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信息不对称
专家又开始胡说了。人们又开始糊涂了。事情就是这样,只要专家一胡说,人们立刻就糊涂。专家是干什么吃的?专家就是要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的,就是让人们越来越糊涂的。
这回专家说的是“信息不对称”。这很让人犯迷惑,弄不清专家在说什么。什么叫“信息不对称”呢?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世界上原本就有公和母、左和右、上和下,任何东西都是对称的呀。就拿人的五官来说,谁不是一左一右两个眼睛呢?谁不是一左一右两个耳朵呢?谁不是一左一右两个鼻孔呢?两只手也是对称的,两只脚也是对称的。也没发现哪里不对称啊。可是,专家说了,这回蔬菜涨价了,就是“信息不对称”。
专家举例说明,成本近两角钱一斤的大白菜,即便开1角几分钱的价格,也没人要,导致近3000万斤蔬菜烂在了地里。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专家进一步指出:一个菜农运一批大白菜到大城市去卖,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只能卖给批发商,卖出的价格只有2角5分钱左右。这当中,包括运费、入场费、装卸费、自然损耗等,最终算下来,每斤大白菜只能赚几分钱。菜农一生气,干脆不收菜了,让大白菜烂在了地里。
听了专家的介绍,人们吁了口气。难怪吃不上大白菜了!
可人们仍然未完全听懂专家的话。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吗?“信息不对称”是谁造成的呢?按说,信息是从上往下灌的,为什么灌来灌去,走样了呢?五花八门了呢?异彩纷呈了呢?这怨接受信息的人吗?怨需要吃菜的老百姓吗?
于是,人们都不理睬专家了,专家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专家嘛,就是故弄玄虚的,就是要让人搞不懂的。如果,大家都懂了,要专家干吗?如果,大家都明白了,专家还怎么指点迷津呢?还怎么普度众生呢?
可是,有个人却不想全盘否定专家的意见。至少,专家的意见,可以听一听嘛。这个人就是菜农李国胜。近3000万斤蔬菜烂在了地里,他比谁都心疼。虽然,专家放的是马后炮,但也比不放炮强。李国胜来到社科院,找到了那个说白菜问题的专家。刚开始,专家以为李国胜要打他呢,闭门不见。因为,过去有几个专家,受过老百姓的唾骂。比如,那几个天气预报的专家、那几个预测股市的专家、那几个玩收藏的专家……
李国胜赤诚相间,没有一点要打人的意思。他还带了两袋“无公害绿色”蔬菜呢,送给专家品尝。
“老李,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专家和蔼地问。
“我就是希望您能经常发表电视讲话。在后果未出现之前,您就告诫我们,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
“这恐怕做不到。因为,电视台不是我开的。我什么时候说话,怎么说话,自有人安排。”
“您能不能告诉我您的电话呢?以便让我给您打电话,随时向您咨询。放心,电话费我出,每个月,我会往您的手机上充值。”
专家矜持地笑笑,将自己的名片递了过来。
接过名片,李国胜说:“这就好了。”又不放心地问:“您不会像股评专家那样,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吧?”
专家笑了:“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怎么可以拿股评人来和我说事呢?再说了,投资有风险,股市有震荡。这是个常识嘛。”
李国胜又问:“专家,我还有个题外话,想向请教您。玩收藏的专家,凭什么说某出土文物将历史向前推移了几千年、几万年呢?瞎说的吧?他是怎么知道的呢?他看见了吗?”
专家严肃地说:“这话不好讲的!我不了解他们的情况,我只是研究市场价格的。”
李国胜笑了,不问了,不说了。
第二天,李国胜往专家的手机号码上充了100块钱话费。可是,当他拨打专家的手机时,语音系统却发出了这样的提示:“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
人们都笑李国胜:“大傻瓜!专家不是早就说了嘛——信息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