长出一口气,既然黛玉不瞒她,三姑娘也要投桃报李。

    “薛家表姐脚步匆匆,是因为薛家大公子又在外头惹事了。”探春告诉黛玉:“太太随老太太入宫探望大姐姐,薛姨妈好像是今早才得到的消息,可太太不在。只好让薛表姐去找琏二嫂子,想求琏二哥说句话。”

    黛玉闻言皱眉,她是知道薛蟠为人的:“那,琏二哥会管吗?”

    “……不知道。”探春干脆的说:“他……外头那件事正焦头烂额,如今府中姐姐封妃、宝玉哥哥立功,不管是大老爷还是二老爷,想来不会愿意为薛家出头罢。”

    黛玉却有些悲观,也可能他们会觉得小事一桩,荣国府风头正劲,管一管也无妨。林姑娘真的不乐意,宝玉的努力被人这么作践,用在这种烂事上头。

    探春看她眉头微蹙,赶紧笑道:“再说,薛家那位究竟惹了什么事情,咱们也不知道。说不定真的是小事情而已,若真的兹事体大,老爷们也会过问的,林姐姐别担心了。”

    黛玉并未真的将此事放在心中,归根结底若是事情太大,荣国府不会管;而若是事小,哪怕麻烦一些,而荣府管了,等到宝玉回来,事情也可由他解决……

    由他解决,黛玉微微叹气,不由他又如何。难道让自己来解决吗?连出个院子都不得。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宝玉携军士从前线返家,因为之前已经派茗烟回来一趟,荣国府众人都在家等着他。这还是宝玉头一回感受到什么叫,大开中门、欢天喜地,而下人们对宝玉也不再像从前一般。

    瞧瞧他们的眼神,宝玉心中嗤笑,过去是畏惧,现在呢?宁可顶着自己的冷眼,也要围上来献媚。一口一个宝二爷,叫的比亲孙子都亲热。

    “宝二爷回来了!”如今丫鬟们嘴里也改了词,怎么也不肯再叫宝玉,赶紧打帘子请宝二爷进去。

    宝玉迈步而入,还不等跪下,老太太一叠声的将他叫到身边,一把搂住,心肝肉的叫着。二太太也跟着拭泪,瞧这一屋子女人,宝二爷头疼,不知道还以为我死而复生了呢。

    “瞧瞧宝玉黑瘦了,”连邢夫人都跑来凑热闹:“果然如老太太说的,出兵放马哪有那么容易的。如今得胜归来,又立下功勋,这次一定要好生在家养一养。”

    史太君这会瞧着大儿媳顺眼多了:“你大伯母说得对,借着这个机会要好生修养,好了,去给你太太见礼。也要谢谢你二嫂子,她可还惦记着给你准备喜欢吃的菜呢,然后就去前头书房罢,你父亲还在前头等着你呢。”

    怪不得姐妹们不在,弟弟们也不在,前者大概在郦先生那读书,后面俩恐怕就在贾政跟前“罚站”。真是小可怜,宝玉向母亲和伯母行礼,又谢过凤姐,就从荣庆堂告别往前院去了。

    “总之,你们两个好生读书,要么去考试考出个名堂,要么将来习武搏个出身,不可堕了祖上威名,晓得吗?”贾政总算说完了,大概觉得嗓子干,自己喝了口茶。

    下首三个小的也松了口气,最不老实的贾环和宝玉挤挤眼睛,宝玉却发现贾政捧着茶杯往这边看,赶紧闪身站在弟弟前面,抱拳道:“老爷教诲,儿子们都知道了,弟弟和侄儿还要去读书,让他们先去罢。”

    贾政瞥了他一眼,这才点头应允,三个小的告退出去。政老爷又换了副形容:“老太太还不知道,这次你回来,过后还要回到前线去吧?”

    “还不好说。”宝玉想到这个叹道:“大将军照拂我,原本以儿子的战功,并不一定非得回京受赏。大将军想我离家日久,还是打发我回来了。”

    贾政问道:“说到这个,黑水城大胜,朝中纷纷猜测北狄必要报复……”

    宝玉摇摇头,他并没有听说这个,实际上他也奇怪,北狄百余年来连有英主,发展的很是不错。否则当年大魏太宗皇帝也不会与他们和谈,如今听到黑水城大捷,北狄上京居然毫无消息,奇哉怪也。

    按理来说,这种山雨欲来却未来的时候,大将军孙朴更应该严守宁武关,并严令周围各个关隘小心行事,以免北狄报复。如冯应这样熟知情况的将领,更该留在宁武,以防不测。

    可这不是没出事嘛,皇帝又来了兴致,一定要让他这个大将军将黑水城之战的功臣派回京中。就连贾政心中也是明白的,不过因为黑水城乃是今上登基之后的头一个大捷,政治意义高于一切。只要北方前线没有被击溃,这场表彰有功之臣的召见势在必行。

    贾政想得出神,宝玉就道:“说起来,晚些时候儿子还得去驿馆,冯将军和杜兄都在那边,我也不好一个人跑回家里睡觉。”

    政老爷下意识点点头,随他去了。宝二爷陪着老太太吃了饭,收拾些衣物,趁着天色未黑的时候离开荣国府,他没有想到,驿馆却又贵客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