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只选最适合的

    白静嘉自打从百花宴回府后,便一直蛰伏在家,足不出户。甚至连父母那里也很少去,只是闷在房里想事情。

    白夫人、白老爷看在眼里,自然也是急在心里。女儿满十七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们见女儿前几天去宫里参加了百花宴也没带回什么好消息。看来,不是她没看上别人,就是别人没看上她。

    白夫人、白老爷并不知道白静嘉与章文华之间还发生了那么多故事,如果知道,肯定会气得跳脚,轮流上阵对这个女儿进行□□。

    在他们眼里,章文华那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乘龙怪婿。如果知道女儿对这样的男人居然不屑一顾,送给她,她都不要,只怕两老呕得都会吃不下饭。

    两人看到女儿马上就要到朝廷规定的婚配年纪了,但婚事还没有着落,心里也是急得像火烧一样。如果再没有着落,过不了多少日子,媒官就会找上门来,将女儿的个人信息一一采集清楚,再上报给朝廷,然后由朝廷统一婚配。

    朝廷只需发布一道指婚令,家里接到指婚令后,便与对方接触,商议婚嫁之事。如果不满意朝廷的指婚,擅自退婚或不理睬,就会被理解为抗旨。因为这个指婚令,可相当于是皇帝颁发的。若被人参一本,只怕白其琛连官位都不保。

    两位老人一方面着急这后果严重,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过于逼迫女儿。因为万一逼狠了,担心她会产生抗拒心理,采取极端手段。因为这样的事,在他们的亲朋好友当中就发生过。有的家里采取家长制高压手段,结果有的女儿自杀了,还有的儿子则离家出走。

    也有按照父母意愿嫁人或娶亲的,结果生活得不幸福,就怪到父母身上,说是父母害了自己一生。有一个亲戚的儿子,娶了一个父母中意的女孩。结果,那女孩与这男子性格不合,两人怎么就过不到一块,天天在家吵翻了天。那个儿子一气之下,参了军,进了军营,到边关守关去了。自此,一家人再也没见过他,而媳妇则成了守活寡的。

    还有一个朋友的女儿,不愿意嫁给父母指定的男子。可父母非要她嫁,她不敢违逆父母的意愿便嫁了,结果过得不好。那个女儿后来死活不愿意再登父母的门,认为父母一点都不关心自己的幸福,逼她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而父母也只当自己白养了这个女儿。

    看到身边的这些实例,白老爷与白夫人便商议,怎么着也不能生逼硬迫,最多是劝导。

    白夫人这几日没事就来到白静嘉房间,跟她先闹磕,然后便将他们挑选出来的女婿人选一一介绍给白静嘉。

    这次,白静嘉倒没有回避,表面上表现得好像不是很上心,却也是耐着性子将白夫人的介绍听进去了。

    听了几日,白静嘉将这些人又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发现父母看上的,都是各方面条件很不错的。这些人在外的名声和口碑也都很好。若是换了以前,白静嘉肯定会相信这些外在表现出来的东西。

    可今非昔比,如今,她再看人,就没那么浮浅了。表面的条件不算什么,关键是其本质。可本质上的东西,你不经过长期接触,还真发现不了。

    可这些人,她都没有接触过,根本无法判断其本质,这也让她无法从中做出选择。

    一时心烦意乱,她决定去庙里上上香。善化寺在城外,一般居住在城里的人早上去,下午回来,白静嘉只当是去散心。

    到了那里,拜了菩萨,抽了签,白静嘉请庙里的高僧解签。高僧问白静嘉是问什么,白静嘉也不隐瞒,说问姻缘。高僧看了看签上的诗句,说这是一支上上签,签上的内容显示,白静嘉马上就会得到一段良缘。

    对于这个解签,白静嘉是一点都不相信。因为以前自己抽了那么多上上签,高僧也个个解得好,结果呢?所以,对于高僧的话,白静嘉只当是玩笑话,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完全是没有听进去。

    到了下午,白静嘉坐马车回府。刚刚和似云下了马车,就见白夫人身边的一个嬷嬷直朝她跑来。

    “小姐,你可回来了,老爷和夫人都要急死了。”嬷嬷火急火燎地说。

    “有什么事吗?”看她着急的样子,白静嘉有些不解。

    “一个时辰前,宫里来了人,宣读了圣旨!”

