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离开骊山以后

    尽管整个过程很有些周折反转出乎意料, 但富骊山庄的这场闹剧最终以平安救回被劫持的公主殿下并且意外觅回失踪多时的皇帝陛下就此宣布欢喜告终。

    这本是一个值得举国同庆普天同喜的大好消息,可是此趟营救行动的人员损失之多、那些隐藏在背后不可道人的秘密骇人之极, 一时半会说不清,也实在是不好说明。

    刚刚从骊山脱险归来的君臣等人可想不到,有关贵太妃以及宣平公主阴谋设计陷害国师绑架谋害当今圣上的消息早在坊间迅猛传开,不出一日便已如火如荼地烧遍整座京城的大街小巷。

    尽管好面子的皇帝很想给这桩丢人的皇家丑闻下封口令, 可当日在场的人太多,就算他能够堵住明面上的每一张嘴,却堵不住背地里众口悠悠。

    于是, 得到证实的传闻迅速引起轩然大波。拥护皇帝的臣民对贵太妃及岑萱二人谋害皇帝窥视皇位感到震惊之余, 还对二人弑杀骨亲的冷血之举倍感寒心。而拥护国师的臣民俨然心如定海针,狠狠吐一口恶气的同时,国师高大上的英伟形象再次荣登一层楼。

    除此之外,平日里针对的结仇的这时候见贵太妃垮台了, 纷纷一拥而上落井下石,不遗余力砸石头,就是要趁你病要你命,怎么凶残怎么来。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那四大家族。由于往昔皇帝顾念母子之情时常对这位母亲多有回护与容让, 以至于这些年来贵太妃权势越来越大, 频受打压的四家实在步步为营, 简直压力山大。

    其中众人皆知, 昔日光辉高大的闵家早已沦为贵太妃跟前的一条狗。自从贵太妃野心败露之后, 从前看不顺眼闵明华的这时候也想趁机来个群石暴击, 打得他满嘴掉牙……

    可偏偏就在这时, 作为四家之首的姜家却站出来维护他。

    据闻那位已被公开确认下任姜家家主且时任专司刑狱案事的大理寺卿的姜衡姜大人隔日上朝,立刻举证推翻数年前的闵家旧案结果,要求重审。

    原来这位大理寺卿多年以来一直利用职便暗戳戳搜罗证据调查冤情,这回正是逮准贵太妃落难之机翻案重审。占据大理寺主场的大理寺卿所拿出来的佐证可比上一回翻案要清晰明了得多,而且条条罪证有力有据,矛头犀利无法反驳,直接指向了那位曾为此案翻过一次的贵太妃。

    而就在此时,闵明华也拿出了他潜伏贵太妃身边多年所拿到的种种罪证,与大理寺卿姜衡两人一唱一合,只恨不得立马就把贵太妃给掐进十八层地狱里头去。

    诬陷国师谋害皇帝,动摇社稷为祸国家,如今再加一条诬害国栋忠良,贵太妃的罪条加起来大抵能够抄家灭族十来回吧?可谁让她肚皮本事,生的是个皇帝呢?如今朝野内外人人都在翘首以盼,看那贵太妃会有什么下场。

    至于曾为贵太妃所用的闵明华也用行动证明自己,证实自己多年以来的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当然这或许能够感动一部分人,而且闵家冤情由姜衡亲自洗白之后,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姜家与闵家指不定早就里应外合,往昔那副毫不相干的死德性通通都是装的吧?有了姜家这个后盾,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闵明华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可,却不可能一下子就说服得了绝大多数的吃瓜群众。

    这时候具有超高权威的国师发声了,国师亲自表示了对闵明华的信任,从前故意外出不合消息,正是为了方便他的二师兄取得贵太妃信任并与之周旋。

    官方发言一出,墙头草顷刻倒戈,风向大变的形势下,闵明华乃至闵氏也将逐渐受到大众认可,重新步入正轨走向全新的正途。

    当然,没有什么事能够一步登天,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论如何,接下来朝廷恐将面临一场大换血。毕竟像吴将军、御史大夫这种明显偏靠贵太妃的朝臣还有不少,而贵太妃一手操控的后宫内苑一如张福这样心怀鬼胎的假忠良真眼线绝对不只一两个,要想彻底斩草除根除根,这条路还很长很远。

    那日出了骊山,皇帝等人一干君臣带着互咬互撕的贵太妃与宣平公主返回宫城,白芷自是带着凉凉马不停蹄地返回了国师楼。

    他们原来的住所白皓院此前被炸毁烧成一片废墟,白芷命人重修庭院,自己则带着凉凉搬去了就近的院落暂时落脚。

    自从凉凉晕血倒下以后,她又一次陷入昏睡,怎么叫都叫不醒。不过这次的体征比上次要好,不再手脚冰冷心跳减速,就这么躺在床榻上,怎么看都只是在睡一场囫囵觉。

    这日庭外飘雪,国师楼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白芷走在廊道望向外面漫天飘飞的雪,方觉时间飞逝,又一年过去了。

