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女将第一人——商王武丁后妇好
公元前12世纪,属于中国殷商时代,由于频繁的战乱及年代的久远,商王朝留给后人的痕迹已经非常稀少,但迄今为止,在我们所发掘到的遗物中,却有很大一部分都雕刻着一位特殊女人的印记,她就是商代最为杰出的君王之一——武丁的王后,妇好。妇好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的前半叶,她是我国最早的女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其实并不姓妇,从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得知她的父姓是一个亚形中画兕形的标志,而通过对其墓的挖掘就可以推断她的名字应该叫“好”,“妇”则是一种亲属称谓。当她嫁给武丁成为王妻之后,武丁赠送给她相当丰厚的封土和民众。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因此,被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
从史籍材料中我们得知,商王武丁的妻子多达60多位,而他正式的王后先后仅有3位,妇好则是第一位也是最着名的一位,并且是武丁一生之中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从历史记载中可以发现,妇好去世多年后,武丁仍然对她念念不忘。按照国家制度,武丁在妇好去世后又册立了新的王后,然而武丁的心中只惦念妇好一人,他对新王后根本置之不理,不久这位王后就在抑郁中离开了人世。当时国家一有战事,武丁都要亲率子孙大臣,为妇好举行大规模的祭礼,以请求她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自己旗开得胜、载誉而归,可见武丁对妇好之深情。
武丁时期的军事实力强盛,这是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后的结果,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骁勇作战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当时,在商王朝的边境散布着羌、夷、土方、巴方等部族,这些部族有的和商王朝缔结了盟约,有的却常常对商王朝进行偷袭和骚扰。因此,边境地带总是会有摩擦发生,偶尔也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在武丁对周围20多个“国家”的战争中,妇好经常统兵率将,驰骋疆场,在商王朝的长久发展上,她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在刚结婚的时候,武丁对妇好领兵作战的能力却是持怀疑态度的。某一年的夏天,土方这一强悍部落突然从北方入侵,掳去了许多边境人民,武丁派去征讨的将领久久不能解决问题,双方军队相持不下。这时妇好便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前往助战。武丁对妻子的要求非常犹豫,考虑很久,最后通过占卜才决定让王后出征。妇好闻讯立即整点人马,马不停蹄地带领军队奔赴北方前线。没想到的是,妇好在前线,调度指挥有方,而且身先士卒,敌军迅速土崩瓦解,四散溃逃,妇好最终胜利而归。武丁从此对妻子刮目相看,封妇好为商王朝的统帅,让她指挥作战。
商朝打败了土方后,为了扩大王朝的疆土,武丁又任命妇好为最高统帅,作战于西北方的羌。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动用了最多的军队。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但是据记载,妇好攻打羌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1~3万人。武丁将商王朝一半以上的兵力都交给了她。妇好的大军到达羌时,羌族首领对这场战争毫无准备,因此还未集合军队就被妇好全部俘虏了,这场战役商军大获全胜,满誉而归。这是一场自卫战,在此之前,商王朝苦于西北边境的战乱骚扰已多年,始终不能对这一地区实行有效的管辖。而妇好一役毕全功,取得了最后也是最大的胜利,并且得到了敌人的归附服从。这是一场奠定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决战,史学家认为,妇好此战的意义,绝不亚于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之战。
值得津津乐道的是,每当妇好外出征战胜利而归的时候,武丁总是抑制不住相思之情出城相迎,甚至有一次一直迎出80多公里。当这对夫妻在城外相遇的时候,久别重逢的激动心情使他们全然忘记了显贵的身份,忘记了身后的士卒,两人策马并行在旷野中追逐驰骋。而武丁,更是将妻子看得无比珍贵,甚至于既爱又敬。这一次浪漫的并骑留在了史料中,相信他们没有见诸文字的恩爱情事自然更多,真是琴瑟和谐,羡煞后人了。
虽然妇好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又是国王的妻子,但她在经济上是独立的。武丁是一位开明的君王,他并不因为妇好是自己的妻子,就认为她理所应当无回报地为自己的国家奉献。所以,妇好立下卓越战功之后,武丁依功赏赐给了妇好封地。妇好在自己的封地上,管理封地范围内的大小事务,坐拥田地的收入和奴隶民众。她还向丈夫武丁缴纳一定的贡品,一切都遵照国王与诸侯的礼仪,决不因私废公破坏规矩。
