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坐红包车逛京城四合院

    京城的夏雨下了一天,而且愈下愈大了,没辙,我和夫人钻进了京城特有的红包车。师傅说好了去逛逛京城的四合院。

    好吧。那就去京城最知名的大金丝胡同甲33号吧!师傅说。这个33号的四合院,就坐落在这条悠长胡同的北折深处。周姓师傅边在前面蹬着三轮红包车边介绍着京城四合院的来历和门庭等级,沿路说得头头是道。红包车外雨哗哗啦啦没有停下的意思。坐在红包车里,我仿佛穿越在皇城根下的时间隧道里,走进了几百年前的紫禁城。这红包车,同时也让我想起了电影《骆驼祥子》里拉黄包车的张丰毅,颇感觉出一些京城的遗风古韵。

    一路上,一辆辆红包车的车队迎面而过,看来串胡同、逛四合院的人流还真是络绎不绝。到大金丝胡同了,很狭窄,甲33号的宅门亦很小,一位姓张的老北京将我俩领进院内,里面豁然开朗,果真如刚才周师傅所说,方方正正的京城典型四合院。

    四合院的主人老张将我俩带到东厢房,续上茶,便口若悬河地介绍起这个四合院来。他说:据《北京文物古迹辞典》记载,该四合院始建于明天启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明称静海寺,清代为槐宝庵,明清两代均为皇家寺庙,是什刹海边众多寺庙中的一个。清末成为民居至今。此院原为三进院,现33号为其中之中院。院中三间带廊北房保留完好,原为本院正殿、东西厢房和倒座各三间,并有东西耳房及跨院。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院子面积约100平方米。

    驻足院中,仰视北房,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与蓝天白云相得益彰、分外醒目。廊下近观,历经时光侵蚀的褪色横梁上,彩绘金龙仍依稀可辨,给人一种穿越历史、返璞归真的感觉。院内按照传统的四合院特色布置了天棚、鱼缸,种植石榴树、葡萄、竹子、爬山虎等绿色植物。主人巧用院中挖掘出的太湖石、试金石、旗杆石、柳叶石,布置出石桌等物品,既具观赏价值,又富生活气息。如果有人想和几百年前的历史亲密接触,这座古四合院还可以居住,让人慢慢体会老北京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东厢一房里,院主老张别出心裁地把它布置成传统的新婚喜房。红色的蜡烛,大红的喜字,老式的炕床,龙凤雕花的古家具,这些细节中都传递出民俗的无比魅力。老张让我和夫人扮成新郎新娘,我戴上了大红花,夫人蒙上红纱巾,在我俩还在含情脉脉的工夫,大老张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

    如果是两个结伴而行的朋友,东二房的标间布置会让来者满意。房间里放置着绿色植物的条案,传统的中国国画,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独行大侠来到此,也有居住的场所,可以安静地待在这里一个人整理自己的思绪。独居房间院主精心挑选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牡丹花被面,立式大古柜。当一个人静静地躺在传统的炕床上,相信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我选择了一个可以看到整个院落全景的位置,屏气按下相机的快门,将京城里这地地道道的四合院的宁静之美拍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