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真是抱歉了,吴二哥。”宝玉连连道歉, 吴让一挥手:“你我还说这些做什么, 是殿下留下你了吧?我找你有事, 其实也关于殿下。”
两个人骑着马走在朱雀大街的路上,如今尚未到下衙、散值的时候, 只是他们俩没什么事提前离开而已。宝玉见四周除了两人的跟班随从之外并无他人, 就示意吴让可以说事了。
“我是想托付你,若是东宫提到我们吴家的时候……若是提到选妃之事提到我们家的时候,”吴让艰难地说道:“还求兄弟替我们说两句好话, 转圜一二,免得东宫有恶感。我父亲也想别的办法,让贵人们打消这个念头。”
宝玉握着缰绳的手握紧了, 险些勒马停下,他低声问道:“难道府上也掺和进去了?”
“没有!”吴让烦躁的说:“若是掺和进去,我就不张这个嘴了为了避免嫌疑, 前几日的那场游宴都父亲都没有允许我几个妹妹参加。原本我也没想到, 可之前上皇召见, 话里话外夸我克绍箕裘, 还说什么若是悼太子和敬肃皇后看见我们吴家这一代如此出色也会高兴的!”
他的情绪愈发激动:“还问我有几个妹妹……我不想这样!”他的声音大起来:“我不想这样, 不想让我的妹妹和、和那屠夫案上的猪肉一样任人挑来选去!若是将来她们成婚,是大哥和我帮着她们择婿, 是我们去挑, 我……”
他没能说完, 因为贾宝玉从马鞍上站起来堵住了他的嘴, 然后他惊讶的发现吴让眼睛都红了。
后头的随从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宝玉捏着吴让的手:“吴二哥和我去一个地方吧,我自己的地方,走罢。”他把吴让带去了自己的那个小院子,伊内斯并不在,在京城中住了几个月之后,他最近开始与原本就在京中的一些传教士有了来往,当然也对传教这件事的难度有了相当的了解。
两个人让随从散去,各自只留了一个人,打发他们去买菜买酒,之后两个人坐在院子里喝酒聊天。吴让也发现了自己方才失态,他闷不吭声的喝酒,宝玉也不说话。
贾宝玉并不着急,他直觉这是他和对方友情更进一步的时刻,吴让今天有强烈的倾诉需求。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吴让可能憋了好些年,他需要一个安全的倾听者,家里人不行。既然他没有对杜煦说过,又没见他有什么其他朋友,大概也只有自己了。
“你哥哥去世了吧?”吴让似乎有些醉了,也可能他的心境不能忍受安静的空间,不过他并未希望宝玉回答,他自己继续说道:“挺好的,像你这么出色,你哥哥心里也会不舒服的。”
宝玉回想一下记忆中已经模糊了的贾珠大哥,觉得他应该不会,可他并没有反驳。眼看着吴让狠狠地又灌进去一杯酒,然后才叹道:“如今都说我是祖父的爱孙……啧,他们怎么会知道,当年祖父在世的时候,最疼的是我大哥。”
“令兄?”宝玉想了一下:“老城阳侯长孙,是如今的侯世子吧?我记得好像没有出仕?”
吴让摇摇头:“他不是世子,我父亲更偏爱我,觉得我才是将来顶门立户的栋梁才。不怕小兄弟嘲笑,曾经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因为祖父偏爱大哥,我就更加的孝顺父母。而且长兄虽然温柔敦厚,却才具平平。”
对方的口吻苦涩起来:“原本兄长是读书的,可连续考了两年,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最后做荫生去了国子监。你也应该知道,荫生入监,只要通过考试亦可为官,偏偏我大哥又没考上。这个时候,他已经娶亲了,我也开始入仕,受到了上皇的看重。”
“父亲迟迟不肯为兄长请封,原本母亲对我们兄弟都是一样的,可最近态度也变换起来。”吴让放下酒杯:“好像连母亲都觉得我对世子之位有所图谋……长兄对我一如既往的好,可还有嫂子,亦是世家出身。也就是你年纪小,没人对你聊起这些,其实外头已经很多人说我想取而代之做世子了。”
宝玉眨眨眼:“那和为太子择妻有什么关系?”
“呵呵,上皇召见我流露出想让吴氏女为太子妃的想法,若是吴氏女真的成了皇后,且不说我的某个妹妹会活的多艰难。”
吴让盯着宝玉:“我家里更按不平了,我父亲甚至会逼迫我大哥自己说让出世子位之类的话。我不能让事情发展到那个地步,其实我也和父亲谈过,他也明白,吴家的女儿未必会讨太后和皇后的欢心,而与太子相处如何又太虚幻了。父亲一直都想将吴家身上的外戚味彻底洗下去,我亦如此!”
