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杜鹃泣血
幽幽清风袭来,将书案上的纸张拂的翻飞作响。
依稀间,似还有人坐在那处,日夜殚精竭虑的处理朝务,拧眉扶额,如寻常人般懊恼气怒,也有大笑抚掌,朗声赞叹。
画面帧帧划过,那人于烛火中笑望着他。
“你这浑货惯会哄人!”
“惹了事就说,朕又不是第一次替你收拾!”
“朕,不愿为帝…”
白笙看着,不觉眼底发热:“陛下,臣也不愿…不愿您离去,不愿辅佐新君,君父,唯您——!”
杜鹃泣血红,声声唤君归。
此时此刻,白笙已不需要装腔作势了,更何况代价是得罪新君,可也正因如此,朝臣们心中都不免有些复杂。
十八入朝,改革旧制,拨乱反正;未及弱冠,封侯入阁,推行新政;年方二十,拜为国公,万人之上。
这个年轻人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可同样也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刃,压在他们心间的巨石,一日不除,终难安心。
“唉!国公节哀。”李枫奕轻叹,眼中有钦佩也有不忍,却还是道:“祥瑞之事暂不论真假,左武营乃是您所辖,单这一点,此证,便难以服众!”
“李枫奕!你说这话什么意思?!”杨赋怒道。
“陛下在位之时,看好的是皇六子安元昭,这点想必诸位大人也都看的分明,如今皇嗣尚存,并无过错,当可承袭父位…”李枫奕将其中关节尽数道出。
群臣默然,这些道理他们当然懂,可一来李枫奕没来的时候,无人敢站出来牵头,二来,白笙、老狐狸程致,没一个好对付的,他们又能说什么?
“帝王心思,谁人可测?更遑论事涉天家大位。”白笙淡淡道:“至于看好之事,洵王爷以臣子身得陛下钦赐金符印绶,此等爱宠,难道不可称看好?”
“国公说的也在理,毕竟当年先帝传位陛下,也是如此出人意料呢!”李枫奕轻笑了声,却因面部的紧绷而难看至极。
群臣惊住,瞠目结舌的看向李枫奕,这是,日常作死改成了花样求死?
“难道诸位当年没有尊奉先帝遗诏吗?”白笙沉眸扫过众人:“还是说,陛下的遗诏在诸位心中,比不得先帝?”
朝臣们暗自叫苦,你们争你们的,我们什么都没说,为什么要拖着我们一起!
“帝王圣德,我等不敢!”群臣躬身中,唯有李枫奕依旧站的笔直,道:“下官也不敢,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他看向白笙:“所谓遗诏,没有加盖帝玺,更没有重臣在旁公正。”略顿,“哦,有国公在侧,只可惜,虽说举贤不避亲,可这毕竟是天家大事,国公该避讳才是。”
成顺的自绝到底还是留下了隐患,多年随侍,他可称是帝王的第二张嘴,可如今,这张嘴却不能开口为白笙辩驳了。
白笙自嘲一笑,看向众臣:“你等也认为本公歪曲了圣意?”耳听众臣口称不敢,他长叹了声:“祭礼,其实也是禅位大典…”
听白笙说完后,除了程致与李枫奕,其余朝臣都惊讶的瞪圆了眼睛。
白笙眸光幽暗,又道:“如今陛下驾崩,洵王爷扶灵归宫,皇嗣跪守梓宫,贤王,在何处?他可当得起这贤字?”
“下官来时,贤王殿下,正一步一叩,将抵耒阳门!”
群臣齐齐动容,更有几位初时就看好元昭的,此时不禁激动的连连赞声。
李枫奕稍松了口气,又道:“如此敬孝之心,当可感天动地,储位——”
“大衍十三年,三月二十日,帝召魏九入宫,留书一封。”白笙淡淡一句,如巨石入水,群臣沸议,李枫奕猛地看向了白笙。
“传魏九入阁!”白笙吩咐道。
素袍白冠,再无往日轻浮,魏九大步走进,朝首座躬身一礼,才转向余人。
“敢问诸位大人,我魏九可配为证?”他墨眉微挑,眸中寒光流转,冷冷一笑:“若是不配,还请诸位事先言明,也省的在下丢丑。”
朝臣们面面相觑,半晌,柳聘上前答道:“魏公子自是公允之人,不过此事重大,我等还是要先看过手书才好。”
魏九嗤笑了声,自怀中摸出漆封好的信笺,又勾了勾唇角:“诸臣接旨!”
白笙当先伏地,众臣稍犹疑,也跟着跪了下去。
“…朕感龙体衰微,恐难撑至禅位…不愿昔年猜疑重演…传位洵王乃…”魏九清醇的嗓音饱含哀痛,随着字字吐出愈渐沙哑。
接旨后的验看,众臣一丝不苟,几乎将那薄薄一页纸看破,尤其是李枫奕。
魏九根本未曾入宫过,这点他比谁都清楚,所谓的手书,必有蹊跷!可越是看的仔细,他面上便越是难看,安延昆的字迹走笔,他看了十几年,怎会不认得?
这封手书,毫无破绽!
“下官请查当日起居录!”他咬牙道。
“传那日当值史官。”白笙毫无意外,淡淡吩咐。
史官刚踏入阁内,便引得朝臣们连番倒吸冷气,随后皆是面色古怪。
这位史官名叫柳浮云,云晋开国之时,太祖杀尽前朝所遗妇幼,柳家祖先大笔一挥,如实记入史册,后被人翻出呈献太祖,其人因此获罪。
柳家祖狱中不折,宁可自绝也不改半字,其子接替父位后仍是如此,并言:“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柳家亡尽也不会改。”
太祖闻听此言,自省三日后,钦赐铁笔玉书,封柳氏一族世代为史,不仅是感其族铁骨铮铮,更是意在云晋万世无虚。
“见过诸位大人,见过国公。”他躬身行礼。
“调阅三月二十日记。”
“…寅时二刻起…卯时一刻用膳…未时三刻召见魏氏魏九…”
李枫奕不敢置信的看向柳浮云,哆嗦着唇想要说什么,却半晌也说不出。
“诸位可还有异议?”
群臣无言,柳家人是个什么德行,他们最清楚不过,如今有柳浮云亲记的起居录为证,又有那封笔迹确实的手书,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我等无异议!”