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双龙会”争雄
胡萧和黄又狂,两人秤锤对铁刷子——硬碰硬。胡萧不服黄又狂的张狂劲,黄又狂看不惯胡萧的满脸傲气。
黄又狂张狂什么呢?蓝球场上,他是“盖帽王”。对手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黄又狂举手叉。你别说,黄又狂这一手绝活,有点天生的遗传。他其实打蓝球并不多,原先也不积极。自从初一开始,各班都组织篮球队,他长得不高又不矮,不壮也不瘦,脸上刻着灵气,嘴角挂着伶俐,弹跳力又好,一眼就被体育老师相中,不干都不行,就你了,进队!黄又狂在极不情愿的状态下进了班篮球队。
他这个人,一旦被绑在战车上,态度就来个180度大转弯,不干则已,一干惊人!班篮球队训练了没几天,他的能耐就显现出来,在篮板下打对方盖帽,时机抓得准,出手快,出手狠,又不违规,真是一块千载难遇的好料。体育老师高兴得像个孩子,围着篮球场,追着黄又狂看,嘴里还一个劲地夸:“这小子,是我教过的最天才的篮球队员,不干这一行,屈才了。”
班篮球队因为有了黄又狂,每场比赛,对方的有效投球递减。黄又狂在篮球场上潇洒的身影,也赢得本班和外班女同学的青睐,时不时向他瞟去欣赏的眼神。黄又狂真不愧是黄又狂,渐渐地,他真的狂起来了,而且狂得没边了,把本班的男生都不放在眼里,好像他是绝对的、全方位的天下第一。这正应了大人常挂在嘴边的告戒:人怕出名猪怕壮,猪太壮了上杀场。
胡萧傲什么呢?他和黄又狂有一比,就是挎着吉他,自弹自唱很拿手。别看他个头不是很高,人也长得有点坷碜,但他一走上舞台,整体形象就大放光彩,眸子里透着音乐的神圣,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光芒,以优雅的身姿,娴熟的弹技,清爽的歌喉,赢得观众的掌声,赢得评委的大拇指,先后在省市以上比赛中获得近二十个奖项呢。但是,你不让他唱,让他说,他可就惨啦,那嘴笨的,磕磕巴巴的,把一篇优美的散文念得面目全非,让你如坠九天云雾,不知所云。
刚入中学那阵,语文罗老师慕名叫胡萧朗读课文,天哪,把罗老师听得目瞪口呆。罗老师缓过神来,把学生花名册看了又看,只有一个胡萧啊,应该就是他。但这课文读的,大失水准嘛。罗老师叫胡萧:“你是不是参加过好多歌唱比赛的那个胡萧?”“没错。”胡萧说,“有问题吗?”罗老师闭上眼睛,示意他坐下。
但音乐老师一见胡萧,就像见了明星,对他说话,脸都笑成一朵花了,似乎胡萧是她的老师,她是胡萧的学生。有音乐老师抬举着他,他时不时代表学校出去参加比赛,时不时为学校捧回大奖,学校的光荣榜上,他总是脸熟。为此,胡萧的名气大得不得了,成了学校的知名人士。他的确有高傲的资本。
一个班上,两个明星,大有互相争粉丝的感觉。黄又狂认为他是女生心中的偶像,胡萧应该在他面前暗然失色;胡萧认为他应该拥有更多女生的推崇,黄又狂知趣而退,不要在他面前碍眼。说句大人所说的难听话:一个槽上,真是拦不下两叫驴。
黄又狂pk胡萧,看来不可避免。班长阻止也没有用。
这天上午,数学试卷发下来,黄又狂仅以一分之多,胜了胡萧一筹。黄又狂展着自己的试卷,很招摇地在教室走了一圈,最后在胡萧面前落脚:“怎么样,服不服?少说废话,你光表态,服不服?”女生齐唰唰地向两人看去。胡萧闹了个脸红,把自己试卷往桌面一扣,恨恨地说:“服个屁!不服。”黄又狂马上向全班宣布:“粗鲁,不文明,这就是胡萧!成绩面前不认输,背着牛头不认赃。”全班轰然大笑,大家纷纷议论“背着牛头不认赃”,像玩文字游戏。胡萧嘴都气歪了,但一点办法也没有,谁让自己仅一分之差呢!
这天下午,英语试卷发下来,正好相反,胡萧以一分优势胜了黄又狂。这下,胡萧来劲了,手提着试卷,嘴里哼着小调,脚下踩着踏踏舞步,像表演一样窜到黄又狂面前:“嗨,数数!”黄又狂气得把英语书都抓成麻花了:“你沉不住气。”“是吗?哼哼。”胡萧两手向上一翻,做个宋丹丹演小品的特有动作,头摇了摇:“输了,要认输,不认,就不是好孩子哟!”黄又狂脸色青一块,白一块,他咬着嘴唇,在心里骂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再多考一分不行啊?
两人一有机会,就争来斗去。男生把这叫“双龙会”。女生却不这样看,她们被折腾得可烦了,下了两句评语相送。什么评语?黄又狂和胡萧接过来一看,一张大大的白纸上,很醒目地写着:狗咬狗,两嘴毛。
嗨,这是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