原来如此,皇帝本人对城阳侯家态度平平,只是觉得吴让可用所以用他。而太后、皇后很难说对敬肃皇后家的女孩子有什么态度,到时候太子会如何对待吴家的女孩子也不好说,何必冒这种风险。再说吴让还顾忌着家里,这份心地倒也难得。
“上次一道出去打猎,”吴让看宝玉一直没说话,怕他多想,是以解释道:“杜煦弄出那档子闹剧,当时你第一时间挡在太子身前。不止我看见了,太子更看见了,难道你没觉得他对于愈发信重了吗?”
宝玉张着嘴,他都要把这事给忘了,当时他只是担心万一真的是谋刺,太子出事他自己也脱不了干系,放手一搏而已。没想到,那场闹剧倒把他给显出来了,宝玉无奈而笑,之后对吴让点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帮他。
这样一个重感情,私底下宁可自己受点委屈的人,总不会是贾雨村那种见利忘义之辈,宝玉突然想到或许对方在婚事上迟迟不决,也与世子之位的归属有关。他就这么直来直去的问了,吴让捏着酒杯苦笑,最后默默承认。
“对,什么我现在不想成婚只是借口……是我父亲想为我选择一个不比嫂子门第低的女孩子,甚至动过心思让我干脆尚主,唉。”
宝玉真的有点可怜吴让,和兄长感情不错,可父亲一心想让可以光耀门楣的次子袭爵,夹在中间也真是难为他了。宝二爷只能劝吴让:“车到山前必有路,一定有办法的。”
吴让在这小院子里喝的酩酊大醉,宝玉和吴家的随从一起将他放在马上,一路看着他回家。半路上还碰到了从教堂回来的伊内斯,之后宝二爷也带着一身的酒气回到家中。
天色已晚,命人和老太太禀告一声之后,他换了衣服又听到了紫鹃的声音:黛玉请他过去一趟。
“我觉得抄这些东西其实挺蠢的。”黛玉让紫鹃守在外面,说出了这句话。
宝玉觉得自己受到了暴击……这这这,妹妹你嫌弃我蠢?不是,这话从何说起了。
黛玉没理他委委屈屈的表情,继续说:“昨日我写着突然想起,我们不是想要发现这些官员升迁调动、赏罚、处分有什么关系吗?既然如此,这样机密的东西,何必再抄一份平白添风险。不如我们现在只看哪些人和哪些人有关系,记录那些不就好了吗?以后再有需要记录的重要人士,到时候一并添上。”
宝玉觉得自己是头蠢驴……他太担心这些资料丢失或者出了什么脏污的问题,完全忘了光有这么一份、两份,甚至更多遍的抄写,不过是让自己铁板钉钉的“偷拿吏部档案”,对想做的事情本身完全没什么帮助。
“你说的对,是我犯蠢了,应该照你说的做。”宝玉叹道:“然后你记录下来,我再将这些档案藏起来……藏在你的庄子上。对了,最近你见了林管家他们吗?”
“见了,之前你在东宫当值的时候,林管家媳妇来过。”宝玉一听才放心,黛玉和外头的联系是不能切断的,怎么也不能让她孤立无援。说到这个,自己能到处走而黛玉不能,真是……
外头不知谁的脚步声,门口的紫鹃不一会打帘子进来道:“姑娘、宝二爷,琏二奶奶诞下位姑娘!”
黛玉尚可,宝玉想了想今日的确是七月初七,可女人生孩子从发动到生下来得有些功夫,怎么半点都没听说。来不及想这些了,宝玉拉上黛玉一起去老太太那边贺喜,顺便听正好过来请安的后街不晓得哪位族亲念叨:“东府之前生了位姑娘,如今府上也生了位姑娘,想来是先开花后结果,一定是祖孙满堂。”
老太太也是一脸笑容:承吉言了。
看见他们俩过来,那族亲就告辞了,而老太太拉着黛玉左看右看:“瞧瞧玉儿,如今气色可真是好,瞧着身子也比从前好多了。”满嘴夸上了黛玉,宝玉凑在旁边就问了一句,怎么凤姐姐生孩子生的悄无声息的。就看老太太的脸撂下来,宝玉一凛,这是有内情。
“你去问问你太太,她就在那边呢,别在这说,污了我和玉儿的耳朵!”
要知道宝玉和亲妈都有小一个月没见面了,他怎么好去见母亲八卦这种事。眼睛一转,宝二爷将黛玉在老太太这,一溜烟去了前头书房,有个人一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