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龙与白象闹会街

    会街节是德宏阿昌族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开始,共五天,人们每天赶一个街,叫会街节。这个节日也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间的日子。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为母亲上天念经三日,也在这天返回人间。返回时,佛光普照,天上就会出现一条青龙和一头白象。所以每到这一天,老百姓必然耍青龙白象,以示庆贺。

    阿昌族人民为什么会产生对白象的崇拜呢?相传在远古时,那一带灾难不断。有一年,王宫里的一头大象生了只小白象,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事传到邻国,邻国也是灾难深重的国家,于是派人来向王子求讨白象,善良的小王子一口答应。小白象到邻国后,邻国也日益富强起来。不料,对邻国的富强,宰相很难受,经常在国王面前搬弄是非,说是王子把小象给了别人,本国会有更大的灾难。国王听信谗言,将王子赶进深山。邻国知道后,感到过意不去,忙将小象送了回来,并恳求将小王子接回宫中。就在国王接回王子那天,白象的好友小青龙下了一场雨,那不是普通的雨水,而是金银雨。小王子走到哪里,金银雨就下到哪里。小王子毫不动心,将金银全献给了百姓,百姓感激王子,在雨中跳了青龙白象舞。从此,那里的百姓每年都举行一次盛大的庆典,感谢青龙和白象。这便形成了传统节日——会街节。阿昌族人也就有了自己的舞蹈,青龙白象舞。

    那青龙、白象是手工扎制出来的。扎青龙白象是一种复杂的工艺,先用木头做架子、纸糊身,用布做成象的鼻子和龙头龙尾。耍青龙白象时,人藏在龙身象肚子里,分工十分明确,有人负责抬龙、搬象,有的负责扯龙头、龙尾和象鼻。这样青龙就能抬头、张嘴、闭嘴、摆尾,白象也就会不停地甩鼻子非常有趣。

    会街节是非常隆重的。清早,当彩霞升起时,小伙子们便挎着象脚鼓,姑娘们身着娇艳的服装出门了。同时,披红挂绿的青龙、白象也进入会街节的广场。节日宣布开始,锣鼓声响成一片。青龙、白象立刻活跃起来,青龙摇头摆尾,白象甩动长鼻,时而前进,时而后退,下跪、后仰、前倾,引起阵阵欢笑。此时,姑娘小伙子们便围着青龙白象翩翩起舞。他们双脚跳跃,边跳边蹲,身体波浪般地起伏。小伙子们围绕白象跳起了象脚鼓舞,边敲鼓边跳舞,鼓声时缓时急,呼喊声粗犷而洪亮,不时伴有晃鼓、甩鼓、摆鼓动作,刚劲洒脱,气势夺人。围观的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笑着跳着喊着“约怀怀,依喂来”,意思是幸福,幸福,永远幸福。

    欢笑声中,白象的鼻子甩得更欢了,青龙嘴巴张得更大了,尾巴甩得更高了。到达最高潮时,场上鼓乐齐鸣,人跳龙舞象跃,让人热血沸腾。

    如今,会街节除了是阿昌族的传统节日,也成了物资交流的好场所。节日这天,这里人山人海,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青年男女也可以在这里相互认识,互赠礼品,表达感情。他们风趣地说,是青龙和白象把他们引到这里来的,青龙白象是他们最好的媒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