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炼丹术和丹药
中国炼丹术的发明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愿望。如后羿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便飞到月宫,成为月中仙子。我们没有确切的记录知道古代的服药者吃什么丹药求得长生,但如果根据晋人编纂的《列仙传》,他们所服食的包括丹砂、云母、玉、代赭石、石、松子、桂等未经制炼的矿物和植物。
此术于战国时萌芽,秦始皇、汉武帝亦好神仙和长生的说法。汉武帝时,刘安也是着名的炼金丹人物,其着作《淮南子》曾提到汞、丹砂、雄黄等药物。至景帝时,炼金风气流行,西汉末的王莽也喜神仙思想和炼丹术。此外,道教亦与炼丹术扯上关系,道教创办者张陵亦被称精通此术。
东汉前炼丹术有两个不同用途:一是致力寻找长生不老药;二则试造黄金。东汉时两个传统汇合而一,炼丹术家尝制长生不老药。而促成两个传统结合的因素实与医药发展有关,因此许多着名炼丹家如葛洪、陶弘景等同时是大医药家。葛洪对炼丹术和早期的化学贡献保留在《抱朴子内篇》里,其中记录了许多长生不老药(如太清丹、金液)及它们的制炼方法。
以上是一种流传已久的信仰,更指出凡人也能脱胎换骨变神仙。中国古代炼丹术的主要目的,一是修炼长生不老的丹药,二是想把贱金属转化为金银等贵金属。这两个命题实际上都是不可能办到的。
关于长生不老丹,由于中国炼丹主要用五金、八石、三黄为材料,炼成的多是砷、汞和铅的制剂,吃下去以后就会中毒甚至死亡。不过在炼丹术发展初期就有人服食丹药,首先是三国时期何晏大将军(曹操的义子)带头服用“五石散”,说是可以强身健体,于是在社会上“服石”之风兴起。由于“五石散”中主要成份为砷制剂,服后浑身发热,甚至要泡在冷水中才能缓解,所以社会上就又流行起宽肥的服装,甚至有人索性躲在竹林中,脱光了衣服混日子,还被誉为高士。后来炼丹家们又炼出了升华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只要服用一刀圭就可得到同样的“药效”,所以,服用起来就更方便了,结果不是中毒就是发病死亡,这可以说是古代的吸毒潮,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可以与今日的吸毒相比。所以,当时的古诗中就有“服石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来批评此事。但尽管如此也未能因此而停止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唐代是炼丹术的大盛时期,几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炼丹,而这些皇帝们也大都死于“长生不老丹”。在唐代,服丹身亡的皇帝就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六个,中毒的皇帝还没算。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于皇帝们几乎个个都崇信炼丹术,所以,王公贵族也都纷纷效仿去炼丹服药,许多名士文人也都去炼丹。例如,李白、白居易等也不例外,这成为上层社会的时髦风气。白居易在晚年有思归诗一首:
退之(韩愈)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杜牧)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崔元亮)夸药力,经冬不衣棉;
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
这表明了当代的这些大名士们炼丹服食的后果,而热衷于炼丹的白居易晚年也因此而感到茫然若失。
炼丹家们在冶炼合金和制造药物方面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们曾经成批生产过黄色的合金和白色的合金。其中就有黄铜(锌铜合金)、白铜(镍铜合金)、砷白铜(砷铜合金)、白锡银(砷锡合金)等等。当然,还有各式各样的汞合金。这本是炼丹家的成果。但是到了唐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时期,竟被一些江湖骗子作为诈骗钱财的手段。
这类骗局在旧小说和笔记中有很多的记载。例如在《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马秀才山洞遇神仙”中就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社会名士马二先生在杭州路过丁仙洞,碰见一位白须过脐、飘然有神仙之表的老者,自称姓洪名憨仙。洪憨仙对马二先生说:“若要发财,何不问我!”于是马二先生接受了洪憨仙给的几块“黑煤”回去烧炼,竟然真的炼成银子。于是马二先生认为这次遇到了活神仙,就一口答应与洪憨仙认作表兄弟,与洪憨仙一起到胡尚书的三公子家中去为他作证,请胡三公子出本钱来“烧银”。谁知洪憨仙在这时突然得急病死了,他的家属告诉马二先生说洪憨仙不是仙人,而是个骗子,那“黑煤”本来就是涂黑了的银子,给马二先生点好处,使他信以为真,从而去帮洪憨仙作伪证,来诓骗胡三公子的钱财。马二先生了解了真情之后觉得大丢脸面。
葛洪时代后长生不老药的故事继续吸引皇帝,如此魏道武帝拓跋珪于京师设仙坊炼药,太武帝拓跋焘召韦文秀问方士金丹之事并命人入山访仙,徐謇采营炼丹为孝文帝制金丹,实现“延年法”等。
后晋末至晚唐期间中国炼丹术进入黄金时期。着名炼丹术家、医药家和药物学家陶弘景,曾为梁武帝萧衍炼丹,传有《道藏》中《三十六水法》的书,对研究化学中以水为媒介的无机反应很有帮助。与此同时,炼丹术家楚泽编订了苏元明的着作《太清石壁记》,记载了各种丹药的成分和炼制方法,如九鼎丹法等。苏元明在“金英丹方”中也解释了当时化学家所用的隐名。
许多皇帝因服食丹药中毒身亡,因此,许多专家均提出方术丹药不可尽信的警告。如金英丹含水银和砷,含有毒素,但中国人仍坚持炼丹,因不是所有丹药都是有毒的,有人也以金丹毒为戒,改用其他方法追求长生,而且中国人“以毒攻毒”的观念在现代医学上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