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维权组”说事
班上有一个针对女性的组织,自发的,号称“维权组”。这个组织的成立,与演少年时代毛泽东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分不开。当时这个电视剧热播,对正上小学五年级的几个同学触动很大。这几个同学是市中心小学的,又是一个班。到了初中,他们又一起分到八班。这几个人是谁呢?“长腿蚊”暴旦,“伍次友”安富,“馋嘴猫”占小芳,“不惹事”仇莉莉。两男两女。
他们说:毛主席那才叫一个意气风发,把书读活,不是读死;读书是为了做事,不是装饰门面;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挑战,不是“逆来顺受日,金榜题名时”的附庸;读书就是用来管天下,不是用来飞黄腾达。正因为出发点不同,毛主席当学生时的做法就不同,敢说愤愤不平事,敢有拔刀相助为,真是满怀报国除恶志,一身龙胆豪侠气。
受毛主席精神感染,他们聚集在一起,弄出个小有名气的民间组织来,全称是:保障和维护女学生生存权、上学权、不受歧视权和平等参与权小组。
你别小看这个小组,老师对它重视着呢。几乎每个星期的某个下午,班主任文老师都要抽出一节课(或者自习时间),让他们评说天下事。久经锻炼,他们看问题的眼光比其他同学远,找问题的症结比其他同学准,分析问题的危害比其他同学透彻。
这不,重庆刚刚审判了一个黑白两道通吃、强奸女学生的厅局级高官,一审死刑还没领呢,河南又出了一个借酒生事、调戏妇女、暴打妇女的银行行长,还有在当事现场“卖红薯”的什么副县长。
班主任文老师很是生气。星期三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班会,她双脚带劲地走进教室,把一张报纸往桌上一摔,问同学们:“一个局长的事,你们知道吗?”没有人不知道。网上尽是有关他的事。“一个银行行长耍流氓的事你们知道吗?”大部分人都知道。报纸都转载疯啦。“这节班会,我们就讨论一个问题,一些手里有权的人,为什么对女同志不尊重?‘维权组’先说。”文老师快刀斩乱麻,直截了当地向“维权组”发号施令。
副组长安富走上讲台,扶了扶近视眼镜,又轻声地“嗨”了两声,两只手拄在讲桌上,一本正经地说:“纵观几起事件,我们‘维权组’做了深刻剖析,认为有这么几点值得注意和深思。第一,这些人手中都有权。权,是他们色胆包天的基础。大家看,不管是黑白通吃的狗屁局长还是蛮横欺凌的什么狗屁行长,都是重权在握,以权欺人。权,使得他们嚣张至极;权,使得他们忘乎所以;权,使得他们双眼流色。而他们手中的权,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导致灾祸不断。第二,这些人身边都有圈。圈,是他们放纵自己的动力。大家看,那个副县长不是说了嘛,行长关系大着呢。我说的圈,就是关系圈、人情圈、官场潜规则圈。这些圈真是害死人,一旦有事,有伞保护,他能不干坏事?光天化日之下,敢野蛮露丑,可见这个圈有多么管用。第三,这些人包里都有钱。钱,是他们为所欲为的助手。大家看,他们手中的钱,不论是贪的,还是管的,都是自己说了算。他们手中的钱,因为不是自己的血汗钱,根本不心疼,花多花少无所谓,所以钱多胆壮,钱多心花,人性迷失。”
“至于不尊重女性,是他们身上的劣根性死灰复燃。”组长占小芳走到台前,接过话茬说,“他们身上的劣根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劣根性死灰复燃,有它滋生的土壤。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尊重女性,男女平等。但在劣根性容易被权、圈、钱激活的现实面前,相关的法律太笼统,太软弱,漏洞太大,根本无法对他们形成震慑和自律。所以,我们要呼吁,要呐喊,发出我们哪怕还很微弱的声音,让大人们听见,我们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未来的主人。要依靠所有渴望和谐、渴望平等、渴望维权的力量,来促成国家修补相关法律的漏洞。”
第一组员暴旦从座位上站起来,用手击了一下桌面,发出“砰”的一声响,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他说:“大家不要忽视一个方面,就是女性为什么容易受伤害?很明显,她们还是弱势群体。大家看,有地位、有权力、收入高、很富裕的女性有几个?和男性比,微乎其微。她们大部分分布在容易受歧视和容易受伤害的岗位,她们扮演着配角的角色,而不是主角。她们缺钱,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才敢对她们使钱;她们地位悬殊,那些有地位的人才敢对他们盛气凌人;她们缺少保护,那些无法无天的人才敢肆无忌惮地欺负她们。”
第二组员仇莉莉也站起来,她一激动,满脸通红:“暴旦说得对,女性要自强,要尊严,从在校起,就要学会自重。自重的前提,就是学到真本事,能自立天下。一个能自立的人,不乞求别人施舍,她就腰杆硬,有尊严。噢,对了,大家都没有提及那个在行长施恶现场袖手旁观的副县长,我说两句。他,就是官迷心窍,把自己的乌纱帽看得太重。从他的行为看出,他当官的目的不纯,不是替天行道,为百姓操心。在丑恶面前不敢出手制止的领导干部,他的心态成问题,不作为就是最大的问题,难说以后不出严重的问题。国家,要警惕和慎选,甚至毫不留情地淘汰‘问题’干部,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不良影响。问题干部越少,领导机关就越能树起权威,在群众中威信高。”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夸他们的口才不亚于大学生辩论会上的精英们。文老师更是把欣赏的目光送给他们。
“维权组”一次次说事,说得他们在同学心目中地位崇高,说得大家心头豁然开朗,说得全班学本领的劲头更足……
事情还很多,又要上课了,他们的故事,暂说到这儿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