    “父亲怎么了?”白静嘉脱口而出。

    宫里来了圣旨,一般都是给父亲的,要么是嘉奖,要么是贬黜。在他印象中,父亲的官运和她失败的婚姻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她嫁人前,父亲的仕途并没有什么变化和起伏。

    如今,她还没有嫁人,宫里来旨,是发生了什么吗?

    “不是老爷,是小姐,你啊?”

    “我?”白静嘉有些纳闷。

    “皇上为小姐和六王爷赐婚了。”嬷嬷一脸的急色。

    “哦!”白静嘉轻轻应了一声。

    这还真让她意想不到。原本见墨悠然拒绝她的态度那样坚决,她本已经放弃了。正想着,在父母推荐的那些人选中再选一个,没想到,宫里就来了旨意。

    是什么原因让墨悠然临时改变了想法,她不得而知。不过,她相信是墨悠然遇到了类似于逼婚这样的事,而他被逼着娶他非常不愿意娶的人。这种不愿意的意念比娶她这个陌生又莫名其妙的人要强烈许多倍。

    既然是皇帝赐婚,那就是板上铁钉的事了,不会再更改。本来心愿达成,她应该高兴。可不知怎么的,她并没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一股惆怅之感从心底升腾,因为她不知道这段婚姻会给她带来什么。也不知,未来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她和她的家人。

    “我去看看父亲、母亲。”说完,她便来到父母房中。

    一见她进来,白夫人就将手伸出来直朝她招手,“阿嘉,你可回来了。我和你父亲可真是要愁死了。”

    白静嘉浅浅笑了一下,风轻云淡地说,“母亲,嫁给皇子是好事,父亲与母亲为什么要发愁,应该高兴才是啊!”

    白夫人一听这话,不禁一愣,这才想起来,好像白静嘉曾经主动提过要嫁给墨悠然的。只是提过一次后,她就再也没提过,他们只当她是一时兴起,所以时间一长便忘了这茬。

    “你真的想嫁给六王爷?”白其琛郑重其事地问道。

    “当然,女儿什么时候拿婚姻大事开过玩笑。”白静嘉认真地说道。

    “女儿啊,你莫不是为了贪图六王妃那个名号。”白夫人问道。

    白静嘉知道无法跟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她会选择墨悠然,想了想,只能说,“父亲、母亲,我知道你们都无法理解我为什么会选择六王爷。我只是想说,女儿非常清醒。我知道,你们为我挑的都是最好的。可我想说的是,我选择夫君,不选最好的,只选最适合的。女儿觉得,整个大轩朝最适合女儿的就是六王爷了。父亲、母亲,你们放心,女儿将来不管过成啥样,都会为自己今天的行为负责,绝不会埋怨父母半句。”

    虽然听不明白,女儿说的最适合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些方面。但是,看到白静嘉平静的神情及坚决的语气,白夫人与白其琛都意识到,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扭转的地步。再说什么也没有用,而且还徒增烦恼。

    “好吧,既然你自己想清楚了,也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也不再说什么了。”白其琛无奈地说道。

    看到父母终于不再反对,白静嘉舒了口气。她向父母施了一礼,“父亲、母亲,请不要为女儿的事担心,女儿长大了,完全能够照顾自己。”说完,便起身回到自己房间。

    圣旨上说,婚礼在一个月后举行。因为考虑到墨悠然已经属于晚婚了,所以,才把时间定得这样仓促。

    一切水到渠成,可白静嘉却有些心神不宁。墨悠然的性子,她接触过几次,也作了深入交谈,感觉这人并不难相处。而且,他独自住在六王府,府里也无老人和兄弟姐妹。她嫁进去后,不用像别的女人那样,还得动脑筋去想办法处理公婆和妯娌关系。看墨悠然那样子,定然是不管家的,她一嫁进去,就可以直接当女主人,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这一点,倒是比起前几段婚姻要好许多。

    现在单单需要考虑的是,她和未来夫君的关系。他们两个并没有什么感情,她嫁进去后,两人能磨合得好吗?

    正在琢磨两人的关系之时,忽然似云走进来,“小姐,门口的护卫说,有人要见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