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眼见天气渐渐转凉,我将夏衣都洗净,趁着艳阳天晾在院子里晒,直忙到中午。刚用过饭,刘大娘就来了,坐了好一会儿,待她一走,我便叫了如意进来。

    “如意,你今年十九了。”我撩起鬓角一根碎发拢在耳后,微笑:“母亲在世的时候常说要给你找个好人家,可这些年家里发生太多事,全给耽搁了,你既自己有了意向便再好不过,只是该早些跟我说才对。”

    如意闻言顿时满脸红晕:“小姐!你莫听旁人胡诌那些有的没的!”

    “有的没的?我昨日路过兰绣坊遇见刘大娘,她正跟两个绣姐夸你的好处呢。”我故意取笑道:“原来你一直不肯上京投靠表姨不是为我,而是为了刘正呀。”

    “谁说的?!我才不是为了他才留在这里的呢!”如意的双颊简直红得透明了:“那傻小子,竟然不同我讲一声就跟刘大娘说了。。。这下可好,凭刘大娘压不住话的性子,只怕现在整个南乡郡都知道了呢!”

    看如意一脸气急败坏,我勉强忍住笑意,正色道:“刘正家里虽非富贵,但小本经营有方,底子还算殷实,你若跟了他,下半生吃穿不愁。最要紧的,人家性子好,对你一心一意,你就别怪他了罢。”我从兜里掏出一件东西塞给如意:“去,当了它。”那是一块纯金锁片,雕鸾镶玉,极其精巧。

    如意一惊:“小姐?这。。。这不是小姐出生时老太爷送的贺礼么?”

    “嘘。”我捂住如意的嘴巴,指指里屋:“小心别让爷爷知道。”

    “小姐,你这是。。。”

    “算算手头的银子,勉强能撑过下个月,但往后的药钱恐就不够了。你知道,爷爷用的人参灵芝都是最好的。”我轻叹口气,扶着额角:“这块金锁我戴了十七年,从未没想过有一天会当掉。。。里头刻了我的名字,只怕当铺又要借机折价。”

    “不行不行!”如意急道:“这可是老太爷留给小姐的嫁妆,不能当!小姐,你等等,我这就去找刘正想办法。”说罢就往外冲。

    我一把拉住如意:“别。”

    “小姐,刘正定会帮我们。。。”

    “我知他会,但这是我宋家的事”,我看着如意,认真道:“何况你还没进人家的门呢,名不正言不顺的,怎好收人钱财?”哪怕如意嫁了过去也是一样。莫说爷爷一生心高气傲,绝不肯受人怜悯,我亦不能叫人看低了宋家,连带看低了如意,令她将来在夫家抬不起头。

    “把它当了,一半是你的嫁妆。老爷夫人都不在了,爷爷如今也病着,你的事儿便由我做主。”我握住如意的手,笑道:“其实昨日碰见刘大娘的时候,她就跟我商量着想将这门亲事早点定数。刘正过年就满二十八了,郡里比他岁数小的都早已成家生子,刘大娘自然着急他的婚事。方才大娘特意来找我,说打算后天正式上门下聘。考虑到我俩不经事,爷爷又那样,是以关乎婚礼的一干事宜只能劳烦刘家多点担待,好在刘正和刘大娘都是体谅人,办事又利索,应该很快就能筹备齐全了。”我掏出绢帕,抹去如意脸上的泪珠:“我们宋家虽家道中落,但仍是知书识礼的人家,从前我娘教过我们做人媳妇的道理,你都还记得吧。”

    如意哽咽着点点头,又摇头道:“小姐,如意不嫁,如意不要跟你分开。”

    “又不是嫁到离乡背井,不过隔几条街坊罢了,你随时都能回来看我么。”我笑一笑,听见里屋传来的咳嗽声,笑容又不禁黯下去:“如意,你若真为我着想,就快点儿把婚事儿定了,爷爷要有什么万一。。。我不想因此影响到你和刘正。”

    爷爷还剩多少日子,我们都心中有数。大夫言明,一切尽人事听天命尔。如意这会儿不过门,要是爷爷忽然不好了,三年孝期,刘正能等,刘大娘可等不了。

    如意自然明白我的意思,垂首半晌,蓦地坚定道:

    “不,小姐,如意不嫁。”

    “如意。。。”

    “万一老太爷有个什么,如意又嫁了,谁来陪小姐?小姐孤零零一个人,要怎么过日子?难道小姐就这样一直等下去?”她抬头:“乔婶说的对,他们是不会回来的了。”

    最后一句,像一枚极细的针蓦地扎进心口,叫人刹那惊痛莫名,却又不见血。

    我似乎仍在笑:

    “如意,我说过很多次,我不等他了。”

    “你说谎。”

    我怔住。生平第一次,如意用这般尖锐的字眼和语气同我说话:

    “你说谎。”她盯住我的眼:“你一直在等他,否则这些年你不会推了所有的亲事,就算夫人临终前一番教诲也没能改变你的心意。。。多少次午夜梦回,泪湿枕巾,你念的全是他的名字。。。你分明一直想着他。。。小姐。。。”如意跪了下来,两行清泪滚落脸颊:“别人不懂你,但我与你朝夕相处十三年,如何能不懂你?你是早已打定了主意是不是?嫁了如意,送走了老太爷,你便孑然一身,无牵无挂,然后你就能去找他了,是不是?”

    我杵在原地,沉默良久,还想笑,却是再也笑不出来。

    “如意,这几年,只有你陪着我。”我俯下身,握住她的手,终于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但你,是不可能陪我一辈子的。”

    一个月后,如意和刘正成了亲。没过多久,爷爷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