    过了年,便是他成为白芷的第七年。

    而距离他找到凉凉并将她留在身边也差不多快七年了。

    七年。

    白芷心中默念,重新启步。

    皇帝赶巧,挑了今日初雪来访国师楼。自从上回微服出巡直接被人绑了去,如今皇帝稍有那么点动作,朝中百官严正以待,特别重视。

    国师楼却不然,自从皇帝上回失踪被赖在了他们头上,国师楼的人可一点不稀罕皇帝大驾光临,别没事又被绑架了,这回可别又算到他们国师头上才好。

    身为国师的白芷表现出应有的大度,大大方方听完柳的禀报,准备晾他个把时辰再去请喝茶,于是国师大人悠然行在曲廊中,准备去给凉凉加被子。

    下雪了,还记得那丫头刚到国师楼的第一年刚下雪的时候,就因为夜里冷得辗转难眠,冻着手脚哭着跑来敲他门的。

    记忆还如昨日,却已经过去了七年。

    白芷出神地走过这一路,待到凉凉房门前,却见两人正扭打一起……

    这个形容不太确切,试图拦着去路的皇帝被谢染泠一巴掌呼出大老远,因为背对这边,白芷看不见谢染泠的脸,仅仅听见略带哽噎的声音,恶狠狠道:“不要再来找我了。”

    谢染泠转身之时,白芷看见她并没哭,只不过表情比哭还难看罢了。谢染泠转身离开之时已经注意到迎面而来的白芷,不知是难堪还是窘迫,她什么也没有说,低头从白芷身侧擦肩而过。

    白芷回首看了会儿她匆匆离去的背影,再看一眼不在会客厅好好喝茶,非要跑来这种地方来挨揍的皇帝:“本座不记得有吩咐下人把你带到这里。”

    言下之意,你跑到人家的地盘还不老实待着,到底乱跑是想被扫地出门吗?

    皇帝的脸颊正挂着红通通的五指山,难得的是他竟没羞没脑没有发脾气,一点不像他的暴脾气啊?白芷淡淡瞥了一眼那张恍惚的脸,再看那半开的门扉,心中叹息:“进来吧。”

    室外不比屋内,地下烧有地龙,屋子里面暖洋洋的。白芷进屋之时看了眼火盆,银霜炭烧得正旺,看得出来新添不久。

    那日谢染泠在富骊山庄也是遭了不少罪,幸运的是皇帝一路很照顾她。从暗道出来之后,谢染泠告别了一路照顾她的皇帝,跟随白芷一同返回国师楼。

    在暗道里头出生入死的两人也算建立了不错的感情,虽然不至于一下子情深意切,但彼此都已经撇开成见放下过去,临别之时两人的互视一笑很多人都看在眼里,姜衡回家以后还曾跟他爹说谢家怕是又要飞升了,当心得罪不得。

    结果今日可好,一上来就打架,若是让别人瞧见了,只不知又得编排什么不是。好在看到的不是别人,是白芷。

    “染泠心情不好,若有失礼之处,还望陛下体谅。”白芷来到床边把凉凉垂在榻沿的手掖回被子里保暖,看来谢染泠应是正在给凉凉把脉,皇帝的突然出现把她吓着了吧,连把脉的手都没能放回去。

    皇帝站在门槛前沉默了许久:“……她的暗卫伤得很严重?”

    白芷回眸看了一眼杵在门口也不晓得关门的皇帝:“麻烦把门关了,冷。”

    皇帝愣了愣,皱眉把门阖上,又揉了揉被打的脸颊,这会儿还火辣辣的,疼。皇帝不知道究竟是脸疼还是心疼,他撇嘴兀自嘀咕:“又不是朕害的,不就是个暗卫而己……”

    白芷坐在凉凉榻前的靠椅上,目光平静地盯着眼前熟睡的脸庞:“国师楼出事当日,染泠的暗卫兰误以为她身陷火海,不顾性命安危冲进去救人。”

    皇帝僵了僵。

    “火势太猛,而且迟迟找不到她,兰不愿放弃,即使被烧伤也不愿离开。最终她被带出来的时候,全身上下大面积烧伤,体无完肤、生命垂危。若不是作为暗卫的体质强悍,甚至撑不到染泠回来的一天。”

    说到这里,白芷顿声:“染泠与兰相依为命许多年,彼此之间的主仆情谊早已超越了世间许许多多的情感。”

    他看向皇帝:“就比如爱情。”

    皇帝沉默不语,最后一丝忿然也将因这番话而被抽空,神色复杂地垂下脑袋。

    白芷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知道谢染泠那一巴掌意味着什么,不仅是要让皇帝知难而退,也是要让她自己死心。正如皇帝所说,他不知情,也不是他所为,如果谢染泠将贵太妃所犯下的过错强加在他身上,太无辜。

    可是皇帝并不无辜,因为他是贵太妃造就这一切的罪孽根源,是他的纵容造就了今日的贵太妃。

    就算在暗道里头确实动了真情,可事到如今谢染泠根本无法面对他,因为她无法原谅害了兰的自己。

    她与兰的主仆情谊早已超脱所有,甚至比她的父母亲人更重要,兰为了寻找她才跳进火海,因为找不到她才不愿离去。如今兰因她伤重至斯,谢染泠痛苦自责,难辞其咎。

    或者这将会成为她用以对兰的赎罪,她不会接受皇帝,即便曾经确实动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