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们假冒农民

    《协查通报》下来了。令人震惊的是,名列榜首的,不是江洋大盗,也不是杀人恶魔,而是一些流浪的农民。照这个说法,目前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农民是犯罪嫌疑人的主力军了。

    果真如此吗?凭我的直觉,进城务工的农民,虽然怀着对城市的仇恨,但顶多也就小孬小坏而已,小鱼是翻不起大浪的。我决定到社会上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农民在作案。

    很快,我就发现有个人在砸路灯。我逮住这家伙问:“你为什么要破坏公共设施?你是哪里人?”

    那家伙笑笑:“还用问吗?我是农民!”

    但我还是认出来了他。他不是农民,他是个下岗工人,也是个经常喝醉的酒鬼。

    我丢开了酒鬼。和酒鬼无法理论,反正他不是农民。

    我往前面走去,很快,我又逮住一个人。这个人正在往墙上乱写乱画,洁白的墙面,被他涂抹出一串乱七八糟的手机号码。我揪住他说:“你破坏了社会环境,你是哪里人?”

    那家伙笑道:“还用问吗?我是农民!”

    但我还是认出来了这家伙。他不是农民,他是个街头混混。他经常在墙上涂鸦,替黑客书写办假证的手机号码。

    我丢开了混混。和这种人无法理论,反正他不是农民。

    后来,我又在街上遇见一个随地大小便的人。这家伙,也冒充农民。我也识破了他,他是个下台干部,反正他不是农民。

    接下来,我又先后捉住了几个破坏公共秩序的人。奇怪的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农民,却全都在冒充农民。

    这可真是匪夷所思了。这些人为什么要假冒农民呢?“农民”这顶帽子,就是随便让人来糟蹋的吗?

    于是,我来到一个县城,我想听听县府的官员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我想,如果,县长能管住农民进城,就不会有人往农民身上扣屎盆子了。

    县长打着领带,一看就是个脱离了农民身份、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县长说:“我们县政府不但对进城务工的农民进行了必要的素质教育,也对留守在家的农民家属进行了素质教育,以期达到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共创三个文明的目的。具体说,就是教育农民进城要守规矩。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说话要说普通话,过街要走斑马线。临时居住要办证,要喝开水,要刷牙,要洗脸,要洗脚。不偷看城里人亲嘴,不乱丢果皮、塑料袋。上车不要拥挤,要给老人、孕妇让座。不在露天睡觉,不乱贴广告,不毁坏消防栓,爱护一草一木。总之,能想到的,我们都说到了。至于,个别城里人假冒农民干坏事,这是没有办法的,也不是我们的责任。”

    县长的语言表达能力极佳。县长特意说明,他本人就是农民出身。他了解农民,农民是纯朴的,也是守规矩的。

    可是,为什么有人要假冒农民呢?难道仅仅是对农民的偏见吗?我正思忖间,县长办公室涌进来几个人,几个头戴大盖帽的人。为首的那个大盖帽亮明了市里执法者的身份。县长连忙闪身让烟、倒茶、看座。大盖帽们似乎对我不太在意,大概他们以为我是县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或者,以为我就是一个农民。

    为首的那个大盖帽说:“县长,有人举报说,你们县机关有些干部,一直在假冒农民,以假姓名、假身份、假资料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侵占农民利益,获取不当资金。”

    县长说:“真有这个事?我们的干部,在假冒农民?”

    大盖帽拿出一份资料说:“你看这份名单,是不是县政府机关的人?这些人中,有人已非法获利七千多块钱了。”

    县长说:“是吗?这些鸟货,真是鼠目寸光!农民的一点点利益,他们还要挤占!”

    大盖帽说:“县长,你也别拿手电筒照人不照己了,跟我们走一趟吧。”

    县长变了脸色:“我是县长,我是农民的县长,我可没有假冒农民!”

    大盖帽们还是把县长带走了。

    晚上,我打开电视机,浏览本地新闻。我看见主管本市农业的一位副市长正在侃侃而谈。副市长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同步提升农民素质。这样,才能要让全社会真正认知到农民对社会的贡献率。最近,我市出现的假冒农民现象,很值得深思。当然,这是个坏事。但我看,从事物的另一面说,也是个好事。好在哪里?好就好在农民刚刚有了点实惠,各行各业的人都看到了。就连县里的干部也要冒充农民了。城里人,即使谁干了不雅观的事,只要赖到农民头上,人们也会相对宽容。当然,这是社会的宽容,也是社会的进步。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希望有更多的闪光点出现。因此,假冒农民的出现,未必不是个好兆头呢。”

    听了副市长的话,我还说什么呢?不说了,什么都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