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番外 一

    2008年的夏天,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第二天,宋景生飞往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他没有来得及道别,也不敢宣之于口,带着难以言说的愧疚和挣扎,远离了这座曾让他急欲逃离却临了又万分不舍的城市。

    又或者说,万分不舍的并不是这个城市,而是城市里那个曾一边嫌弃他又一边扛着块板子为他出头帮他打架的女孩。

    初来乍到的时光总是分外难熬的,像所有刚来的留学生一样,经历过短暂的无所适从和新鲜感后,开始拼命地学习并努力适应这个同中国截然不同的社会,享受着看似平等却也不尽然的人权。

    有时候觉得,哪怕双脚已踏在这片真实的土地上,但还是难以生出亲近感。

    纽约州的夏天并不算很热,偶尔插着袋走过撒克逊大道,可以听到从某处公寓中传出的中国国歌。不用猜也知道,又是中国获得了金牌。就连邻居本杰明都会拍着他的肩膀说——宋,中国真酷。但可惜的是,他从来不去关注,仿佛只要看上一眼,那满腔的思念就会抑制不住喷薄而出,勾得他再想立即再飞回去。

    然而,他早已全无退路。

    庆幸的是,课业的压力、习惯的差异和生活的拮据等麻烦接踵而来,让他来不及去抒情思乡,只能打起精神去应付。

    其实他可以不用过得那么辛苦,景韵给他的钱足以衣食无忧,但他一分也没有碰过。尚且还未从少年过渡到男人的他,维持着那点可怜又可敬的自尊,端起从前不曾碰过的盘子,拿起沾满汽油且硌手的扳手,过着充实且忙碌的生活。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冲淡他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尽管明知这点自我催眠式的弥补根本于事无补。

    闲暇时他也有机会躺在学院里那块最大的草坪上,望着天上的白鸽飞过,幻想着在另一片天空下的她会不会正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大学生活,积极地参加社团,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慢慢忘了他。

    又或许不会忘,只是一心一意地恨着他,恨他的不告而别,恨他的冷漠无情,恨他欺骗了她整个青春。

    可是毫无办法,他可以不帮自己的母亲,也可以不管不顾地从宋家滚蛋再次成为一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但却无法舍弃他所贪恋的那点阳光和温暖。人就是这样的贪心,已经抓在手里的东西,怎么舍得放走。

    但命运就是这样的公平,不属于他的东西,就像指间握住的沙,抓得越紧,溜走得就越快。到头来,他依旧一无所有,只配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孤独地行走。

    夜深人静时是他既害怕却又最期待的时候,白天的奔波和忙碌并不能让他迅速倒头就睡,那些他努力想要抛诸脑后的回忆会发了疯一样的挤进脑子里。只要一闭上眼,那个曾任性又温暖、敏感却体贴的女孩,就会清晰无比地出现在梦里,依旧是当初笑靥如花的模样,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里重复着,陪伴他走过难熬的岁月。

    靠着打工挣的钱,他也会和朋友结伴出游,四处领略不一样的风光。曾只习惯用眼睛记录美景的他开始学习摄影,每到一处地方就会随手拍下几张照片,珍而重之地存放在盒子里。周子信有时候很费解,问他拍那么多照片做什么,他笑了笑却没有解释。

    记得有那么一个人特别喜欢看别人旅游的照片,曾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以后若是去了很远的地方,记得拍下照片寄给她,当时的他不以为然并没有答应下来。一是懒,二是觉得怎么可能会有他远去却没有她陪伴的时候。可如今他和她实实在在的相隔几万英里,亦实践了诺言,却再没有勇气寄出去。

    他想,这样也好。没有他的打扰,她也许会活得更自在更幸福。

    时光荏苒,他度过了大学时光,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并任聘于一家资深设计院,过着平淡的异国生活。曾以为,他和她会永久的以这样的方式和距离分隔着,直到天荒地老诸事消弭。可当他从旁人口中听闻到她早已从宋家搬离并再无联系的消息后,惊诧之余没有丝毫犹豫地辞去了人人钦羡的工作,接受了周子信的再三聘请,回到了他朝思暮想却心生怯意的祖国。

    不多不少,时隔七年。

    像是有意回避,他并没有在短时间内找到她,反倒是一场意外的机遇让他们重新邂逅。她还是老样子,紧张的时候会目不斜视,双手紧抓着东西,假装冷静故弄玄虚。他忍不住开口戏谑,却发现她并没有像从前一样张牙舞爪的回击,只是冷淡且疏离地交谈,然后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去。

    这个结果,他不算意外。甚至,她愿意停下脚步再看着他,说上几句话,已让他有劫后重生般的喜悦。

    且值得庆幸的是,她还爱着他。哪怕已极尽全力的掩饰,可不过互相凝视的那短短一秒,他便已确定,她还爱着他。相隔七年,时光的沉淀并没有让仇恨蒙蔽了她的双眼,清澈如许,尽管防备,却依然选择让心靠近。

    从前,是她追着他跑,而如今,换一换也天公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