武丁的文治武功推动了商王朝的发展,而妇好这位为商王朝建立过赫赫战功的将领,可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女将军了。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前,中国历史上真是鲜有女将军的事迹。称得上女帅的有一位穆桂英,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历史证据证明她的存在,她大概是后人虚构的人物;还有一位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虽然是一位女将军,也到底没有国王赐予的封地。妇女领兵打仗,并且能够被赐予封地统帅一方的,这在3000年内是闻所未闻之事。由此,妇好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女性的杰出代表。
妇好不仅能带兵打仗,而且还主管着国家的祭祀事宜,是商朝的主要祭司,经常受王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只等各类祭典。另外,妇好还是占卜之官,负责重大事宜的占卜之事。在保存下来的甲骨文中,有些就是出于妇好的手刻。她通过主持祭祀与占卜,参与朝中的政治活动,成为武丁时期的一位女政治家。
妇好33岁时就去世了,她为武丁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孝己。虽然在那个时代,她的享年已经不短,但是相对于治国长达59年的丈夫武丁来说,却是太短暂了。她的不幸去世,使武丁非常痛心,武丁将她下葬在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宫室旁边,让自己随时都能看到妻子,以便朝夕相处日夜守护。武丁还为妇好举行了多次冥婚,以期盼她可以得到先人的庇佑,他将她的幽魂先后许配给了三位先商王:武丁的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大甲、十三世祖成汤。最终将妇好许配给成汤之后,武丁终于放下了心,他认为有多达三位伟大的先人共同照看,妇好在阴世里也能够得到安全和关怀了。武丁死后,他的后人并没有把妇好与武丁合葬,而是单独保留下了妇好的墓穴,在祭祀祖先时也单独为妇好举行隆重的祭典。
妇好的墓穴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墓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修有一座建筑,这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母辛宗即妇好享堂,是妇好死后国王武丁为祭祀妇好,在其墓圹上所修建的宗庙建筑。妇好享堂前矗立着一座汉白玉质地的妇好雕像,这是根据有关史料雕塑而成的。你看她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飒爽英姿,让人为之敬仰。
妇好墓的墓室虽然不大,但保存完好,墓中出土了琳琅满目的随葬品,填补了殷商时期较多的考古历史空白。该墓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其中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的青铜器有440多件,玉器590多件,各色宝石制品47件,以及各种陶器、石器、海螺等等。妇好墓出土的器物异常精美,如工艺精湛的小玉人、镶嵌绿松石的象牙杯等等。在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有多件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且多大型重器和造型新颖别致的器物,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件带有“妇好”铭文的武器“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因此,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妇好可以领兵打仗的权力标志。除此之外,墓中还有为妇好殉葬的16名殉人、6条殉狗。如此丰厚的陪葬品,足以体现武丁对妇好的敬爱之情,也更加体现了妇好生前多姿多彩且富裕的生活。
我们知道,“妇好”之名见于商代武丁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她生前既是一位能够带兵打仗的巾帼英雄,又是一位掌管占卜祭祀的神职人员,在朝中地位显赫。妇好墓的挖掘影响很大,其重要性在于该墓保存完好,并没有受到破坏。20世纪30年代,在侯家庄一带的王陵区内发掘的商代大墓均遭到了古今盗掘,因此我们对商代王室墓的全貌知之甚少。而妇好墓的发掘,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史料。墓内所出土的铜礼器和武器,以及大量玉石器物等,大体上反映了武丁前后商王朝礼器群的类别和组合,这是研究商代礼制的重要资料。其次大型青铜礼器、武器和大量的玉器、象牙器也显示了商王朝的兴旺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殷商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所形成的,这从玉器上就可以看出。在发展过程中,商人吸收了新石器时代某些文化的先进因素,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猪龙”,良渚文化的琮、璧等,并不断在其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更加丰富了商文化的内涵,为中国的文化增添了光彩。妇好墓的各种文化遗物,也尚有待于我们更深层次的探索,从多方面、多视角去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